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
个人简介
林平,於1993年加入达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林先生为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负责日常经营及行政业务。彼是中国丝绸协会及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丝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丝绸协会常务理事及新昌总商会副会长。彼拥有国内知名大学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及国内之高级经济师职称。彼从事纺织业超过三十年,对产品设计及发展,丝绸织造及管理有丰富经验。
他豪爽大气,言行举止自然洒脱;他果断坚决,做事毫不拖泥带水;他精力旺盛,喜欢事事亲力亲为;他崇尚文化,忠实捍卫丝绸文化……
很早就曾通过不同渠道听到不少人给予林平很高的评价,当我亲自面对面采访这位中国丝绸界的传奇人物时,我真正体会到“闻名不如见面”这句老话的意义。和林平交谈,你能深切感受到他的热情和激情,也能被他的幽默大气深深感染。在我看来,林平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家,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企业家,更是一个待人接物热情诚恳的企业家。
实业家复兴中国丝绸之路
走进位于新昌的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工业园,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扑面而来,感染着每个来访的客人。工业园栽种的千年古桑树、桂树,大堂内陈设的古代纺机,长廊上悬挂的名言古训,房间里摆设的明清家具,甚至连卫生间的古装性别标识……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你,这就是达利丝绸,这就是丝绸特有的千年文化和底蕴。
从事丝绸行业已经30年的林平笑称自己和丝绸特别投缘,父辈就种桑养蚕,自己的一生也献给了丝绸事业。
对于丝绸,林平有很多独特的感悟,丝绸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精气神,悄然溶入林平的生命和灵魂。“中国拥有7000多年的丝绸文明史,丝绸之路中外闻名,那是中国文明走向世界的标志,源远流长的丝绸史其实就是一部悠久的中国文明史……”说起自己热爱的丝绸事业,林平显得特别激动,在他看来,丝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纺织品,更是中国文化的浓缩,而他的使命和职责就是带领达利丝绸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积极捍卫和弘扬中国的丝绸文化。
“丝绸是中国产业中富有标志意义的行业,而我们绍兴和丝绸结缘更是早,早在唐朝就有‘日出华舍万丈绸’的美誉。振兴丝绸行业,我们绍兴的企业家更是任重而道远。”虽然目前达利丝绸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中国最大,然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在品牌、设计、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中国丝绸还不是世界最强。“我们中国是丝绸大国,却不是丝绸强国,这是我们每个从事丝绸行业的中国企业家的痛。”
林平说,自己每天都能感受到肩头的重担,一丝都不能松懈。
如何让千年丝绸重新焕发生命力,如何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世界,如何让中国真正成为丝绸强国?这些问题每天都在困扰着林平。“以文化为依托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全力打造中国丝绸的新形象。也许是中国丝绸未来发展的道路。”在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对丝绸产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后,林平和达利丝绸对目标日渐清晰。
创新,文化,成为达利丝绸发展最为闪亮的两大举措。“丝绸是中国目前唯一可掌控的纺织产业资源,对丝绸原料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充分利用丝绸的传统资源优势,通过创新不断巩固这一资源优势是行业的先决条件使然,也是行业发展的使命所在。”
针对丝绸行业所具有的历史性、文化性、传承性、保守性、弱小性等特点,达利丝绸通过产品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合作创新全面打造中国丝绸的新形象,2007年林平更是被评选为年度纺织行业创新人物,成为丝绸行业第一人。
在北京奥运会上,达利丝绸成为丝绸类产品特许经营商,在奥运会上代表中国丝绸大放异彩,让中外游客爱不释手。达利丝绸的出色表现更让林平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将丝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丝绸成为体现时尚性、文化性、传承性、创新性、市场性的中国纺织产业的全新产品代表,让全世界都爱上中国丝绸。
打造百年企业要培养更多人才
“做企业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了赚钱,一种是为了做事业。两者相比,后者要难得多,可是这种难让我觉得充实,觉得人生更有意义。”从当初的学徒工做到而今的行政总裁,林平似乎比他人更加有资格说这句话,他也从来不忌讳跟别人谈这段奋斗的经历,甚至还经常拿自己的经历来鼓励厂里的年轻人。
从1977年高中毕业进入到丝绸这个行业,林平由一个学工、挡车工、机修工、平车工、班长、车间主任、研发部经理……到如今的行政总裁,他几乎把丝绸厂的工种都做了个遍。
而做上了企业第一把交椅后,林平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至少12小时,甚至18个小时。有时候从外地出差回来,林平也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公司,到厂房、车间里转上一圈才能放心。
虽然现在的林平已经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他希望自己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不断地吸取新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新的管理经营方式,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我。
这些年,尽管工作繁忙,林平却并没有耽误学习。如今的林平已经把2年制的EMBA读完了。从读书中积累并寻找到人生道路的林平深知知识的力量,对于人才他求贤若渴。作为企业领导人,林平并没有把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而是着眼于未来,追求百年企业的目标,努力培养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的企业接班人。他会亲自和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沟通与交流,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来鼓励他们。在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达利几位中层领导平均年龄均在30岁左右,林平把更多成长锻炼的机会留给了他们。在他看来,这些年轻人都很有能力,都很值得信赖。
对于普通员工,达利丝绸几乎每个月都会进行“优质管理人才培训”,并特地聘请了香港理工大学的教授来企业授课,同时跟进追踪,使员工能够有效地将培训内容融入到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在经营过程中,林平意识到,达利丝绸要想谋求进一步发展,光靠先进纺织设备的引入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企业要有能驾驭这些尖端设备的人才。于是,林平果断地将公司一大批技术骨干派往国外深造,甚至不惜花费重金送人才出国留学攻读MBA。
“达己达人,利人利己”的企业文化
在林平看来,丝绸不仅仅是纺织产品,更是一种文化,而他的使命就是弘扬丝绸文化。所以,尽管不怎么愿意宣扬个人,但还是希望传媒、社会多传播丝绸文化。在他看来,弘扬丝绸文化,就是对中国整个文化的一个弘扬。
在给记者讲解企业名称“达利”的涵义时,林平对这两个字的解释是:“达己达人,利人利己”。而翻开厚厚的企业文化丛书时,记者看到了不少经典的话语:“大企业的思维,小企业的做法”;“不二过,不迁怒”;“做企业就要做文化,做产品就要做艺术品”……林平的管理思维让人耳目一新。
林平非常热衷于儒道释的传统文化,而更让人觉得可敬的,是林平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使所有员工达成一种企业文化共识。
在这种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仅林平成为了一个大慈善家,达利丝绸的员工也都不忘回馈社会,成为帮助他人的热心人。当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传到新昌后,公司全体员工一共筹集募捐了500万元来帮助受灾的四川人民重建家园。这其中,有100万元是来自于公司员工的自发捐助。
林平的助理陈敬星告诉记者,林平总是能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达利的每一个员工,把每一个员工都视为独立的个体,让员工在提建议和申诉时能畅所欲言。对于合格的人才,林平也总是给予平等的聘用、发展以及升迁的机会。在林平的带领下,现在达利丝绸的员工都能自觉地跟进,形成一种以客户为中心,提高自我、帮助他人的优良风气。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达林丝绸几乎囊括了世上所有的色彩,倾注在中国传统的瑰宝——丝绸上。而作为达利丝绸的行政主裁,林平却用自己的青春点燃了达利丝绸的辉煌之火。在林平的带领下,达利丝绸正披荆斩棘,以行业的整体素质提升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圆中国一个“丝绸强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