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设-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房建设:青食的“和谐兴业”之路
对于青岛人来说,拥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青食”也算是一个口碑不错的老字号。记者在采访老字号企业发展秘笈的过程中发现,相比其他老字号而言,“青食”的历史并不老,然而一块小小的钙奶饼干一卖五十年,其成功秘笈却也有许多,比如稳健的投资战略、健康的财务政策、重视技术、勇于创新等等,但这个企业给人启发最大的一点还是:“
大爱聚力,和谐兴业”,而这,是“青食”几十年来一直遵循的经营原则,也是“青食”一路走来的不可忽略的秘笈之一。
1950年1月20日,16名市民拿来自家的菜刀、擀面杖、面板、铁锅在老沧口的升平路挂出了合作社的牌子,以后又陆续有几家街道食品合作社合并进来,到1954年迁至云南路127号,这就是后来的青岛食品厂。
一转眼,56年过去了。今天,在城阳区一个接一个的现代化工业园中,老集体企业“青食”与一些世界五百强企业、新兴的国内名牌企业比肩而立。在全国各大超市的饼干货架上,畅销了近半个世纪的“青食”牌钙奶饼干依然占据着货架的显要位置。从1997年后,“青食”的经济效益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2005年,年销售额达到2.79亿元。国家轻工部对全国食品行业五六千家食品厂按综合效益排名,前“五十强”中仅有两家国有或集体老企业,其余的或为外资企业,或为新兴的民营企业,“青食”以综合实力进入前六名。
把爱护工人当成责任
“青食”现有员工1100多名,平均年龄为45岁。现任9位公司级领导中,有6位在本单位工作超过三十年,其余的三位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厂的老职工。从人员上看,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在“青食”,“4045”人员是企业的主力军,是企业的重点保护对象。
逄桂兰,43岁,1984年进厂当工人。1996年,逄桂兰的丈夫得癌症。从确诊到去世一年零七个月,逄桂兰一直在医院照顾病人,这是厂领导研究后批给她的假期。在这段日子里,逄桂兰每月拿工资的80%,厂里每月还额外补助她200元钱。2002年4月,逄桂兰自己查出了乳腺癌,厂里为职工投的各类保险帮她闯过难关。
“青食”除了按时缴纳全厂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外,还额外花钱给职工们投了住院险、家财险、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险。逄桂兰第一次手术,她个人只支付了二千余元。在以后六次化疗中,一共花费18000余元,而各类保险为她承担了17800多元。
逄桂兰回厂上班时,厂里把她从生产流水线上调到后勤做保洁工作,工作轻松了许多。她说:每天上班,心情都特别好。厂领导见了她,第一句话都是“身体怎么样?别累着了。”
逄桂兰是厂里一位普通职工,她享受的是每一位职工都能享受到的关怀,而且这份关怀由来已久,在厂里延续了五十多年了。
1988年,从“青食”调到青岛画院的本市著名雕塑家徐立忠,离开“青食”快二十年了,谈到他曾工作过三十年的“青食”,几次落泪。他回忆说:“当年,我是厂里的工会干事,喜欢搞雕塑,领导没有说我不务正业,反而给我安排了一间创作室。现在前海栈桥花坛上的雕塑《海风》,还是厂里的姑娘给我当义工模特完成的。
最感动我的是,1997年,我老伴,‘青食’职工业校的教员,得了心脏病住院做手术,要交押金,厂里开了一张空白支票,医院都惊了,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方的企业。做手术那天,厂里派来了两三部车,厂领导忙前忙后,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了不少困难,那时她已经退休两年了。我老伴走的时候,到殡仪馆送行的‘青食’员工有六七百人,”
徐立忠说:“我在厂里三十年,经历了四五届领导班子,这些厂领导大部分都是从工人提起来的,他们对工人有深厚的感情,他们重感情,把工人当成家人,这种心态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了浓厚的人情味,所以,干群关系、员工关系都非常和谐,我想,这是‘青食’五十年不倒的一个秘笈。”
时代变了,公平公正不变
“青食”在改革开放前,国家统配统销,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几乎没有遇到过大的危机。但改革开放后,危机四伏。最严重的危机发生在1995年。当时饼干市场群雄并起,“青食”销售严重萎缩,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职工只能拿到80%工资,奖金也被取消了。当时,全国掀起减员增效风,大批工人下岗。
“青食”当时有1800余名员工,按主管部门的要求,职工人数要减到1100人。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领导班子充分依靠群众,他们把减员方案交给职代会讨论,并在职代会讨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原方案进行修正。最后拿出的方案是: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一律按年龄“一刀切”。女职工43岁,男职工48岁,全部离岗内退。内退人员拿档案工资的80%,保险一分不少由企业按时缴纳,直到正式退休。当时,企业效益严重下滑,在岗职工也没有奖金。
因此,从收入上看,内退人员和在职人员差距有限。关键时刻,企业对干部和职工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因此,绝大多数职工都平平静静地接受了严酷的现实,他们离开企业时,没有过多的埋怨,更没有上访的。1997年后,企业效益持续上升,厂里给职工涨了工资,对于内退职工也先后相应的上调了档案工资。
公正与平等,应该说是“青食”几十年来留下的老传统。
上世纪八十年代,厂里分房子,当时的领导班子把分房权完全交给了工会,由工会负责召集职代会选出分房小组。每套房子的分配都是由职工代表讨论通过,上级部门有批条子走关系的,连条子都公示给全厂职工。
一个健康的企业,一定有以公平公正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公平公正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对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给予同等的尊重。职位可以有高低,权力可以有大小,但对每一个劳动者权利的尊重不应该有差别。“青食”到目前为止,职工的收入并不高,但职工的劳动热情很高,这与其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
借助外力促进企业与员工的成长
“青食”现任董事长房建设是“青食”老职工。他17岁进厂当维修工,至今厂龄已经36年。说到老职工的“洗脑”、“换脑”,他冲口而出:“海尔的张瑞敏不也是中学毕业十几岁进厂当工人吗?人是可以成长的,而成长的根本是要善于学习。”
“青食”是青岛较早地接触国际市场的企业。早在计划经济时代,“青食”就有少量的出口订单,但真正影响“青食”职工思想观念的还是从1986年“青食”与日本合资建青岛市最早的合资企业——日清公司开始的。
当年在日清公司任中方负责人的房建设回顾合资改变员工观念的过程时,讲了几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当年日本人进厂,他们的做法让人觉得挺奇怪。我们企业管理制度都是印刷成册,厚厚的一本。而日本人一开始没有任何制度,一句话“你照我说的干就行了”。
比如请假,我们企业是有明文规定的,请病假要有医院证明,请事假要找相关领导批。但日本人的做法是:工人请假,要家人写个假条就行,就像中小学生有家长纸条就可以不上学一样。后来,应中方管理人员的要求,日方总经理拿出了一个文字章程,非常简单,对每个岗位只有两三条要求。这引起我们的反思:一个工人在一个岗位上,他真正要完成的就是一两个规定动作。把规定动作做成了习惯动作,就是一个出色的员工,而我们的岗位责任制无所不包,反而难以落到实处。
有一次,一个工人到我这告状:日本课长打了他两拳。我非常气愤,带着工人到车间找到日本课长。对方指着设备上的一个风门说:“这个风门上有一条红线,工人在操作时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过这条红线,这是铁律。在日本工厂,这种操作错误绝不是小小的失误,而是足以被开除的违规行为。
但你们的工人不仅触犯了铁律,而且还不以为然。”我告诉他:“在中国工厂,无论工人犯什么样的错误,管理人员都不能动手打人,打人就是犯法,你必须向他赔礼道歉!”对方诚心诚意地鞠躬道歉了。反过来,这件事对我触动也很大。
我对我们的工人讲:“日本人身上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优点。他们对工作严谨程度远远超过我们,工人按操作规程做事,这在他们眼中是铁律,比天还大,而在我们看来,差不多就行了,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而我们不行的原因所在。”
我到合资厂任副总,日本老总第一次找我谈话,就告诉我:“你的任务就是把工人的生活调剂好,让大家吃得好,心情好,他们干活才有劲。”这给我触动很大,我真切地认识到:当资本家过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后,他们转变了对工人的态度,调和劳资关系,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以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优质的产品需要优秀的人来完成,而优秀的人不可能靠压榨培养出来,要靠改变他们的观念、激励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自觉自愿、轻松愉快的工作。
在“青食”从传统老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过程中,制度加强了,人情味并没有淡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们建立起有人情味的制度,反过来,又因为这种制度深入人心,大家自觉自愿地按制度办事。
“青食”与日本的合资期限为二十年,目前合资期满。总结这二十年,房建设说,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合资。双方在冲突中合作,在合作中调整,不仅取得令双方满意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日清饼干第一次把休闲饼干的消费方式带进了中国市场,“青食”饼干档次由此提升。不仅如此,“青食”还顶替了台商成为对日韩出口红豆馅最大的企业。
除了这些有形的收益外,这次合资还促进了“青食”企业成长,促进了员工的观念转变,使管理者对现代企业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避免了走弯路,“青食”从传统老企业向现代企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种无形的收获意义更为深远。
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发展助力
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是能使员工自身潜力得以充足发挥的企业。但企业员工身上到底蕴藏着多大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潜力一旦释放出来,到底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没有经济学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2005年,“青食”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自动推饼机。如果进口同类设备,得花上千万元,但现在车间里安装了四台推饼机,只花了120万元。在此之前,一个工人每天要在操作台上整理1吨饼干,也就是说工人从流水线上把饼干移到包装机上这一个动作一天要重复4400次,许多工人得了腱鞘炎。现在,工人只需按下电钮就完成了。
而这台自动推饼机是由6名员工组成攻关小组用了9个月的时间发明设计出来的。到目前为止,“青食”已经获得国家设计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青食”不断地引进新机器新设备,这些机器设备进厂后,在运行过程中,要不断调试不断改造,使之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比如风机,原设备功率大,工人提出:只要满足工艺需要就可以了,用不着那么大的功率,应该改小。类似建议每年员工都能通过公司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和发明创造活动提出十余项,创造价值上百万元。这样引进的设备利用充分,而且将能耗降到了最低点。
如何为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有员工提出,应把合理的资源充分利用好,灵活调整班次增加夜班生产。仅这一项,每年至少给企业减少了上百万元的电费。
公司高级工程师李为军,是饼干生产设备技改的负责人。他和他的同事们常常加班拖点,不计报酬,有时干的太晚干脆睡在公司。在装配过程中,一块20多公斤的钢板滑落在脚趾上,工作鞋上砸开了一公分的口子,脚趾受伤,去医院医生说要拔掉指甲,为了不影响研制进程,他坚决不同意,只包扎一下,第二天便一瘸一拐地出现在安装现场。
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青食”的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同行业平均值的两倍。记者还了解到,“青食”牌钙奶饼干拥有固定的忠实的消费群,它的市场处于良性循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