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集佳商标事务所品牌董事长于泽辉访谈

集佳商标事务所品牌董事长于泽辉访谈

2019-08-27 01:06:25 来源:

集佳商标事务所品牌董事长于泽辉访谈

开始接触知识产权

在北京市工商局,于泽辉先在法制处工作,之后到了负责商标和广告管理的商广处。 “我这时才开始接触知识产权。”他说。

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都是按计划供应,基本不需要做广告。商标只是作为一种产品质量管理手段,大多数老百姓在消费时,注重产品的质地、价格,很少关心品牌。但于泽辉接触商标管理工作时,商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愈加明显。

“我进入商标管理组的时候,商标刚开始受重视。并且已经出现了一些违法侵权案件,这时候的商标侵权案件主要还是涉外的。”据于泽辉回忆,当时在很多小商品市场,如红桥、秀水、天外天、东大桥,出现了从广东、福建一带过来的假冒外国企业的产品,这些外国企业通过中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到工商局投诉,由工商局对假冒商品进行查处。虽然于泽辉在市工商局,但也要经常与区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去现场查处违法行为。

于泽辉至今还清晰记得那时查获的假冒商品,“印象比较深的是假冒的东芝电池、NIKE、M&M巧克力。”当时对假冒商品的执法就包括查扣、罚款,情节严重的要吊销营业执照。但许多执法规范还不够完善,“为了避免出错,所有案件都要报法制处审核,看案件是否构成违法、是否要查处、罚款罚多少。”

从机关到事业单位的转型

三年时间里,于泽辉先后在工商局法制处、商广处以及研究室工作过,他发现在机关里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法做,而且人事关系比较复杂。“我不喜欢那种氛围,觉得没劲,虚度青春。”于泽辉感慨道,尤其到了研究室之后,经常要写一些官样的材料,使得他对机关工作开始厌烦。

这时,于泽辉争取到了一个机会,调到了北京市工商局下属的北京市商标事务所。

在中国,最初的商标注册不是经过事务所代理,申请人也不能直接去商标局办理。“当时沿用一套体系,叫‘核转制’。注册商标要先在最基层的工商局,在北京市就要到区级工商局的商广科,再转到北京市工商局商广处,然后由北京市工商局递交到国家工商局的商标局,逐级审核批准。北京还好一些,只有两级。地方上审核级别更多,一级一级转,有时搞不好申请资料就会被弄丢,而且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规范。”为改革积陋,1991年开始了商标代理事务所的试点工作。选择在一些省市工商局下设商标事务所,由他们直接把商标图案、申请书寄到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因为效果不错,次年,北京市工商局也设立了商标事务所。

从事业单位到自由职业者的转型

在商标事务所,于泽辉主要负责商标方面的法律事务,包括争议、异议、侵权和打假,后来又负责涉外商标事务。由于工作表现不错,于泽辉被提升为副所长,主管主要部门的业务工作。

由于北京市商标事务所是北京市工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属于国有,其发展受到限制。于泽辉并不甘于现状,他和所长商量改制,要把商标事务所从事业单位改为私营。于泽辉解释:“当时觉得作为事业单位资金大部分都上交了,发展上会受限制,员工也没有积极性了。”

他做了一个改制方案,没想到在工商局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局里领导很生气,指责我们有了钱就想离开,想脱离工商局。”于泽辉回忆道。

改制的方案没有通过,于泽辉再次有了离开单干的念头,他毅然辞职。不过,这时他已经不再一门心思要做律师了,通过在商标事务所几年的工作经历,他发现知识产权的前景非常广阔,也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科技的重视和技术的追求,一定会重视知识产权。在这个领域,于泽辉发现了新大陆。

北京市商标事务所的命运也并非注定不变:在于泽辉离开后的第三年,它也顺应潮流转为私营,成为中北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创业的艰辛

离开北京市商标事务所后,于泽辉联系了最初的几个合伙人,设立了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刚开始,他们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附近租了50平米的办公室,从家里搬来桌子、电脑、打印机,开始了创业。最早只有四、五个人,半年后又有两人加入。“一开始比较辛苦,一般人申请商标就找工商局的事务所,对我们不认可。我们做了许多宣传推广工作,比如在展览会上发小册子,还针对一些企业发信和材料,然后是打电话,到企业拜访讲解商标知识。” 回忆到这里于泽辉不无感慨,“记得有一次为了一个商标注册,我从政法大学骑自行车一直骑到顺义。”

从在事业单位开车办事,到现在骑自行车跑业务,这样的转变,于泽辉是有心理准备的。

他说:“这是下海要承受的,要有这种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原来在国家单位,都是公事公办,别人爱来不来,现在就变了,要去求客户。”

为了贯彻重视客户的理念,时值今日,于泽辉还经常亲自去国外拜访客户,他说:“我去拜访客户,能够知道他们的需求。经常打交道才知道客户需要怎样的服务,这样才能改善自己的服务和管理。另外,拜访老客户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看他们有什么抱怨,这样我们才能做的更好。”

集佳发展壮大

集佳开张一年后,就从50平米的小屋搬到了130平米的大屋子。2000年,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改善办公环境,集佳搬进了金融街国际企业大厦,租下了300平米的办公室。“刚开始一大半是空置的,但很快就坐满了,我们又租了100多平米。”于泽辉说。这样的办公空间维持了不到两年,就再也承载不下不断新增的员工了。2003年,集佳搬到了建国门外的赛特广场,租下七层的一多半,大概1300多平方米。于泽辉回忆道:“当时员工有100多人,感觉很宽松。”但随着人员剧增,集佳租下了整个七层,2005年又租下了第八层,2008年租下了第十一层。近几年来,集佳工作人员激增,目前仅在赛特办公室的员工已有390多人。加上全国分所的人数,总数在500人以上。2000年,集佳率先在温州设立了第一家分所。目前在全国已有20多个分支机构。

谈到发展壮大的原因,于泽辉说:“主要是我们服务意识比较强。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真正为客户的利益着想,集佳的事业才有了快速的发展。”

储备人才、重视服务质量是立足根本

2000年开始,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集佳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逐渐壮大,“这跟我们重视服务质量是有关系的。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先把人准备好,现在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于泽辉介绍道,除了自己培养以外,集佳也从其他事务所吸收了一些优秀的人才:“人才是基础,再有就是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我们专门有一个综合部抽查质量,一般的事务所很难做到。”

按照这个抽查质量的程序,集佳每个月都要抽查一两件代理人做过的案子,对翻译的质量,提交申请的质量,还有与客户往来英文信函的质量进行评价,公开公布评价结果,作为考核晋升的标准之一。于泽辉:“对质量的评价都是请外面人来做,这样的评价比较客观。”

集佳发展壮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完善的合伙人体制。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好的体制,集佳不仅留住了大批优秀人材,而且还从外部吸引了不少行业中的精英分子。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事务所里,集佳是人员稳定性最好的事务所之一。

未来的预想

14年,集佳从5人发展到500多人,创造了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领域的一个奇迹。谈到对未来的期待,于泽辉引用了集佳的口号,“做到中国顶尖,世界一流。”他说,“我希望集佳越来越好,不仅是我在的时候发展壮大,希望(集佳)能一直发展下去。”

于泽辉对集佳未来的规划是,先在中国做大做强,然后再向国外延伸,“我们已经在日本设了分所,下一步准备在美国、欧洲设分所。我们的目标是为国内外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

新注册企业
成都中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9-04-21

注册资本:3,500(万人民币)

成都安瑞达商贸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0-12-14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西南交通大学劳动服务公司

注册时间:1994-04-29

注册资本:80(万人民币)

成都爱梦比茜服饰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9-06-18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成都世纪光合作用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3-04-24

注册资本:1,119.0126(万人民币)

四川嘉合道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07

注册资本:58,000(万人民币)

成都红风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6-07-27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戴尔(成都)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23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成都红珍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2-08-08

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成都路耀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30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浏览最多
中电国采诚泰实业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5-11-13

注册资本:56,120(万人民币)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城北营业部

注册时间:2002-01-18

注册资本:--

成都英黎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2-01-28

注册资本:3,100(万人民币)

华田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5-27

注册资本:600(万美元)

成都市医路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4-28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四川省银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0-07-07

注册资本:2,300(万人民币)

成都成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1994-06-11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足博仕鞋业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8-07-26

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

四川大微人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6-12-29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成都写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5-30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