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丰园蜂蜜品牌董事长郑浩亮:为“父”之道
“十亿分之一”的差距,
他认识了“绿色”二字的分量
今天的“恒亮”,已是国内领先的保健品出口企业。占据欧洲80%左右的蜂王浆市场份额,这让郑浩亮颇感欣慰。
这一切,来之不易。因为欧盟“绿色壁垒”,“恒亮”产品和国内其它动物源性食品一起,曾被强行赶出欧洲市场。
2002年,郑浩亮正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恒亮”已投资1800万元新建蜂王浆综合生产车间,将在2002年建成。郑浩亮筹划着,新产能又将推动公司进一步占领欧洲出口市场。
危机就在一瞬间。2002年1月25日晚上,郑浩亮突然接连收到德国、法国、西班牙客户发来的传真,内容完全相同———欧盟以中国动物源性食品绿霉素超标为由,已通过决议中止进口,禁令中所列的产品包括蜂产品。
这其实是欧盟针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限制中国产品大量涌入而设置的“绿色壁垒”。郑浩亮不相信欧洲人会从此不吃蜂产品,心存侥幸地认为这个禁令不会真正实施。
而仅仅过了几天时间,2002年1月31日,禁令就开始正式实施。
郑浩亮措手不及。当时,“恒亮”的产品80%销往欧盟市场。“恒亮”蜂产品被欧盟拒之门外。不但如此,公司在禁令前已发往法国福斯港口的4.8万美元产品,被当地卫生部门截住要求烧毁,并要求支付8000多欧元的滞港费和烧毁费用。“欧盟设置‘绿色壁垒’,他说你的产品中有抗生素,要求有20多种药品的成分不得检出。”郑浩亮说,欧盟要求产品里面绿霉素含量不能超过10亿分之一,就相当于是一小滴眼药水滴到一个游泳池里的浓度。而当时,即使国内最先进的仪器,也还无法检测出这么极其微小的成分含量。
“恒亮”生于忧患。公司刚成立时,就曾经面临了一次死亡的威胁。
1997年。
从蜂农转行做了几年蜂产品购销业务后,郑浩亮开始渴望拥有一家自己的蜂产品企业。这年下半年,他终如愿以偿———一名韩商和他共同出资10万美元,合资成立了“浙江江山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由韩方负责将产品销往韩国市场。
“恒亮”与韩商签订了1998年450吨共计830万元的蜂花粉销售业务。正当郑浩亮憧憬着美好发展蓝图时,东南亚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危机爆发,韩币大幅贬值,韩商再无能力兑现合同,蜂花粉产品价格从每公斤22元跌到了10元,但仍难以出手。
出师未捷,“恒亮”还没来得及让世人听清楚它诞生以来的第一声啼哭,难道就得破产?
万幸的是,公司竟然死而复生。
韩国市场的梦想化为泡影后,大量蜂花粉积压在仓库中。郑浩亮无计可施,就带着花粉样品跑广交会,闯农展会,但收效甚微。就在无路可走之时,他在火车上偶遇一位外贸人才指点迷津———欧洲没有受到危机影响,可以去试一试。于是,郑浩亮通过这位“贵人”的帮助,一点点地将积压的蜂花粉销往欧洲市场。第二年,出口产品又从单一的蜂花粉发展到蜂王浆、蜂蜡、蜂胶等产品。到2001年,“恒亮”出口的蜂王浆已占领欧洲60%左右的市场份额。
可是现在,欧盟市场的大门却一点不留情面地对他关闭了。2002年1月31日,这是让郑浩亮感到刻骨铭心的、孤独无助的一天。
但是,这一天也是标志着“恒亮”新生的一个特殊日子。正是从这天开始,郑浩亮对“绿色”这一概念有了全新认识。
记者:现在,再让你来评价欧盟“绿色壁垒”对“恒亮”的影响,你怎么评价?
郑浩亮:一个婴儿的成长,需要历经磨难。没有欧盟的“绿色壁垒”,就没有“恒亮”今天的发展。欧盟“绿色壁垒”之后,“恒亮”开始严格按照欧盟的标准生产有机蜂产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重返欧盟市场后,“恒亮”蜂王浆产品价格翻了一倍,原先是十二三美元1公斤,禁令解除后卖23美元至31美元。
学欧洲奶牛源头追溯制,他建起严格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
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这句话的丰富哲理,在“恒亮”这里得到了最让人信服的体现。“绿色壁垒”让“恒亮”树起了最严格的产品质量意识,受用无穷。“欧盟禁令实施后,我马上赴欧洲考察,想看看欧洲人的农产品是怎么生产的。”郑浩亮说,在参观一家农场时,他发现每头奶牛都挂着耳牌,上面还有编号,就好奇地问那是干什么用的。对方解释说,这是牛奶质量源头追溯牌,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以追溯到每一头牛。郑浩亮说,他养牛能这样做,我养蜂也可以这样做。
欧洲人做的,实际上是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源头追溯体系。通过这套完整的追溯体系,就可以有效实施质量的源头控制。“恒亮”和其它蜂产品加工企业一样,这之前蜂产品原料都是从市场上收购。生产环境污染,或发生蜂病时乱用药导致质量问题,根本就没办法查清出自哪家蜂农,也无法追查责任。郑浩亮2002年3月到欧洲考察,4月份就开始着手建立蜂产品质量源头追溯体系。
怎么抓?郑浩亮从有机蜂产品基地建设和改变蜂农一家一户传统型养蜂着手,将松散型的蜂农转变为有组织、有技术指导的专业化养蜂。
按照欧盟有机农产品标准,郑浩亮指挥若定。他首先选择7家有丰富养蜂经验的蜂农,定地饲养蜜蜂,在千岛湖、开化等地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区建立了7个有机蜂产品生产基地。同时,邀请欧盟专家对基地蜂农进行培训。对蜂农要求每天填写养蜂日记,将管理、用药等生产情况一一记录在案。
在“恒亮”公司,我们看到了厚厚的几叠材料,它们是“蜂农档案”。欧盟禁令之后,郑浩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了稳定的养蜂生产基地。“恒亮”的蜂产品原料,也改以往的市场收购为只向基地蜂农收购。与“恒亮”紧密合作的蜂农,被分成16个组,有376个蜂场,共1085户蜂农,他们的每笔销售及检验结果,都完整地记录在“蜂农档案”里。每个蜂农投售的原料都各有一个小标签,上面记录了蜂农编号、产地、花源等信息。消费者从商场里购买的“恒亮”蜂产品,都可以从包装上标明的生产批号,再追溯到“蜂农档案”,从而很容易地追溯到是哪一个蜂农生产的,以及生产期间的管理及用药等原始生产记录。
从原料生产过程不可控到完全可控,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恒亮”相继建立了400多个绿色有机蜂生产基地。有机蜂生产基地建设和质量源头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使“恒亮”成为国际上首家通过欧盟ECOCERT有机蜂王浆认证的企业,这等于拿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金名片,让同行刮目相看。为此,“恒亮”也成为浙江省第一家被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允许向欧盟出口蜂产品的生产企业。
与欧盟市场阻隔3年之后,2005年4月26日,“恒亮”1000公斤蜂王浆空运法国巴黎,成为我省成功打破“绿色壁垒”首批重返欧盟市场的蜂产品。郑浩亮目送着产品启运,心潮起伏。
记者:现在,“恒亮”靠“绿色”破“壁”重返欧盟并有了更大发展,可不可以说对产品这个“儿子”的呵护,既在于爱,更在于严?
郑浩亮:确实如此。2002年欧盟设置“绿色壁垒”后,我们建了基地,并完全按照欧盟的相关有机标准进行养蜂管理和生产,绝不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物。养蜂过程中如需喂其它药物,也必须经过检验符合欧盟的要求之后才能使用。正因为严,“恒亮”成为国际上首家通过欧盟有机蜂王浆认证的企业。学欧洲奶牛源头追溯制,他建起严格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
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这句话的丰富哲理,在“恒亮”这里得到了最让人信服的体现。“绿色壁垒”让“恒亮”树起了最严格的产品质量意识,受用无穷。“欧盟禁令实施后,我马上赴欧洲考察,想看看欧洲人的农产品是怎么生产的。”郑浩亮说,在参观一家农场时,他发现每头奶牛都挂着耳牌,上面还有编号,就好奇地问那是干什么用的。对方解释说,这是牛奶质量源头追溯牌,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以追溯到每一头牛。郑浩亮说,他养牛能这样做,我养蜂也可以这样做。
欧洲人做的,实际上是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源头追溯体系。通过这套完整的追溯体系,就可以有效实施质量的源头控制。“恒亮”和其它蜂产品加工企业一样,这之前蜂产品原料都是从市场上收购。生产环境污染,或发生蜂病时乱用药导致质量问题,根本就没办法查清出自哪家蜂农,也无法追查责任。郑浩亮2002年3月到欧洲考察,4月份就开始着手建立蜂产品质量源头追溯体系。
怎么抓?郑浩亮从有机蜂产品基地建设和改变蜂农一家一户传统型养蜂着手,将松散型的蜂农转变为有组织、有技术指导的专业化养蜂。
按照欧盟有机农产品标准,郑浩亮指挥若定。他首先选择7家有丰富养蜂经验的蜂农,定地饲养蜜蜂,在千岛湖、开化等地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区建立了7个有机蜂产品生产基地。同时,邀请欧盟专家对基地蜂农进行培训。对蜂农要求每天填写养蜂日记,将管理、用药等生产情况一一记录在案。
在“恒亮”公司,我们看到了厚厚的几叠材料,它们是“蜂农档案”。欧盟禁令之后,郑浩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了稳定的养蜂生产基地。“恒亮”的蜂产品原料,也改以往的市场收购为只向基地蜂农收购。与“恒亮”紧密合作的蜂农,被分成16个组,有376个蜂场,共1085户蜂农,他们的每笔销售及检验结果,都完整地记录在“蜂农档案”里。每个蜂农投售的原料都各有一个小标签,上面记录了蜂农编号、产地、花源等信息。消费者从商场里购买的“恒亮”蜂产品,都可以从包装上标明的生产批号,再追溯到“蜂农档案”,从而很容易地追溯到是哪一个蜂农生产的,以及生产期间的管理及用药等原始生产记录。
从原料生产过程不可控到完全可控,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恒亮”相继建立了400多个绿色有机蜂生产基地。有机蜂生产基地建设和质量源头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使“恒亮”成为国际上首家通过欧盟ECOCERT有机蜂王浆认证的企业,这等于拿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金名片,让同行刮目相看。为此,“恒亮”也成为浙江省第一家被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允许向欧盟出口蜂产品的生产企业。
与欧盟市场阻隔3年之后,2005年4月26日,“恒亮”1000公斤蜂王浆空运法国巴黎,成为我省成功打破“绿色壁垒”首批重返欧盟市场的蜂产品。郑浩亮目送着产品启运,心潮起伏。
因为爱,收获爱
郑浩亮经常对人说,他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把产品看作是自己的“儿子”。
把产品当作自己的“儿子”,这是一份朴素的爱。这份爱,通过产品,传递给了广大的消费者,换来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最近国内发生的“假蜂胶”事件中,“恒亮”就收获了浓浓的回报。
最近央视等媒体揭露的假蜂蜜、假蜂胶事件,再次让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这对“恒亮”的产品销售是不是也带来一些影响?“要说影响,那是好的影响。”郑浩亮说,“假蜂胶”被曝光后,公司的蜂胶车间24小时加班加点生产,销路更好了。为什么?因为“假蜂胶”被打下去了,真材实料的蜂产品自然备受青睐。
只赚取阳光下的利润,让郑浩亮始终坦坦荡荡。郑浩亮说,他在观看央视播出的假蜂胶事件报道时,猛然发现镜头中暗访的央视记者9月份也来过“恒亮”。当时,他们一行2人,以北京经销商的名义来进货,并要求参观门市部、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和原料仓库等。“看来,他们也来‘恒亮’暗访过了。”郑浩亮会心一笑说,做假的企业,一时会出效益甚至是暴利,但终究长久不了,会被识破而倒台。
全球最大的蜂产品销售企业、日本山田养蜂场现在已是“恒亮”的一个大客户,吸引日本山田养蜂场主动前来合作,将“恒亮”的优质蜂产品推荐给日本的消费者,也正是因为“恒亮”蜂产品质量的“金名片”。
“恒亮”与日本山田牵手,要回溯到2006年。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开始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肯定列表制度”所涉及的农业化学品的管理,范围之广、标准之严前所未有,堪称“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比”,很多中国农产品因此被阻日本市场。然而正因为“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一直让郑浩亮觉得高不可攀的山田养蜂场竟主动找上门来。在现场考察了“恒亮”所有养蜂基地后,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恒亮”规模不是最大的,管理也不是最完善的,但质量源头控制是做得最好的。于是,“恒亮”顺理成章成了山田的合作伙伴,大批江山蜂王浆源源不断出口到了日本市场。
不但在欧盟和日本市场,“恒亮”产品在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中东也已占有稳定的一席之地。2008年4月7日,郑浩亮还应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之邀,参加了庆祝中新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而举行的庆祝晚宴。在新西兰,约90%的进口蜂王浆产品来自“恒亮”。
记者:“恒亮”要做百年企业,你认为关键是什么?
郑浩亮:首先是要对消费者负责,把好产品质量关。一句话,“恒亮”要做百年企业,就是要把产品当作是自己的儿子,去关心爱护它。产品好,企业才能永续发展。
记者:你怎么看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赚取利润之间的关系?
郑浩亮: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需要获取利润,但同时也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2004年以来,“恒亮”已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20余万元。“5·12”汶川大地震,我们捐款5万多元、实物20万元,还捐助衢州爱心助残慈善基金10万元。近4年来,“恒亮”还给蜂农提供了60多万元的火灾、车祸等意外事故伤亡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