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院长龙卫国访谈
60年 中建西南院与四川风雨同行
60年来,西南院人的“奇思”与“妙笔”凝聚而成的智慧结晶遍布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庆袁家岗体育中心、肯尼亚莫依体育中心、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汶川第二小学以及在地震中被网友称为“震不倒的最牛教学楼”的彭州市白鹿镇中心小学……这一个个具有广泛影响力、标志性的建筑均出自西南院设计者之手。
60年辛勤耕耘,西南院在博览文化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旅游建筑、居住建筑以及空间结构等设计领域具有独特的设计优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称道的经典项目。
如今已经成长为西部地区建筑设计领域实力最雄厚的中建西南院,1950年成立之初只有不足20人,如今拥有员工1500多人,年营业收入逾十亿元。近年来,西南院连续4次被亚洲建筑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相继被建设部、四川省和全国行业协会评为重点建设先进单位、科技进步先进集体、最佳文明单位。
建院初期,西南院的业务局限于成、渝两地。自1955年始,业务范围延伸到整个西南,并逐渐拓展到中、东部各省区;1986年,确立了“立足四川,开拓沿海,进入港澳,走向世界”的经营总方针,随后在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并把经营区域延伸到境外和国外;进入上世纪90年代,西南院足迹遍布全国;跨入21世纪以后,西南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的重大机遇,提出“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经营策略,形成了“立足设计主业,推进工程总承包、加快房地产板块发展”的集团化经营思路。
从单一的建筑工程设计企业发展为多元化集团;从四川、重庆走向全国,迈向世界,60年来,西南院一步一个脚印,结出累累硕果。
未来,也必将更加精彩
问:从1950年成立到今天,西南院已经成立60年了。作为西部地区最大并且在四川成长起来的大型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南院对于西部特别是四川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龙卫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南院紧紧围绕国家建设的需要,克服人才、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巨大困难,先后设计完成了贵阳水泥厂、成都钢铁厂、解放军8761工程等一大批国家工业化起步阶段急需的军工、民用建筑。
四川一直都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区域。现在省内各市州都可见到我们设计的项目。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也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了抗震救灾工作。震后第二天,西南院就组织专家前往灾区,先后有20余批400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北川、青川、汶川等20余个市(县)乡镇重灾区建筑震害的实地调查,参与了400多项重要公共建筑技术勘测。之后又承接了彭州、邛崃、都江堰等20个灾区各乡镇40多项重建项目的设计任务,包括学校、农民安置房、医院、公共建筑等多个建筑类型,总建筑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都江堰市玉堂镇水泉村七组灾后安置点和彭州市通济镇统规统建居民安置点两项工程分别荣获“2009年全国人居建筑金奖”和“规划、环境双金奖”。都江堰市向峨石碑岗灾后重建安置点和玉堂镇中华财神第一村等多个项目都获得了省级或市级表彰。
在灾后重建中,西南院还进行了多项创新,首次在重建项目中使用样板房,有效征集群众的意见,真正做到让百姓满意。西南院设计的方案,不仅做到安全、美观和舒适,还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环保教育理念融合于设计之中,选取了其中20余所中小学启动“绿色学校”计划进行示范设计,帮助灾区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问:风雨兼程又一载,今年西南院成立60周年,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西南院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服务西部和四川发展?
龙卫国:目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仍然具备很多机遇。政府的投资方向从基础设施领域逐步转向医疗、教育、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城乡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再次吹响,新一轮成渝经济区建设和渝滇黔藏的区域开拓将掀热潮。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也将催生周边市州出现更多的大型地块规划、城镇体系建设、旅游综合体、金融机构积聚中心等项目需求。作为区域内最大的建筑设计单位,西南院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西南院将立足设计主业,向核心业务上下游延伸,继续多元化开拓。长远目标是打造设计咨询、工程项目管理和总承包及房地产等三大板块。我们将深化设计咨询主业横向拓展,以战略合作等方式介入新兴设计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备人才和技术储备,积极投身海外工程设计市场。同时以在手的EPC项目为契机,大胆探索、创新,培育壮大工程项目管理和总承包板块。此外,要做好在售房地产项目的管理和营销工作,科学增加优质土地储备,为壮大房产板块做好铺垫。今后将进一步开动三大业务板块引擎,转移业务单一风险,摆脱传统建筑设计市场的容量限制,增强我院经营灵活性和盈利能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注意把效益增长的关注点从“量”上转移到“质”上,真正实现一个可持续的效益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