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澎湃新闻联合汇智基金会、上海交大EMBA读书俱乐部和上海百年财富企业家俱乐部共同举办了一场关于《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的读书会。
读书会上,现任《学术月刊》编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张洪彬就雾霾的产生、历史、分类、治理等方面与现场听众与嘉宾进行分享与交流,他对伦敦空气污染、煤烟对环境影响进行了专业分析,还谈到空气污染历史、公众对污染认识的变化以及污染治理的艰难历程,从事宗教与科学关系研究的他认为污染的治理不仅是化学问题,更涉及到政治和法律监管。
伦敦雾霾
曾几何时罗伯特·巴尔曾在自己作品《伦敦的末日》预言到,伦敦将会面临极大的空气污染,甚至直言是伦敦的“末日”。然而这样的状况并不会停留在小说里,它也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伦敦,雾霾的大范围袭击,使伦敦又有了新的称号——雾都。
《大雾霾》中提到20世纪伦敦的大雾最糟糕的一次是1952年的“大雾霾”,在此之后发生的额外死亡人数高达4000起之多。那么1952年的12月的“大雾霾”是怎样的情形?它又促生了什么?不如从彼得·布林布尔科姆的记述中去读一读,60多年前的那场“大雾霾”之前,也有清风和阳光。然后一场持续了5天多的雾霾突然袭来……
那么究竟什么是雾霾?
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下历史,伦敦“黑色一周”,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城被黑暗的迷雾所笼罩,马路上几乎没有车,人们小心翼翼地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进。直至12月10日,强劲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恐怖烟雾。
事后,据英国环境污染负责人厄尔斯特·威廉金斯博士统计,在雾灾发生的前一周,伦敦死亡人数为945人;大雾期间,伦敦地区死亡人数激增到2480人,而大雾所造成的慢性死亡人数达8000人,与历年同期相比,多死亡3000-4000人。
在《发明污染》中,雾霾早在1905年就被命名,定义为烟雾混合物,甚至包含扬尘。更为科学性的术语PM10和PM2.5分别指空气动力学直径 10微米和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们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空中停留时间长,传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大。一旦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可引发疾病。
伦敦:从认识雾霾到治理雾霾
自中世纪以来,伦敦城的空气就一直饱受煤烟污染。在17 世纪初,伦敦便有了“雾都”的声誉。在中世纪的伦敦,雾霾成了1953年的比弗委员会的调查对象,杰拉尔德·纳巴罗(Gerald Nabarro)以个人的名义向下议院提出了一项清洁空气议案,政府的议案于1955年底在议会投入辩论。最后于1956年7月5日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
英国发现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弊端时,逐渐革新排放和减排技术。工厂和居民家造烟囱,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废弃更好地排出去,越远越好,对蒸汽机也进行了一些改良。但是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期,空气污染减排的进展并没有像人们希望中的那么巨大。到20世纪50年代,烟气减排还是控制空气污染最主流的方法。人们把源于燃煤的污染视为严重的事情,通过了许多环保法案,通过杂志和展览科普动员烟气减排。治污的过程是漫长的,而英国最终将PM2.5年平均值降到16微克/立方米,达到欧盟和英国的标准。
中国:应该以伦敦为鉴,时刻敲响警钟
现如今,“雾都”这一顶帽子却扣到了北京,我们的首都头上来了。中国人也逐渐重视雾霾带来的种种问题,开始去思考该如何治理空气污染,应该这么做。也正是有了群众观念的转变,和科学家们孜孜不倦不断探索才改变了伦敦的环境。也警醒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防止空气污染,可不刻不容缓!
回观中国,雾霾状况严重,但成因和对健康的影响似均尚无定论,而现在科普工作似乎不到位,政府也不愿公布空气污染指数,而国际组织如NGO的参与,给政府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不过一些专家预计,经过20-30年的努力,中国空气污染指数可能可以达到联合国设定的发展中国家空气质量合格标准。
面对漫长的治霾工作,我们该何去何从?
显然,经过科学家的一直评测及调查工作,我们可以得出数据,现阶段的中国防霾治理行动需经过20-30年的努力才能完成。那么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除了大力支持政府的空气治理以外,还应该如何保障我们自身家庭的室内空气清新呢?
PLSON普林森作为国际空气净化专家提出,面对大范围的室外空气污染,作为一名普通的老板百姓群众,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治理好家庭内部的空气。
在家中购置一台PLSON普林森空气净化器,通过6层过滤及高效活性炭吸附,不仅能够除去PM2.5,还能够吸附灰尘等大颗粒物及异味,还给家人一个安心舒适的呼吸环境。PLSON普林森空气净化器是广大消费者们面对临近雾霾天的首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