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名牌大学校长王广谦访谈
培养一大批担纲扛鼎的人才
记者:纵观世界著名大学,大多都是抓住历史的机遇发展起来的,中央财经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抓住了哪些机遇?
王广谦:中财的办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是几经变迁,经历了坎坷,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学校被迫停办,校舍被卷烟厂占去,教师全部解散,教学设备和图书损失殆尽,文革结束后,学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复校办学,还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一些新的专业,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学校不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培养了一大批担纲扛鼎的杰出校友,1978年复校后培养的大批校友,现在也已成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金融保险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术界、文化界等行业领域的骨干力量。
我是1979年考入中财的,正好经历了那一段不平常的时期,当时物质条件极其困苦,还记得那时教室被占用,校园里堆满了烟垛。我们之前的1978级入学时一人领一个小凳子,三个班的学生在礼堂里舞台和第一排座位之间的通道上课。我们79级则是在校园路边自己搭起的木板房里上课,但同学们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那积极向上的劲头,一心想为百废待兴的国家做贡献的抱负,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是无限感慨。
工厂迁厂还校用去了10年的时间,严重阻碍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中财并没有由此而停歇,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同学们在埋头积累,当机会到来时,师生们积极争取,特别是2000年,学校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之后,步入了“入主流、办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新时期。2005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5所高校之一。近几年学校抓住北京昌平建设高教园区这一契机,在昌平沙河建设新校区,为学校今后的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求真求是,追求卓越
记者: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风格,中央财经大学的风格是什么?
王广谦: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对中财有一个评价: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务实,中央财大不是很大,但是很有名气,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许多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实干家。
围绕这培育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核心问题,在60多年的发展中,中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特色。一是培育的人才特色。培养一大批具有时代气象、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向上发展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二是人才培养的特色。培养五种能力,即能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优秀的品质;能够扩展国际视野,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转换;能够着眼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以及未来全球化趋势;能够担当国家发展责任、社会发展责任;能够从小事做起,仰望未来。
记者:中央财经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求真求是,追求卓越”,请问贵校在治校办学中如何体现这一宝贵的精神理念?
王广谦:“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是温家宝总理接见我们一批获奖代表时借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我时刻铭记在心。自建校以来,中财也始终秉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担当责任,勇往直前”的中财精神,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
我想用两个生动的实例特别来说明“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是如何引领我校的文化,浸润广益师生,并最终又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我校的刘姝威研究员撰写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拆穿了“蓝田神话”,维护了国家与社会大众的利益;我校金融62级校友李金华,在担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期间,突破障碍,掀起了监督政府的“审计风暴”,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他们作为广大中财师生的代表,用行动非常好的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设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记者:财经大学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请您介绍一下财经大学教育创新的探索与成绩。
王广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为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学校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从2003年开始,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在本科生中进行科研创新立项。2007年学校成为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60所之一,2008年成为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活动计划学校。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院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学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建立起了校级、北京市级、国家级三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体系。
例如,学校创建了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实验区,创办了“创业先锋班”,打造了“创业咖啡”俱乐部,对有创业潜质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启动了“未来经济学家”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来指导学生搞科研,培养创新型的学术精英人才。此外,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众多国家的知名大学合作。
此外,学校还搭建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是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立实践、创新学分;二是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学校开设了面向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模拟投资银行”;三是对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进行专项基金立项,加大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资助力度。截止到去年年底,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已经立项国家级225项,北京市级175项,校级786项。四是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高层次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锻炼和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记者:中央财经大学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具备科学、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请问中央财经大学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何创新之举?
王广谦:在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学校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以人文艺术类学科为阵地,以文化财经跨学科研究为支撑,构建了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素质养成、服务社会为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学校打造了“百门”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包括文史哲类、艺术类、社会法律类、自然科学类、体育类、职业发展类等六大模块100门“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学校的人文艺术类学科建设发展很快,我校的学生构成日益多元化,人文气息日益浓郁。
学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定期举行“五四文化节”、“学术文化节”、“证券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了“中国国情大讲堂”和“文化素质大讲堂”,邀请各界知名人士来校作“人文精神100讲”和“科学精神100讲”系列讲座;开辟了“39号艺术空间”和文化盛宴长廊;建立了陶吧,为学生提供艺术氛围的熏陶。开展“榜样中财”、“凡星中财”评选,形成追赶并力求超越的热烈的文化氛围。
“质量立校”是不断发展的法宝
记者:您曾经说过,要给最优秀的学生最好的教育,您如何定义最好的教育?
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每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生源,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学子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融合多元文化、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科学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使他们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向上发展的中坚力量,一直是我们时时刻刻思考的问题。1999年12月,江泽民同志为中央财经大学建校50周年的题词,“努力办好中央财经大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财经管理人才。”就强调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有兼济天下的责任感。
当然,“最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概念。好的大学教育和高中不一样,它很难量化,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提供本领域最优秀的师资。大学非“大楼”乃“大师”也,我们要全力依靠学识高深、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此外,结合使用最前沿的教材,传授给他们国际上领先的知识和理论、方法,这确保了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
事实上,最好的教育首先必须是高质量的教育。无质量,何以立校?更遑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质量立校”是学校近60年来不断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法宝。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立校之本”,并且深刻地认识到,中央财经大学要想跻身一流大学行列,不应当在规模上争大小,而应在质量上下功夫,以质取胜。因此,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学校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坚持“质量立校”。几任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办学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以质量求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一直强调“大学的生命力不但体现在规模发展上,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正因为学校特别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记者:国际化对于中央财经大学的意义是什么?中财是如何推进国际化的?
王广谦:中财要培养有能力管理全球事务的财经人才,他们要担当社会责任、国际责任,要有国际视野、全球思维,更要有一颗为全人类服务的心。国际化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心,这样才能担负起中财为国际社会服务的责任,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国际化需求。
学校的具体措施:一是提高国际学生的比例。学生来源一定要国际化。学生在多元文化氛围中学习成长,在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流中学习,素质会自然提高。二是国际教师要有一定比例。我校现有60多位外籍教师,未来这个比例还将增加。三是教学内容要反映国际前沿成果,采用优秀教材,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四是实质性的国际交流合作。中财已经与近80多所国外大学和国际机构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财承担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任务,至今已为64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400余位领导者。
要有兼济天下的责任心
记者:中央财经大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王广谦: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再只是分数高,还要考虑他的综合素质和潜能。学生不仅要功底扎实、深厚,还要思想品质好,拥有优良的人格素质,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还要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同时还要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从容地面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无疑也是高水平财经人才的必要条件。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要具有崇高的理念和兼济天下的责任心,如无高尚之情怀、担当之信仰,也很难成就大器。
记者:作为中财的校长,您对深圳中学生有何建言?
王广谦:首先,希望同学们既要注重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其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增强其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中学生一般都呆在学校和家里学习,很少出去走动,这是违背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不利于大学阶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希望大家增强自我规划的能力,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要充分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热情和兴趣,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确定好近期和远期的目标,挖掘自己的潜质,发挥创造力、才华和优势,让自己的青年时代有方向,有内涵,有光彩。
第三,希望大家牢固树立担当责任的意识,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将实现自我价值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联系起来,将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结合起来,用信念、智慧和努力去承担我们肩上的使命与责任,去成就心中的梦想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