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洲食用油品牌董事长黄文传访谈
他只有小学肄业学历,职称却是高级经济师;他经常蹲在街边吃稀饭,长年和工人们在一起吃住劳动,却是个年产值几十亿元的福建省最大的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的董事长;他自己生活勤俭节约,十多年来却为公益事业累计捐款(物)达1600多万元。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第二届福建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黄文传。
采访中盛集团“掌门人”黄文传,印象最深的就是两点:一是挂满了整个墙壁的奖牌,从全国到同安区,各级的都有;二是他的一句话:“政府和人民给了我那么高的荣誉,我要十分珍惜”!
黄文传,1954年12月出生,男,汉族,厦门同安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1993年独资创办厦门中盛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当选福建省十届人大代表、厦门市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常委,兼任中国工商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劳模协会副会长、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厦门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厦门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同安区商会会长、同安区劳模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荣获“全国劳模”称号、被国家部委、省、市授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粮食行业优秀企业家、第二届福建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福建省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杰出建设者、厦门市十大杰出企业家、首届厦门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连续三届厦门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60多项荣誉及称号。
从“放牛娃”到福建“油王”
人物原声:“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厦门农民,我很自信,想做的事就一般会做到。”
青少年时代的黄文传生活十分艰辛,母亲过早撒手人寰,他直到11岁才迈进小学,读到二年级学校通知他是地主儿子成份,不能继续读书,他辍学了。因出身不好,为了生计,14岁的他就到附近的水库工地去拉板车挣工分,后来又用一辆独轮车从山里往村里运石料、每天起早摸黑、早出晚归,当了24年的农民、吃了30多年的地瓜和麦麸糊……他也因此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朴实精神和务实作风。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1988年,翔安马巷洪溪村村办土榨油坊濒临倒闭。为了挽救这个小厂,村委会使出了无可奈何的一招:私人承包。当时,已34岁的黄文传正靠着生产队的几个工分勉强维持生计,获知这一消息后,考虑了几个晚上,黄文传决定揽下这个“烂摊子”。
当时整个油坊只有4个人,而且是季节性加工,每年只有1个月加工,其它11个月还是务农。农民拿花生来兑换花生油和花生饼。黄文传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工人,每天也只能榨出80公斤的花生油。当时由于资金困难,为了在信用社贷款,黄文传仅为开户就连续跑了4趟,磨了不少嘴皮子,最后贷到的也仅仅是1000元。
不过,真正的创业直到1993年才开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敏感的黄文传打听到信息--粮油国家统购统销政策要放开。他便意识到粮油只要放开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要靠品牌,有品牌就会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信赖。于是“鸟枪换炮”的时候到了,他决定办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大油厂。
就这样东拼西借,经过1年的筹备,1993年3月,一座征地10亩、投资700多万元,拥有厂房、仓库、办公楼、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中盛粮油企业公司”拔地而起。1995年,他注册并开始生产“盛洲”牌花生油。为了打开销路,黄文传背着几瓶油到福州、漳州等地找人推销。可由于没有名气,贩子们总是直言谢绝:“你这个牌子大家都不知道,不好做!”黄文传只能赔着笑脸说:“做看看吧,卖得掉就卖,卖不掉的我通通拉走。”由于总是先放货后收账,黄文传的公司里除了有一批人负责推销外,还要有一批人负责追账讨钱。1995年,黄文传随团到香港考察,10天时间里,他花了整整7天“泡”在大商场里,看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卖的是些什么油,看香港的老百姓都买什么油,从外观到包装,从品种到色泽,黄文传一一作了详尽的记录。返程时,黄文传带回的“纪念品”就是三瓶油。通过对这三瓶油的化验、模仿,中盛公司开始改变目前上市的大桶装油简单包装的方式,推出了更便于携带的小包装、精包装。2002年,黄文传进行了“二次创业”,在同安西柯镇美人山高科技园区征地50亩,投资6300万元建起了现代化食用油生产厂房,产品从原单一生产“盛洲”花生油发展到“盛洲”花生油、玉米油、调和油、橄榄油等系列食用油。他的创业路也越走越顺。
历经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黄文传白手起家创办的中盛集团,已发展成为目前生产规模日产食用油1600吨、年产能57万吨以上食用油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文明单位。到2014年预计实现产值突破50亿元。除了拥有福建省最大食用油生产企业、厦门市政府食品百亿产值龙头企业的社会地位之外,中盛集团在全国二十几个省份建立了销售渠道,“盛洲”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进入全国食用油品牌前五强,成为厦门本土打造的一个全国性知名品牌。2011年12月,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之际,“盛洲”品牌荣获厦门特区30周年最具影响力民生品牌称号。
创中国食用油第一民族品牌
人物原声:“不受投机、暴利所惑,不掺杂使假,诚信经营、踏实做人、实在做事。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我们要坚持走品牌化道路,要把盛洲打造成为中国第一民族品牌。”
学历不高的黄文传至今不懂得“打算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作为生意人的“精明”和“敏锐”。在黄文传的心里,盘算最多的只有四个词———质量、品牌、诚信和服务,这些也构成了黄文传烂熟于胸的一本“生意经”。
人才是企业的动力、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力、质量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中盛成立之初就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建立了一套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企业内控指标。譬如,一级花生油,国家标准是要求1个酸价以下,而中盛的指标是0.5个酸价以下。多年来,在有关部门近200次抽查中,“盛洲”系列食用油的质量均100%合格。
在黄文传的“五年发展规划”中,“走品牌化道路”被列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黄文传纵观中国市场之后提出,要把“盛洲”打造成为中国食用油第一民族品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盛洲”坚持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品牌宣传广告。如今,“盛洲”的产品已经占有厦门70%以上食用油市场份额、福建市场的35%,目前省外的销售量已超过福建省内。
黄文传经常说“做人和做事一样,都要有长远眼光。只要不投机取巧、不掺杂使假,产品就不怕卖不出去。”1994年,厦门粮油经营部、粮食集团厦禾油脂部、江头粮站、同安粮油贸易公司曾向中盛公司一次性订购100吨花生油,但没有签书面合同。到了供货期,市场油价忽然涨高,几家单位都连连叹气,觉得中盛公司肯定会随行入市。没想到黄文传却告诉他们:我说话算数!于是这100吨油的差价一下子让中盛减少了30万的收入。黄文传说,对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公司来说,30万元很重要,但诚信更重要。事实证明,这些单位后来都成了中盛的铁杆生意伙伴。
为了能让用户满意,中盛专门成立了用户满意工程领导小组,每年两次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为最好的礼物,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解,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质量改进和质量攻关活动,努力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时至今日,中盛集团已经进入中国食用油第一集团军,中盛集团生产的“盛洲”植物油,平均5个厦门人里就有4个人食用,而且已经销售到全国大多数省份。目前“中盛”年产值23亿元,不但是福建省最大的食用油生产企业,放眼全国,也稳居业内前五名,但前三甲均有外资介入,因此中盛把目标瞄准了中国第一民族品牌。
致富思源回报社会
人物原声:“我做农民,穷过了几十年,十分懂得什么是艰苦;民营企业的钱都是一点一滴辛苦赚来的,随便挥霍,那是不认本分。我不是‘小气’,舍不得出去‘找乐子’,只是‘不能’,要珍惜党和政府授予 ‘全国劳模’、‘人大代表’‘政协常委’的荣誉和身份。我是农民出身,又是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倾听民声、代表民心、反映民意,回馈乡亲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无论企业做得多大,黄文传的生活却一直尽可能简单。从创业那天开始,黄文传和妻子一年365天,天天都住在厂里。他现在住公司办公楼的五层,面积虽大,却只有一厅一室,一厨一卫,没有豪华的家具和刻意的装潢。他每天早睡早起,早、中、晚各喝一杯开水,如果老伴没有做饭,他就去公司的食堂,拿起饭盆,自己打饭打菜,和普通员工坐在一起吃饭。
他说,我宁可在街边吃稀粥,别人请吃饭简单就好。平时生活简朴的黄文传在践行企业责任方面却不但亲力亲为,而且力求可持续发展。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中盛集团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2003年起与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合作,推广国内首创的抗黄曲霉素花生新品种“抗黄一号”。2007年起在厦门岛外、省内龙岩、三明等地大力发展从优质油茶种苗入手推广基地种植,以中盛集团带动农户,实施“订单农业”,让更多的农民直接从中受益。
作为穷苦农民出身的黄文传十分理解、同情困难弱势群体。在1993年公司成立的当年,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就为正在建设中的同安县第二中学(现翔安一中)综合大楼捐资。2004年起,通过市总工会牵线搭桥,连续三年为厦门市360户国有下岗特困家庭每年免费供应两箱食用油。2008年5月11日,黄文传代表中盛集团在北京成立了“母婴平安120盛洲爱心基金”,开展消费者“买一桶盛洲油,献出十分爱心”的社会公益活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灾区、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区及福建南部特大水灾区等都有中盛集团黄文传的捐款捐物,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践行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十九年来,黄文传共向中国扶贫基金会、红十字会、慈善会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物)1600多万元。
身为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黄文传认真履行职责,每年“两会”前夕都要深入农村第一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几年来,他先后提出了《关于在植物油行业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建议》、《关于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关于农村建房节约土地的提案》和《关注食品安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等提案、议案,受到了“两会”的高度关注和好评。2009年度他还被评为厦门市优秀政协委员。
用“放心油”阻击“地沟油”
人物原声:“政府一心为民,有需要能够马上想到我黄文传,即使倒贴一点,我也得干。”
食品安全,举国关注。早在2000年,针对食用油市场掺杂使假、品牌良莠不齐以及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地沟油”现象,黄文传率先在厦门倡导深入实施“食用油放心工程”。
2003年“非典”后期,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黄菱对黄文传说:“现在很多餐饮店使用掺杂使假的食用油甚至是‘地沟油’,希望你们协助政府治理餐桌污染,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确保厦门餐饮业市场更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2004年3月,在厦门市贸发局、质监局、工商局、粮食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黄文传在厦门市召开了“‘盛洲食用油放心工程’暨拒绝‘地沟油’新闻发布会”。 为餐饮行业、食品工业及企事业单位食堂量身订作,推出安全、放心、经济实惠的25升、20升“盛洲”中包装食用油,深受广大用户、消费者的欢迎;并郑重向广大消费者承诺:若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经有关部门证实,实行“买一赔十”。很快地,“本店已使用盛洲食用油,敬请放心食用”这样很醒目的招贴就遍及厦门街头巷尾的大小餐饮店,并迅速普及到福建全省。基于在厦门食用油质量安全、保障市场供给的特殊贡献,2006年中盛集团被授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
在2007年底至2008年初和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国内食用油市场紧张价格大涨等非常时期,黄文传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需要,要求公司建立合理库存,优先确保市场供应,绝不主动先涨价,每个月按照原有消费量投放市场。为此,公司不但没有获得预期的利润,还因配合国家宏观调控亏损数千万元。此外,中盛集团还承担着了省、市食用油储备保管轮换工作,为保障福建特别是厦门食用油市场的军供民需和市场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2010年2月14日(正月初一)在厦门,黄文传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黄文传向胡总书记汇报企业发展情况时说,中央电视台一套《天天饮食》栏目用的油就是“盛洲”食用油。胡总书记对黄文传说:“‘盛洲’是许多人都认识的品牌,要好好干,做好品牌!”
黄文传说:“ 我穷了二三十年,白手起家走创业之路。如果没有党中央的好政策,没有政府的协力帮助,我就不可能有今天。被总书记接见,是我们家庭几代人做100个梦都不敢想的!与总书记面对面,这是对我一生努力的最好肯定,党和人民给了我崇高的荣誉,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要珍惜这份荣誉!” 黄文传还表示要牢记胡总书记嘱托,坚持走诚信经营之路,推动我国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将“盛洲”打造成为中国优秀民族品牌,为海西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