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结:
谢思林,一名普通的转业军人。他主动放弃组织安排的工作,自主创业,开发出“思宝”牌不锈钢真空杯,成为广东名牌产品,也是目前国内真空杯行业唯一被评为名牌的品牌。他本人也当选为中国日用五金行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自主创业树真空杯名牌
谢思林出身于一个爱国归侨家庭。1972年冬入伍,在担任连队指导员的4年间,连队年年立功受奖,他自己也荣立了三等功。16年军旅生涯,他参加过葛洲坝工程、引滦入津工程、潘家口水库、广西天生桥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1976年,谢思林还参加了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战斗。
1988年,谢思林告别心爱的军营,转业回到地方。令许多人不解的是,他谢绝了有关部门的安排,决定自主创业!
谢思林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自主创业是正确的。他先是办了4年汽车修理厂,成为潮汕地区出名的修车匠。1992年初,正当邓小平南巡、改革开放大潮再起之时,他在潮安县彩塘镇办起了“思宝”不锈钢制品厂,这是全国最早生产不锈钢磁化杯的企业之一。如今,“思宝”以其强势的竞争力和创新精神,已被业内同行公认为不锈钢真空杯的排头兵,其产品也成为同行模仿的对象。今天,他自豪地说:“我没有给复转军人丢脸。”
神州认养大熊猫第一人
1999年7月5日,中央电视台一则短新闻报道了认养国宝大熊猫的活动。谢思林注意到,认养者中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不由心里一动:大熊猫是国宝,国人应为它做点事啊!他决定为拯救大熊猫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与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签订了一份为期20年的认养协议。
一只乳名叫“大双”的二岁雌性大熊猫被命名为“思宝”,每年认养费是4万多元。一般大熊猫的寿命有30多年,谢思林说:“虽然协议规定20年,但只要我的企业不倒闭,就会一直认养到底。”
2001年6月25日,为支持北京申奥、宣传绿色奥运的理念,谢思林又认养了一只9个月大、命名为“盼奥”的雄性大熊猫,同样是认养20年。他成了认养两只大熊猫的神州第一人。
与此同时,谢思林在本地积极捐资助学,修桥造路,扶贫济困,近几年先后为社会各种公益事业捐款150多万元。走进思宝公司的大门,眼前展现的是一行金色大字:“天天都是3·15”,这是思宝公司对消费者的承诺,谢思林把它作为企业文化来延伸。10多年来,公司从未与消费者发生过纠纷。
唤起全社会保护国宝意识
1999年7月5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了一条消息说,国宝大熊猫,海外亲戚多。来中国认养大熊猫的有美国摩托罗拉、日本的NEC等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先后已有17只大熊猫被海外人士认养。
消息播发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广东民营企业家拨通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电话,提出了要认养大熊猫,之后又几次飞往成都与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商议认养大熊猫事宜,并最终签订了认养协议。
他就是广东潮安集团的总裁———谢思林。根据协议,谢思林每年出资4万元,认养大熊猫“思宝”,认养期为20年。谢思林由此成了中国第一个捐款认养大熊猫的民营企业家。
谢思林说:“我不是为了争当这个‘第一’,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唤起全社会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希望我们中国人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国宝。”
成为两个熊猫的“爸爸”
谢思林,1953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彩塘镇,1972年应征入伍,在当时的基建工程兵部队从事开山放炮、筑坝架桥的艰苦工作,一干就是16年。1988年,已是连级干部的他转业回到了老家。但他不要地方安排工作,而要自谋职业。他和两个弟弟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成了一名修车工。4年后,他离开修理厂,办起了不锈钢制品厂,生产不锈钢磁化杯。如今,谢思林已成为当地不锈钢制品行业的领军人物。
谢思林认养大熊猫也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他经营的毕竟是一个小小的私营企业,20年的认养期要为这只大熊猫支付80万元的生活费用,如果这个期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一旦有点闪失,无法最终兑现承诺,将愧对社会,愧对大熊猫。但他想到那些嗷嗷待哺的国宝,还是下定决心,坚决认养大熊猫!
2001年,北京申奥活动进入了关键性阶段。为了支持北京申奥,期盼申奥成功,谢思林又认养了一只雄性大熊猫,取名“盼奥”。认养期同样是20年。
每年去千里之外“探亲”
谢思林从部队回来时,仅有两只装着几身旧军装的柳条箱。但是,16年的部队生活,培养了他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干汽修厂时,浑身油污的他钻到底盘下,一干就是一天;办不锈钢制品厂时,他一个人既是老板又是技师,搞设计,造模具,车、钳、铆、锻、焊都是他一个人干。
他不会跳舞,不会打麻将,更不会赌钱,充其量会唱几首在部队里学的革命歌曲,而且不吸烟、不喝酒、不穿名牌、不戴手饰。他知道,自己的钱来得不容易呀。
谢思林一家4口人,妻子在县工商局工作,女儿在外面读大学,儿子在县里读小学。谢思林80多岁的老母亲隔上一年半载地来住上几天。
自从认养了熊猫“思宝”和“盼奥”后,家里又多了几分欢喜。对他们来说,每年里一家人买上水果,去千里之外的成都看望那一对永远不会喊爸爸、妈妈的儿女,是往后的日子中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
转业军人成全能私企老板
“正连职干部转业回家不当干部,不是白当兵了吗?”对这些议论,谢思林坦然回答:“没白当,16年部队的锻炼和学习,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这使我一辈子受用!”
确实如此,办汽车修理厂时,战友来找谢思林,却前后都找不到,原来他只穿一条黑裤衩,全身油黑漆亮地钻在底盘下。办不锈钢制品厂的前4年,谢思林一个人既是老板,又是技师;既搞产品设计,也搞模具的设计和制作,车、钳、铆、锻、焊,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生产调度,质量把关一个人全包了。如今,他是个远近闻名的私企大老板,但他却不会跳舞,不会打麻将,也从不赌钱,生活简朴而充实。他认为现在拥有的资产并不说明自己的富有,只能证明这个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为社会承担了多少责任。
作为一名有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谢思林时刻都清楚自己的身份。在农村党支部中,他每月都按时缴纳党费,并经常与支部书记交流思想。转业到地方以来,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谢思林公司办公室里贴着保尔的名言:“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应该是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也是谢思林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