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数码录音笔品牌总经理潘光宇访谈
记者:据我们了解,京华电子进驻深圳的历史很长,潘先生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京华在深圳的发展过程?
潘光宇:京华电子创建于1980年,成立的初衷是电子部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深圳建立一个窗口企业,因此成立的一家公司,当时各部委都到深圳支持深圳建设,跟我们同期在深圳设立的驻深机构还有深圳中航科技--隶属中国航天部;华强电子--隶属于广东省电子厅;深圳中电--国家电子部;桑达电子--国家电子部驻深圳办公室等等。
当时设立京华电子是电子部希望利用特区优势,引进新技术并且把中国的技术推广到海外。但是,由于特区改革发展迅速,后来这些响应国家建设的单位就独自发展了,最后演变成了目前的自生自灭的一种状况。京华最早做三来一补和来料加工,通过这种方式引进了很多合作伙伴,在1985年开始做内销,主要产品是收录机和随身听。从当时两个股东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和南京熊猫电子各投资400万人民币发展到目前的3亿人民币的资产,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音响生产企业。
记者:潘先生在京华十几年,应该算是元老级人物了,在深圳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你应该能很清晰看到深圳市IT产业的变化,在你看来,深圳乃至珠三角的IT环境与其他地区相比,优势和劣势各在哪里?
潘光宇:其实全国IT产业都是一盘棋,市场区域化比较明显。总体来说,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上海为龙头长江三角洲、还有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圈,是全国IT市场的龙头。从IT制造业来说,这几个地区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华南地区以制造业为主,从消费能力来看,华南还不能引领潮流,消费潮流在长江三角洲,毕竟那边的海外厂商比较多,就是人们常说的“海派”。而北京则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比较多,北京永远都不会是一个制造城市,他只是一个消费城市。加上北京发达的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导向,可以说北京是一个企业展示的窗口,京华数码在国内的着重点也是放在深圳、上海、北京、武汉等地。
至于发展下去,我想也不会出现淘汰、取代的问题。环渤海地区成为制造业基地是不可能的了,上海那边的生产能力在上升,生产能力很快就赶上广州深圳地区了,但是从我们纯粹做工业企业的厂家来说,还是有差距,例如在配套、生产加工的能力上。
从个体经济和普通配套能力来说,上海还很缺乏。大部分进驻长三角的跨国公司都有集群化趋势,把周边的配套厂一起带过去,因此不存在再寻找配套资源的问题。而就深圳而言,很多厂家必须找一个开放型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因此,上海地区远不能跟珠三角相比,深圳地区的配套环境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
但是,深圳在研发方面的国家投入不大,对于高精尖的研究,必须通过国家投入支持。而在北京和上海,由于学校、科研院所比较多,加上军队、电子部系统,总体的国家投入就比较多,能促进企业的大力发展。深圳是以做产品为主,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自主创业为形式。另外,外资在研发投入上也不是很强。例如三洋跟京华合作,准备把汽车音响研发搬到深圳来,但这样的合作在深圳来说不多。
记者:像京华这样的国有企业,为什么会想到切入到IT行业呢?毕竟你们的专长还是在于收录机、随身听等领域。
潘光宇:其实我们一直是专注于音频领域,切入到IT行业也是在音频领域。我认为,个人视听用品在未来会更有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磁带机要改成CD,现在CD要改成DVD,随身听也将换成数码产品。去年以前,当时的随身听市场价格战打得很厉害,突然冒出一个MP3,在市场上越来越好卖。就MP3市场而言,我估计今年销量能达到300万台,明年肯定要超过500万,后年可能达到1000万台的水平。
MP3是一个个人消费产品,其实MP3的技术只是一个雏形,例如在压缩率方面还远远没到最佳程度,当然技术也在发展,目前就出现了压缩率和压缩质量更好的WMA格式,未来肯定还能通过其他技术,提高压缩率和质量。
京华音频领域于数码产品结合后,也与IT行业进行了一些结合,例如在销售方式等方面做了一些改变。我觉得电子类企业要转成通信类、IT类的都是很普遍的,关键是找到切入点。就京华来看,我们一直都是做熟悉的行业,不敢随便乱跳。
记者:你觉得京华目前在IT市场是什么地位?
潘光宇:京华还是一个比较弱小的企业,没有一些外来的巨资投入,只能靠积累来发展。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属于比较稳健的企业,我们也一般不随便借钱,相对比较保守。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保守的情况呢?保守对于现代企业发展来说,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潘光宇: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不一样,民企办事"比较狠",很多手法都是孤注一掷的,例如通过广告、降低成本等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国营企业大部分没有如此运作过,因此大多心中没底。像京华这样,有数亿规模,每年的利润最少也有几千万,但是如果我们拿出1000万去投广告等,很多国企下不了决定,不是没有胆量,而是作为企业的领导,在拍板之后,如果能提高利润,是应该做的,如果一旦搞砸了,作为领导是要负责任的。
记者:出现这种状况是否表示,国营企业的体制束缚了改革者呢?
潘光宇:我们也在逐步调整,我们从1993年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从1998年开始,与董事会制定协议,董事会负责大方向和定指标,其他如行政上的问题,董事会不再干预。管理干部也是京华从内部培养,董事会也不再派员了。董事会只有人事任命权,但选择权还是我们。另外,我们对二级企业也进行了改制,把股份逐步缩小到50%以内,避免把权利过于集中,给发展创造空间。我们也想在未来进行一些跨行业跨部门的合并等等,希望把品牌做大做强。
记者:那么,京华的改制,是谁在主导?
潘光宇: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制,京华在1993年就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两大主要股东都是国营大企业: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无线电厂也就是南京熊猫电子,基本上还没谈到基本改制问题,1995年,深圳市要求我们上市,当时考虑是没有一个比较好的项目,我们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就一直没有考虑上市的问题。
记者:作为国营企业,你认为从传统产业转向IT产业,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潘光宇:作为在深圳发展多年的企业,京华在音频领域基础很好,为转向IT产业打下基础,我们开发产品、选择的产品的类型工业化的基础比别人好。我们一直走技术创新队伍,成立完善的技术创新队伍,使产品开发速度很快。其次,国企的销售网络很健全,大部分国企在全国都有办事处。另外,从生产能力上优势明显,京华有5000人的工厂,生产设备齐全,要生产新产品,很快能上马生产线,协作方面顺畅,只要产品能开发出来,生产不是问题。市场特别好的时候,我们扩大生产的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