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仁:科技实力是企业发展“永动机”
2012年2月,站在人们视线中的他,透露出文质彬彬的气息,令人难以联想到这就是造就了一批著名产品的汇仁集团缔造者,董事长兼总裁陈年代。
转型:站定脚跟
没过多久,记者就明白了陈年代身上文质气息的来源。在上世纪80年代初,陈年代22岁毕业后,就去当了中学教师。不过,没过多久,他就辞职并加入了父亲创办的私营小厂南昌双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生产厂长。
“从一个端铁饭碗的人民教师摇身一变成厂长,这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转折之一,从此开始走向创业的艰难道路。”陈年代说,真正走上创业的道路后,绝没有原本想象的轻松。
和许多创业人的遭遇相同,陈年代在创业之初也遇到了许多“计划之外”的困难。1992年,陈年代从父亲手中接管了企业,进行蜂乳类产品的生产。但在当时,生产蜂乳制品的企业在全国早已数不胜数,双环的竞争优势每年都在不断减弱,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到了利润下滑,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况。这令初涉商海的陈年代陷入了沉思。
在面对挫折之后,陈年代把目光瞄准了医药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我父亲就有过介入制药行业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1992年底,成功将双环蜂王浆厂改制为中外合资汇仁制药有限公司。”陈年代说,这一改变是大胆的尝试。
1994年,中外合资汇仁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当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1995年实现产值6500万元。1995年全国有7000多家制药厂,但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的不足250家。汇仁刚刚涉足医药行业,既解决了生存问题,也在制药行业站稳了脚跟。
成长:抢占市场
在汇仁创业的起步阶段,还没有任何营销网络,于是陈年代带领为数不多的业务员在全国各地四处寻找卖点,同时要求资金回笼迅速。采用这种最原始的推销方式,1994年汇仁的普药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
为抢占市场制高点,陈年代1995年初派人在全国各地寻找新产品。为给新产品扩大影响,汇仁集团公司特邀棋圣聂卫平出演“增智健脑,你我都要”电视广告,在全国10多家省级电视台、近千家地(市)级电视台同时播出,初步塑造了汇仁的品牌知名度。1996年公司组建了河南、广东市场营销网络,扩建了浙江、福建市场的营销网络。1997年上半年企业的销售额达3000万元。
1996年底,汇仁开始生产“肾宝合剂”,通过市场调研和对成功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陈年代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以POP系统为主体宣传方式”的营销模式。在河南、福建、广东等辐射力强的区域进行品牌宣传,随后由点带片,片区成熟后互相交叉形成全国性的品牌效应。
研发:扎稳马步
透过肾宝生产带来的巨大利润,陈年代深知,科技实力才是企业发展的“永动机”。于是投巨资在上海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并高薪聘请了一批博导、博士、硕士等高素质的研发人员,以保持汇仁的产品优势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该中心拥有向全国开放、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试平台和一大批国际领先水平的仪器设施。以自主创新与产学研联合的新药研发模式积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工作,完成了数十项药品研究开发任务,承担了十多项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产品研发是陈年代常抓不懈的工作。汇仁每年划拨当年销售收入的3%作为新产品的研发费用,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2亿多元。
同时,汇仁积极与国家各科研单位、国内各大学科研机构联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中药新药研究、中药生物技术、中药质量标准化、中药饮片标准化,中药产品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合作和交流。经过交流与合作,汇仁逐渐形成了一套以高科技含量为特征的产品生产体系和开发体系,在先后开发投产了的100余个科技含量高的品种中,还有中国医药界的陈可冀院士研制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
“仁者爱人”始终是陈年代强调的企业核心理念,他表示自己将会继续坚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行为底线,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敏锐地观察市场的变化,捕捉一切尽可能的商机,让事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