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玉器品牌董事长马福元访谈
淘金采玉结下“金玉良缘”
1962年出生于化隆回族自治县贫困山区的孩子,记忆里全是苦难。正是苦难锻造了他善良宽厚、坚韧不拔的品格。他勤奋苦读,希望有一天能走出那苦难的境地。
但是,马福元还是没能读完高中,高中二年级就离开了学校。他家一个亲戚在化隆县一个运输队里为他找了一份工作。当了一年学徒后,他就成了运输队的一名司机。第三年,他买了一辆解放牌旧卡车,开始自己跑运输。
从1985年开始,他自己组织了一支淘金的队伍,到阿尔金山淘金。
他在阿尔金山整整奋斗了3年,然后,又转战巴颜喀拉山麓那些众多的河谷地带。十几年的淘金生涯,使他从一个穷苦农民变成了拥有数千万资产的企业家。
1998年,马福元结束了他的淘金生涯。又来到昆仑山开采玉石矿。
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在一本有关昆仑玉的书里,有一章专门是写马福元的文字。其中有一段文字说,马福元这一生注定了无法摆脱“金玉良缘”。
马福元当初采玉的地方就在玉虚峰附近,那里是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采玉的环境与淘金一样艰苦,马福元和他的采矿队在昆仑山整整苦干了5年。 2004年,已有15年历史的国营格尔木玉雕厂陷入经营困境,而此时已经在青藏高原上闯荡了20年的马福元,也正想将自己的事业从玉石原料开采向下游的加工生产和销售环节转移。
机缘巧合,2004年底,马福元正式收购格尔木玉雕厂,这是当时整个青海惟一加工生产昆仑玉的企业。说是一家国有企业,其实也就一个小作坊,几台简陋的机器、十几个职工,工艺水平很低。格尔木毕竟是柴达木盆地一个新兴小城市,玉石雕刻行业的历史很短,工艺人才匮乏,工艺水平低下。马福元意识到要想把昆仑玉产业做大做强,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无论如何,马福元与昆仑玉的不解之缘就此缔结得更加牢固了。他一边采购设备,一边招揽人才,想在昆仑玉这个行当里干出些名堂来。
从昆仑山到奥林匹亚
美玉不是一种普通的商品或消费品,在中国古代它几乎是王权的象征,几千年下来,它已经流淌成了一条文明的大河,积淀深厚。马福元很快感觉到,要想把昆仑玉做成一个产业,做大做强,仅仅在格尔木这个偏远的小城市拥有一个加工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尽快让它走出昆仑山,走出格尔木,走出青海。
但是,纵观古老的中国大地和中华文明,东方玉文化的中心地带对地域的选择是苛刻的,它与产地有关,但产地不一定就是文化的中心地带。产地仅仅是源头,而这条文明大河的中心地带肯定在更加开阔的中下游地带,那里汇集了玉文化的精髓。即使在今天,要想做玉,也得尽可能地靠近这些地区,否则,再好的玉也不过是一块石头。
马福元把昆仑玉走出青海的港湾选在了西宁、北京和扬州。西宁是一个桥头堡,而北京和扬州,一北一南,一个是首都,当今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个是玉文化当之无愧的中心和制高点,天下几乎一半的顶级工匠都汇集于此。这两个“港湾”的设立,使马福元的视野一下开阔了,昆仑玉的市场也从格尔木走向了全国。
从格尔木到西宁,昆仑玉的店铺日复一日逐渐遍布大街小巷。当年在格尔木随处可见的昆仑玉一下子身价倍增。本来顶多只卖一二百元的一只白玉手镯,已经卖到了七八百元。而就在这时,马福元和所有与昆仑玉有关的人都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就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尤其是自从传出北京奥运会奖牌要采用金镶玉的样式之后,他们更是欢欣鼓舞。
经过不懈努力,2008年1月2日,昆仑玉最终被正式确定为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那是个光荣的日子。在西宁生物园区昆玉集团马福元的办公桌上,摆放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颁发的一个荣誉证书,上面写着这样的文字:“青海昆玉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格尔木昆玉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和扬州昆仑玉实业有限公司,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指定为奖牌玉环的唯一生产加工单位。由贵公司加工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铜奖牌中镶嵌的青海昆仑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玉环,经奥组委专家团验收,全部符合设计制作标准。作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参与者,为中国玉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弘扬做出了积极贡献,特颁此证,谨致谢忱。”
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同时提供的一个说明上还写着这样的话:“青海昆玉集团格尔木昆玉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已交付奥运奖牌玉环白玉环700枚,青白玉环94枚,青玉环1010枚,经我部验收,均为合格品。”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奥运会奖牌所用玉环一大半都是马福元和他的昆玉集团加工和提供的。马福元和他的昆玉集团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捐赠的奖牌用玉玉环的价值达3200多万元。
奥运会何等庄严神圣?而马福元又何等幸运?奥运会后昆仑玉的身价成倍增长,奥运会前一只售价七八百元的白玉手镯,奥运会之后不久就涨到了七八千元,而现在,这个价格差不多又翻了两番。这就是昆仑玉的奥运效应。
打造国际现代化大企业
经过多年努力拼搏,当年马福元掌勺的那个小小的玉作坊已经发展成为青海一家集宝玉石开采、系列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的重点企业。公司旗下拥有青海省格尔木昆玉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格尔木昆仑玉雕厂、格尔木昆仑玉交易市场、格尔木拖拉海沟玉石矿、西宁分公司、北京分公司、扬州昆仑玉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深圳玉昆仑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子公司、分公司,现有员工800多名。
公司还与格尔木职业技术学校、青海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玉雕人才,所有学员毕业后全部吸收到昆玉集团下属企业就业。到2008年底,昆玉集团用于昆仑玉交易市场、采矿业和加工业的投资就超过2亿元人民币。
2009年,昆玉集团又投资1.5亿元,在西宁生物园区兴建昆仑玉综合开发产业园。昆仑玉文化博物馆、综合研发办公楼、专家楼、手工雕刻车间、数码雕刻车间、金镶玉车间等建设项目大都已投入使用,年加工玉器产品10万件,年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其中,昆仑玉文化博物馆是目前我国第一家昆仑玉文化博物馆,它建成后,将与生物园区已经建成的藏医药博物馆等多个特色文化博物馆相映生辉,形成文化博物馆群落,大大增添了青海的美丽风采。
随着青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昆玉集团加工的昆仑玉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昆仑玉成为了青海旅游特色产品的首选商品。他们已经拥有的“昆玉”、“昆仑玉”、“高原精灵”、“昆仑宝玉”等4个商标取得国家工商局的注册认证。“高原精灵”玉雕系列在2005年的第六届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上获得银奖,在2005年的上海全国特色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07年,昆仑集团设计制作的“宝瓶观音”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08年,他们的“昆玉”牌玉雕饰品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评选为“青海省名牌产品”。2008年,他们的“昆仑玉”品牌获得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金银珠宝商会颁发的“中华金银珠宝名牌”荣誉称号。2009年,昆玉集团被青海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扩大青海昆仑玉的品牌效应,带动昆仑玉产业的良性发展,2009年1月,他们还在深圳建立了昆仑玉销售旗舰店,并计划近年内陆续在广州、上海等地建立连锁店,推动青海昆仑玉产业的发展。
马福元说,他们将秉承“品质为本、精益求精”的理念,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立足青海,着眼世界,让昆仑玉在实现产业化升级的进程中不断走向世界。以“追求卓越、创造完美、服务社会”为己任,把青海昆玉集团打造成一个集昆仑玉开采、加工、销售、旅游、展览和玉文化宣传等一体化服务的经济实体和设备优良、产品优质、员工优秀、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企业,为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让昆仑玉走向世界,闪亮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