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菱空气能的故事---转型企业不愁招工
就在许多企业为节后招工犯愁的同时,在顺德陈村有一家企业却悄然迎来了相当高的返工率。大年初十,开工第一天,广东长菱空调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80个一线员工全部到位上岗,“我们只有老乡带老乡来找工作的,几乎没有流失的。”董事长蔡佰明告诉记者。
作为国内最早生产空气能热水器的厂家之一,早在2001年长菱就率先进入空气能热水器行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塑造了专业行业领袖的企业形象,第一阵营的中坚力量。如何破解招工难,蔡佰明说,首先就是要摆脱对劳动力成本的依赖,这一做法取胜的第一要素就在于转型升级。
这几年,长菱公司购买了4-5台200万元以上的自动化设备,而一台设备将取代10个以上的人力,企业人力支出逐步减少,前期设备投入却随之增加,这一减一增,长菱选择了将目光着眼于长远发展。
1台机器可以替代10人以上的人力,无人工厂可以破解招工难顽疾。
这一转变意味着该企业从微笑曲线的底端攀升到两端,摆脱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后,过去依赖劳动力成本的制造业密集的时代已经过去,未雨绸缪的长菱趁早转型。
从靠人力挣钱发展到靠研发、市场来挣钱,长菱甚至放弃了劳动密集性这一块生产线,将电工、电路板等占时长占人力比重大的生产外包给其他公司,为节省人力,该企业甚至将办公区的清洁都外包给物管公司,确保每个人在单位时间生产效率提高。
“我们公司最多人的时候,员工共有500个人,但产值还不到4000万;去年整个公司所有员工就190人,产值已经突破1.2亿元。”依靠转型提升效率后,蔡佰明说,“现在我们公司要招个普工太容易了,只要愿意收,源源不断的人会进来,但是我们要挑人,每个人进来都是要独当一面。”
目前在长菱公司工龄最长的员工已呆满20年,据不完全统计,10年以上工龄的员工有10多个,5年以上工龄的员工更占大部分比例,而只要在长菱干满5年,就将被送去北京、张家界、贺州等国内游一次,每个员工还将发放500元供旅游购物。
2012年1月21日,在员工春节回家之前,长菱就将所有员工的年终奖励及工资全部打入员工账户,“这就是表达我们企业的诚意,至于员工回不回来,他们自己衡量。”
事实证明,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回来了,他们留下来的原因各有不同。
湖南人李红艳也是其中的一名。她1997年进入长菱,15年间从最基层的员工当上了供应部长一职,长菱为每名自愿深造的员工报销50%的学费并将学习时间记为工时,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李红艳正在自学的中南大学本科管理专业即将毕业,她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企业有发展空间。”
梁文希就是那名最长工龄达20年的广西人,他曾打算在碧桂园买190平方的房子,手头上只有现金几万,老板承诺送5万借5万给他,他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温情”。更多的员工留下来是因为“有保障”,为让员工吃得放心,企业饭堂的饭菜都是经过有资质的公司送货,所有的原材料都经过无公害检测;为保障员工作业安全,公司专门请社保局的负责人来到企业开讲座,劝说员工买社保。
在长菱,每个人留下来的故事都不相同,蔡佰明总结说,“留人要先留心”。他认为,关注、关心员工的需求要永远放在第一位,其次要严格按照劳动法对待员工,同时还要努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企业转型升级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长菱对这点深有体会。
智能制造破解招工顽疾
近日国家工信部批复同意顺德创建“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据《顺德区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试验区实施方案》申报材料显示,顺德2012年将重点实施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产业、智能商务、智能服务6大智能工程。
在智能产品方面,顺德计划打造一批“无人工厂”,有评论认为此举将势必有效缓解珠三角地区招工难题。传统制造业的底层工人劳动强度大、附加值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工人工资随之水涨船高。对于企业而言,人力生产成本骤增,同时相对压缩成本又面临招工难题,左右为难之时,“无人工厂”的出现不愧为一剂良方,彻底诊治“招工”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