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华通燃气表品牌董事长李成文访谈

华通燃气表品牌董事长李成文访谈

2019-08-27 01:05:36 来源:

华通燃气表品牌董事长李成文访谈

顺势借力,三次跨越

和许多温州老板一样,青少年时期的李成文也备尝艰辛和磨难。中学未毕业的李成文进入了乐清县湖横机械厂当了一名学徒工,开始了独立的人生之路。尽管每天干的活是又脏又累,但他还是倾注了全部热情,兢兢业业地干好这份工作。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成文从一名学徒工晋升为厂里的技术员,并参与工厂管理工作。那一段时间,老师傅对他的评价是勤学好问、爱钻研;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平易近人、干练精明,有独到见解。

22岁的李成文并不满足于湖横机械厂所取得的成就,具备了温州商人潜质、渴求有一番作为的他,毅然选择了前途未定的自我创业。回忆起1986年创建山门变压器厂的情景,李成文依然记忆犹新。

“山门变压器厂刚成立时,实际上还是家庭工厂,我就把亲朋好友都动员起来,以前店后厂的方式经营企业,销售、生产不分家,并事事亲历亲为。那时,我每天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字‘累’。”

时势造英雄。李成文的创业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处于短缺经济的年代,那时对市场经济有理解并付诸行动的人极少,由于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且竞争对手不多,再加上李成文具备了管理、质量和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他一直要求企业把质量与诚信放在第一位,因此,山门变压器厂的产品在当时一直供不应求。

1990年,对于柳市一些企业来说,是一个“黑色年”。由于产品量大面广,良莠夹杂,国家六部局派出工作组进驻柳市打假治劣。在这场“打假风暴”中,山门变压器厂“因祸得福”,成为了政府“扶优”的重点对象。

“这正是因为我们从企业创立之初就确定了‘质量立企、品牌兴业’的发展路子,并率先申请了‘生产许可证’。只有拿到低压电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才能进行生产。”在内心深处,李成文是感谢那次“打假”的,因为他一直坚信,“真金不怕火炼。”拿到这样的生产资格认证,并成功取得了在低压电器市场的一席之地,成就了公司的第一次跨越。

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山门变压器厂很快走上了加速发展的道,并成为了乐清变压器行业中质量好,信誉最佳的龙头企业。1993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待机先动的李成文意识到,只有投入,才能有产出。于是,顺应政策以及市场的发展,山门变压器厂采用“跟随”战略,与柳市的正泰、德立西、天正等几家走在前面的企业一起,搬出了租借的厂房,开始买土地、建工厂、购置设备,扩大企业规模。公司对研发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并且重视了人才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华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稳定了华通在市场中的地位,成功地实现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第二次跨越。

而第三次跨越无疑就是1996年华通机电集团的组建。以山门变压器厂为核心,柳市的多家企业强强联合,组建了华通机电集团。新组建的华通机电集团创造性地借鉴和模仿,把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变成自己的,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创新改造形成华通自己的特色。

“成立集团之前,山门变压器厂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多万,成立集团之后,销售额马上就跃升至五六千万,而以后,都以每年30%~50%的速度在攀升。”

联合就是博采众长、顺势借力。华通的创建和发展顺应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利用温州的良好创业环境和柳市的电器产业集群优势;在企业之外,借乐清几百个配套厂家的力量组织生产,借成千上万的乐清电器经销商的力量去完成产品销售。企业自身壮大了,就开始合纵连横,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顺势借力,力上加力,使华通在20年间企业规模扩大了上万倍,整个企业不论从竞争力还是从整体成长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员工由组建集团前的200人上升到现在的2100多人,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9.8亿元,出口交货值6600万美元,创造了企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小的奇迹。

如今,华通机电集团公司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高低压电器、成套电气、仪器仪表、输变电设备等机电产品制造商之一,在上海和乐清建有两大生产基地,建立了集团总部为中心、省会城市为枢纽、辐射辐射市县的三级营销网络体系,旗下拥有上海华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环氧变压器有限公司、浙江华通电气有限公司等20多家控参股企业,600多家销售公司,20多个海外机构。李成文至今认为,当初的“联合发展”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不求第一,但求最好

华通机电集团总部坐落在柳市市中心的一个十字路口。前方斜对面,分别是正泰与德力西的总部大楼。路口正对面,就是设计精致繁复的柳市标志性建筑——柳川大厦。

身处精英辈出的中国电器之都——柳市,回顾华通二十多年高速平稳发展,把目标瞄向国外著名企业的李成文首先想到的是差距。

“华通公司目前的主要国内竞争对手有正泰、德力西、中国人民、天正等实力雄厚的公司。不过尺有所短,必有所长;寸有所长,也有所短,我们欣赏每一位有优势特点的竞争对手,关注他们每一个有价值的市场动向、发展战略和营销模式,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我们与国外著名企业相比,更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一直在努力,也在不断学习。不求第一,但求最好,力争把华通 集团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工业电器生产企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为了做到最好,华通制定了开发国内领先产品、发展空间大的产品战略,并积极与国际电器巨头的标准接轨。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创新型企业”为目标,把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加大对产品研发的力度,强化自己的研发队伍,完善自己的技术力量、设备,每年把不低于销售额3%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投巨资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试验中心、计量中心、低压电器检测中心和高低压电气科研开发基地,并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多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广泛合作,引进了大批一流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形成强大的研发能力,先后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系列新产品200多个,获得国家专利60多项,省级新产品60多个,部分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在低压方面,我们的合作伙伴主要是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在高压方面,主要是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我们的合作方式多样化,首先就是信息共享,我们经常组织技术人员与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交流,包括在新产品开发之前,会共同商讨新产品定位及研发思路,其次我们还会购买他们的研发成果,或者委托他们开发新产品。”这种灵活的合作方式,使得华通的研发效率最大化。

企业的发展既体现在借鉴上,又表现在创新上,永远不变的是变。李成文认为,企业要想发展,一定要有创新精神;要想在低压电器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创新的勇气。于是,李成文决定“创牌”——推出全新CF系列产品,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产品性能打开市场。CF系列新产品是华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CF”是华通独有的型号。其中,CFW3(DW450)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CFW45型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入选浙江省“火炬计划”项目。CF系列新产品的推出就是华通在“创牌”道路上走出的大胆一步。这也是华通的“蓝海战略”。

华通的蓝海是在不断地创新过程中开创的。在产品创新方面,研发智能化、系列化、集成化、模块化和环保节能的新产品,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环保节能和高端产品的比重;在机制创新方面,以改制为契机,推进内部管理制度、公司管理结构、市场营销战略、企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通过实施“上市”计划,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市场创新方面,重点开发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加快产品的国际认证,打破技术壁垒,开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2004年,“华通”的接触器已经获得国家领先水平,数个产品省内领先。2006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06年度“中国名牌产品”表彰大会上,华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FATO牌塑壳断路器荣获中国名牌称号。“FATO华通”商标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的殊荣,这是中国电器之都——柳市拥有的第六个“中国驰名商标”。对华通来说,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中国名牌是压力也是动力,为了维护好品牌,华通实施专人负责,专人操作,专人监督的责任原则,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计划性和战略性。并提出首先要把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地运作好,更要创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品牌。

创新是华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在李成文的笔记上,记录了很多对经营、对管理的感悟,其中就有这么一句:“对于我个人而言,创新已成为不可遏制的行动,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励机制和带头示范,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实践创新的企业文化。”

华通现阶段的创新更多地体现在无形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使华通的创新具有了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特点。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配备了一流人才,才能够创办出一流的企业。华通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以人为本,以“尊重人、理解人、激发人;关心人、培育人、发展人”来“经营人”。 华通把股份转让给优秀的中层干部,吸纳一批优秀员工,共同发展,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华通的人才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岗位之分,职责之分,任何人都可以竞争任何岗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做得最好,才是华通不可或缺的人才。

华通不但大量引进和培育人才,更重要的是为人才搭建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从2000年起,集团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对企业的治理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003年开始进一步对集团公司进行了机构改革,实现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在董事会的组成中,有近二分之一是非股东成员,在经营决策层的高级管理者中,80%由外聘职业经理人担任。华通一直在营造一种让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的工作环境,除了让员工得到比一般企业更高的工资,并且在吃、住、业余文化生活、社会福利等方面都给予了员工很多方便,员工队伍一直比较稳定,员工们也尽职尽责的工作。

华通的发展是因为长期专注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经营人心。华通“经营人心”的结果是得人心。华通不但得到员工的心,还通 过员工的努力得到了用户的心、供应商的心以及全社会的口碑,形成知名的华通品牌文化。

电气主业与多元化产业并举

从1997年组建华通集团以来,李成文赋予了自己一项新的使命是,如何带领华通超越强手。为此,他坚持做两件事情:一是做大、做强华通的电气主营业务;二是谋求企业的资本运作,来实现稳定、快速的扩张,并把多元化产业定位为辅助产业。

1998年,国家开始停止福利分房,房地产二手市场开始活跃,李成文抓住这个时机,决定大胆出击,在2000年末开始购进温州三联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股份,最终持股40%,率先进军房地产业,并于2002年创办了柳川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2003年底,投资2.2亿元的柳川大厦作为标志性建筑终于建造完成。此后,李成文在原温州房开总公司的项目经理陈浩的帮助下频频重拳出击,在浙江、山东、湖北等地成功开发了多个房地产项目。

可是在专业化生产、专一服务、电气一体化的专业道路上,华通走得坚定而执著。2000年末,华通集团出资500多万收购主产干式变压器的老国企——上海环氧变压器厂,以此来弥补华通变压器产品链上的不足。被兼并后的上海环氧变压器厂一直保持着平稳地发展。

集团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李成文此前数年间一直处心积虑的事情。为了加强对合作厂的有效管理,李成文采取了柳市集团企业比较惯用的手法:分类合并、分别控股。在1999年到2002年间,华通旗下的断路器公司、接触器公司、开关公司等十来个专业制造公司相继成立,这种产业整合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大了华通的资产总值。

控股乐清市外国语学校对李成文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早在16年前,李成文就在乐清中学设立华通奖学金,并一直坚持至今,他是个教育迷。而老朋友陈国同则是较早涉足教育产业的能人,他投资创办乐清市外国语学校,还在绍兴创办了绍兴纺织城高级中学,生意十分红火。2004年初夏,有意共同做大做强乐清市外国语学校的念头让两人一拍即合。11月,李成文以1000多万的代价收购乐清市外国语学校60%的股份,实现控股。“教育其实是长线投资,没有其他项目那么赚钱,但我更注重的是作为企业家应当对社会有贡献。”李成文显得有些自豪。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温州企业必须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做好准备。在华通多元化战略过程中,李成文感到单个企业力量不够,发展不快,需要强强联合达到规模经营,更好地参与竞争。

2004年5月,李成文联合7家温州知名企业发起组建了中驰财团。中驰财团的成立让李成文顿时之间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组建财团的手笔也足以显现他的睿智和雄心。

“财团的成立是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突破企业自身发展的瓶颈,是一种新的探索。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原本分散的七家企业的人才、资金等优势整合起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这是一种成功的资本运作模式,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我觉得值得其他企业去借鉴和学习。当然,未来我们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更相信,打铁还需自身硬,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专心做专业”的清晰的发展思路,让务实的李成文,在机遇面前既懂得抓住,还懂得放弃。“我们下一步将把集团中多元化的业务,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国有资产运作全部并入财团,华通只专注电气制造,全心全意把主业做好。”

华通在上海青浦成立了以高、低压电器成套设备制造为主要业务的上海华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并拥有在一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区,华通已经把研发中心、信息中心以及新产品业务都移师至上海,使上海成为华通对外的窗口,而总部和传统的低压元器件业务还保留在柳市。

采访过程中,李成文一再表示:面对目前柳市产业发展的不利环境,希望政府能引导监督,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小企业严格处理,以规范市场,为柳市电气产业正名。同时,他更希望每一位企业家为了做大、做好、做强事业,需要站在高起点的位置看产业发展,需要具备高远见看世界布局。站在柳市看世界,也许这就是李成文与众不同的成功思路。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竞争与发展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华通公司秉承“同心、敬业、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和“专业制造、专心服务”的经营理念;华通人将用开放的视野、领先的科技、国际专业化的服务、包容的胸怀、昂扬的姿势面向世界,面向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和未来。

幸福的责任

企业越做越大,财富越来越多,李成文体会到了人生的快意。但他更没忘记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2005年4月15日,当李成文站到了温州市首届“财富英雄”颁奖仪式的领奖台上,他感到很满足,更感到一种沉甸甸的道义和责任。

企业家不能离开企业去讲慈善,只有把企业经营好,才有做慈善的资本。办企业就要想法办好,办好企业应该回报社会,这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资本是一种力量,人对于社会的价值可以通过资本实现,所以我选择捐助,让资本回报社会。”作为温州市人大代表,李成文用一种哲学性的思路强调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表达出自己对于慈善的理解。

以下一组数据,也许足以显示李成文对于慈善事业的热衷:

1993年,捐资设立了乐清中学“华通奖学金”,一直连续至今;

2003年1月,向乐清市民营企业扶困济贫总会捐资1000万元;

2004年8月,向山东省荷泽市受洪灾区捐款100万元;

2004年9月,向因“云娜”台风受灾的群众捐款30万元;

2007年,在“百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中,与柳市镇苏吕村结对,投入30余万元增强速吕村的“造血”功能。

2008年5月,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8万元;

以上的这组数据多少也能反映李成文的社会抱负。

奉献就是收获。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李成文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和幸福。虽然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李成文仍表示,他今后将继续慈善事业,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新注册企业
成都中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9-04-21

注册资本:3,500(万人民币)

成都安瑞达商贸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0-12-14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西南交通大学劳动服务公司

注册时间:1994-04-29

注册资本:80(万人民币)

成都爱梦比茜服饰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9-06-18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成都世纪光合作用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3-04-24

注册资本:1,119.0126(万人民币)

四川嘉合道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07

注册资本:58,000(万人民币)

成都红风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6-07-27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戴尔(成都)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23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成都红珍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2-08-08

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成都路耀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30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浏览最多
中电国采诚泰实业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5-11-13

注册资本:56,120(万人民币)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城北营业部

注册时间:2002-01-18

注册资本:--

成都英黎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2-01-28

注册资本:3,100(万人民币)

华田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5-27

注册资本:600(万美元)

成都市医路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4-28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四川省银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0-07-07

注册资本:2,300(万人民币)

成都成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1994-06-11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足博仕鞋业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8-07-26

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

四川大微人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6-12-29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成都写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5-30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