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命脉。在宁高宁主导下的中粮集团,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提升国际粮源掌控能力、保障国内粮食的充足供应和品种丰富、保障食品安全,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称:“中粮,就是要‘忠于国计,良于民生’。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肩负的保障粮食充足稳定供应、保证价格稳定和食品安全、为群众提供安全营养健康食品的责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责任不能变。”正如宁高宁所说,中粮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中粮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中粮集团看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粮油产品的供需矛盾。而农业产业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技术、基础设施落后,高成本、低收益的传统农业模式使得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解决这些问题,宁高宁提出了农业“全产业链”,将中粮原有的优势向上下游延伸,通过规模化的种植、收储、流通、加工、销售,理顺各个环节间的匹配与连接,使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环节之间有机协同、资源共享,提升整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农业进步。几年来,中粮的全产业链布局日益完善,实现资源整合。
以“粮食银行”为例,由于农民储粮手段有限,许多“地趴粮”极易霉变,找到优质的粮源成了问题。中粮控股生物化工事业部探索出“粮食银行”这一玉米购销新模式,于2013年潮粮收储期在东北四家企业开始试点。
“粮食银行”是借助“银行”这一概念,开展粮食信托,农户收获玉米后直接运往企业保管,获得当日挂牌价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并根据农户需求自行选择销售日进行销售。“粮食银行”自实施以来获得了农户的积极响应,部分粮农已经与公司达成存销合作意向7万吨。农户省去了租场地的费用,也不用担心粮食霉变受损。
同时,中粮集团也通过研发创新技术来解决储量难题,提升粮食仓储能力。2013年,中粮工科研发的“单冷水源热泵谷物冷却机”应用于散装粮仓中储粮的降温,保持散装粮品质的稳定,避免储粮变质。同时采用自然水体作为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减少环境污染,并首次通过增加进风温湿度传感器等技术措施,实现节能降耗。目前该设备已经投入批量生产,多次列入政府采购项目。
在国内积极打通全产业链的同时,中粮集团也在积极打造世界粮食走廊。2014年,中粮收购了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尼德拉和香港农产品等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来宝集团旗下的来宝农业,开启了国际化战略。通过与世界粮食核心产地南美、黑海等国家地区和亚洲新兴市场之间建立稳定的粮食走廊,实现主粮品种之外的有效调剂。“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的结合,中粮希望用商业化的、有效率的、低成本的方式来完成。”宁高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