福临门大米经销商告诉你:什么是稻米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波涛壮阔,不仅在时间及空间上都显得渊源有自,德泽深厚,而且中国文化的组成因素也种类繁多,其中以稻米为中心的农业生活方式实在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部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这一块古老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死以之,他们的血汗注入中国的土壤,得到了丰硕的收成。中国的社会也因此具有强烈的乡土性格;由於稻米生产的要求,而凝塑了中国文化中重视灌溉以及讲求品种改良的传统,也形成了传统中国经济生活中重要的面貌,因此,以稻米为中心的农业生活方式在传统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及思想活动中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这一个意义上说,传统中国文化可以说就是一个「稻米的文化」。
稻作农业起源於何时?中国人从什麼时候开始稻米生产?这是我们探讨稻作农业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时,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稻作学家张德慈教授的研究,稻作栽培起始於狩猎、捕鱼和采食为主的居民偶然撒落种子在低漥土地并改造成耕种的环境。整地、插秧、和灌溉主要发展於中国黄河流域及汉水盆地。中国史前稻谷的遗迹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渑池仰韶村、安徽肥东大陈墩、江苏南京庙山、无锡仙蠡墩、浙江吴兴钱山漾、湖北京山屈家岭、朱家嘴、天门石家河、武昌放鹰台等处均曾发现。考古学家证实,至迟在公元前三千年或四千年以前,中国就已开始种稻了。最近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纪录。到了西周时代,稻的食用可能更加普及,西周铜器铭文上常常看到「用盛稻梁」的文句,就可以证明稻梁已是贵族宴食上常见的食物了。到了春秋时代,稻已是一般生活中的食用物品了。自春秋以后,随著南方中国的开发,稻米在中国文化中的比重愈显重要。尤其是从汉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系统建立以后,更是如此。
从经济面来说,稻作农业的传统也在中国经济的生活中打上了烙印,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经济生活方式。古代中国适合於栽培稻米的地区就是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及华北一带,可以说适合生产稻米的地区分布很广阔。由此可以看出稻作农业在古代经济活中的重要性,稻作农业使古代中国人的生活随著春夏秋冬的改变而循环。除了经济生活的循环性之外,稻作农业也决定了传统中国经济生活的的许多重要的方面,例如:对於灌溉事业的重视、对农业的讲求等等可以说都直接与农业有关,我们翻阅二十四史历代史书中的「沟洫志」仍可以察觉到灌溉事业在整个经济生活中所占的份量,这与稻作农业是有深刻的关系的。
再就农学的讲求来看,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很早,而讲求稻作农业相关学问的书籍至迟在战国时代就出现。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下中国传统农书,就可以知道中国农学传统的悠久博大,其中专谈稻作农业技术的则有明代黄省思所写的<稻品>这本书专门研究稻的品种,可以视为稻作农学传统中有关品种改良知识的总汇。由此也可以反映出稻作农业在传统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先秦时期即以稻为饭食,还将稻米用来酿酒,久违祭神不可或缺的贡品,此外各式各样慧心巧手精致的米,在传统岁时节庆中扮演著极为重要的角色。
1.春节的年饭、年糕、发糕:米饭是中国人赖以维系生命的主食,所以在岁末年初,时序交接的最重要时刻中,用日常食用的米饭,制作具有象徵意味和祈福意义的「年饭」。而台湾地区年俗也在神案供饭,称为「春饭」,「春」字在闽南语中与「剩余」谐音,具年年有余粮之意。春节家家制备年糕、发糕、取「糕」与「高」谐声之义,祈求年年高升,岁岁丰捻,台湾第区有一首歌谣:「甜粿(年糕)过年、发粿(糕)发钱,菜包包金,菜头粿(糕)吃点心。」可见用米糕制的各类甜、咸糕品是年节时重要供品和应节食物,也和年饭一样,充满祈愿一年顺张,发财、如意的象徵意味。
2.上元节的元宵、汤圆:圆子是以糯米粉为原料的上元应节食品。北方称「元宵」,南方叫「汤圆」。不论是哪种圆子,在新春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吃圆子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义,祈求新的一年,诸事圆满如意。
3.玉佛斋会的七宝五味粥与阿弥饭:据宋代孟元老东京孟华录的记载,四月八日是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除煎香药糖水浴佛外,并以豆、果、黍、米熬煮七宝五味粥,永志佛祖成道前一麻一米的苦厄。更在供佛之后,分福给前来礼佛的信徒,送人金盈只醉翁谈录则指称专用「腊月八日」,因此又称此为「腊八粥」。行浴佛式进供之食物有「青精饭」,明李时珍之本草纲目称「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之译家多於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并祥载做法,「是采用烛木枝叶捣汁浸米,蒸煮成饭」,可曝乾储存,食时加适量水一滚即熟,或重蒸过食之,其味甘香。到了清代,清嘉录还指出,是街有作成糕式的青精饭,居民买来的供佛,叫「阿弥饭」,又叫「乌米糕」,与今日信士在补运祈福时供祭「米糕」的习俗相彷佛。
4.粽子:有关粽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粽,芦叶裹米也」在晋朝,周处风土记指出粽子又叫「角黍」,范汪的词制也载有夏至用角黍祭祀祖先的风俗。至於端午粽是为祭拜屈原的说法,是出自南朝时梁吴均的续斋谐记,由於人们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此说很自然的被大众所接受,并代代相传。
5.重阳糕:农历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习俗,据续斋谐记说是始於东汉年间,重九之时正值秋收刚成,因已黍米或沋米作糕憎新,汉晋之际称为「蓬饵」。
6.冬至圆及口数粥:冬至大如年,自古就非常重视此节,虽是至为贫困之人,也要被办饮食享祀先组。应节食品在南方则磨糯米作汤圆,清嘉录中还说以无馅而小者在冬至早上供神,有馅而大者在冬至夜祭祖,并常以冬至圆赠送亲友。另一源自南北朝,流传至清代的冬至食俗是制备「赤豆粥」,作法与绿豆粥相同,先煮红豆在加米熬成粥,全国大小分食,如果外出夜归也要留给他吃,因此称为「口数粥」,被视为具有除瘟疫避厉鬼的功能。
影响稻生长最重要的气候条件是气温和降雨量。整个生长期中,稻需要相当糕的温度,因此只能栽培在热带或亚热带和温带的温暖季节。最适的生长温度是二十五度到三十度。稻作的需水量也很高,而且水稻在生长季节,田区常需保持三到五公分水深。所以年雨量再一千两百公厘以上的地区才可以进行正常的稻米生产,而一千两百公厘以下的地区,就必须要有灌溉设备才能栽培。台湾雨量充沛,气温较高,每年可以种两期的稻。日照量多,有益於水稻生育,尤其在生殖生长期及充实期,如日照不足会影响最后的产量。栽培稻作最适宜的土壤是土层深厚,保水利强、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或黏质壤土。
您可能的关心的页面:
大米十大品牌:http://www.maigoo.com/maigoo/060dm_index.html
食用油十大品牌:http://www.maigoo.com/maigoo/004syy_index.html
福临门-金地-中粮国际(北京)有限公司:http://www.maigoo.com/maigoocms/special/chi/060jin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