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康和他的大亚科技产业
记者:此次大亚集团借股改之机将人造板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是基于什么考虑?
陈兴康:此次大亚集团将人造板资产注入大亚科技,是着力打造森工产业及完善产业链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为了充分发挥资产的协同效应,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市值。
"圣象"作为地板消费品市场的驰名品牌,早已确立了其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已具备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4年,"圣象"品牌入选并位居国内建材行业榜首,品牌价值经专业机构评估达38.43亿元人民币。此外,"圣象"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圣象"牌地板已在全国拥有近30家分公司,2000家品牌连锁专卖店;与国际一线实木地板品牌瑞士康树集团合作的"圣象-康树"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在国内已拥有800多家品牌连锁专卖店。
大亚集团于2002年开始投资人造板业务,投资建设了单体及综合效应在国内位居榜首的五家纤维板生产企业,已成为中国内地最具规模、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纤维板生产、销售企业,已形成四家呈经济区域分布的销售公司及经销网络体系,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人造纤维板制造企业。
此次通过股改,将该项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有效的打造了国内二大位居行业龙头位势的品牌企业的联合。著名品牌连锁店、国内系列驰名商标、销售网络通道等带来的整体综合效应,将是非常显著的,其所形成的资源性产业链必将大大的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整体市值。产业年增长速度超过30%,大亚科技的利润将从2004年、2005年的6000万左右,上升至2006年的18000万左右,实现翻番。
陈兴康:人造板纤维板毛利率为23-32%之间,刨花板产品毛利率水平的估值,兼顾工业产品(裸板)和消费产品(贴面板),预计达30-40%之间。按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8%,人口增长率6‰,以及2010年城市化率49%来测算,到2010 年,我国人造板市场需求将超过9000万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
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需求发生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木材的利用方式从原始的原木逐渐发展到锯材、单板、刨花、纤维和化学成分的利用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型木质材料家族,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等。
我国森林资源蓄积量世界排名第五位,但中国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而人均人造板消费量2004年我国仅为0.045m3,占世界平均水平0.146m3的31%。2006年预计有380亿平方米的建筑增量;整个铺地材料将形成2000亿元的产业规模。这对于人造板及相关行业而言,未来我国人造板人均消费水平在较长的时间内将会持续升高,市场容量也将随之扩大。
记者:拟注入的四家人造板公司目前占据多少市场份额?
陈兴康:公司拟购入的四家人造板公司(包括福建大亚)虽同属于人造板行业,但实际是人造板生产上的两类产品,除福建大亚生产刨花板产品外,其余三家公司(含阜宁、阜阳)均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
丹阳(含阜宁、阜阳)、抚州和茂名三公司集合的纤维板生产能力,在国内行业中排名第一。2005全年其完成的设备生产规模已突破70万立方米,2006年产能将超出90万立方米(不含三明项目)。人造板的产品市场定位主要为高品质的连续压机生产线("CPS线"),占全国同类档次产品市场份额的18%左右;高品质地板基材类产品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30%左右。
产业公司在业内规模与技术优势明显。不仅人造纤维板如此,且福建大亚生产的刨花板产品,设计产能为45万立方米/年,占国内同类产品总产能的10%左右,亚洲第一。全套设备由于采用的是全球最为先进的设备制造商产品和生产工艺,其产品品质在国内刨花板产品中,处于高端的市场领先位势。
鉴于大亚人造板构架已是日前国内产出规模最大、布局合理、综合效应科学的特点,这次作为优质资产注入到股份公司后,与"圣象"地板结合,其林地资源-工业品的制造、销售-消费品的制造、销售的产业链,享有国家林板一体化的税收等扶持政策,更具有综合竞争优势。
记者:如何保证此次收购的定价的公允性,此次收购是否造成上市公司财务压力?
陈兴康:本次关联交易的定价是根据天职孜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天职沪审字[2006]第004号、005号和006号《审计报告》,按上述三个人造板公司截至2005年12月31日合计的账面净资产值的75%为定价依据,交易双方经协商,确定按审计账面净资产值的75%即合计为439,054,636.26元作为本次交易价格。本次资产收购已经大亚科技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审议通过,并已取得中国证监会审核批准,并需经大亚科技股东大会在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前提下审议通过。资产收购进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收购方案符合公司的利益,不存在损害非关联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该关联交易客观、公允、合理,符合关联交易规则。
公司近几年经营业绩较为稳键,历年实现净利润均在6000万元以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很好,银行信誉良好。出于公司战略发展投资购并、产业经营的需要,综合考虑公司已完成的资产收购和即将完成的资产收购所需资金为7.58亿元。
考虑大亚科技的资产负债情况及收购资产资金来源等情况,其中本次重大资产收购的金额4.39亿元中的2亿元将在三年内支付,结合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及收购资产资金来源等情况,这些交易暂时会对上市公司财务造成一点压力,但因公司经营稳键,加上拟收购的资产将有效改善公司财务结构和收益情况,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将会逐渐释放,公司的负债比例将变得越来越低。
记者:大亚打造木业王国是否考虑过国际化战略?
陈兴康:打造木业王国走国际化战略是大亚科技发展的必然。
大亚打造木业王国,强化复合地板、实木复合地板是龙头,人造纤维板、刨花板是根本。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圣象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完成全球性网络销售系统的建设,使之成为经久不衰和发展强劲的全球性品牌,实现真正的产品国际化。
我们的目标是到2007年,通过国际资本运做的方式,完成与全球主要品牌的战略合作,为圣象国际化创造积极的条件,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加快对国际主要木业品牌的并购;2008年,通过国际资本运作、并购的手段,完成大亚科技人造板产业300万立方米规模的建设;2009年,通过国际资本运作自建、合营的方式,完成300万亩林地、速生林的建设。
立足于更高的发展及双赢的目标,圣象与康树经过多次洽谈,二大集团终于完成历史性的握手。此次圣象与康树的战略合作,是迄今为止中国林产工业与欧洲林产业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双方将会在未来十年内,进行品牌、产品、市场、资源与产业链方面的全方位合作,这标志着圣象这个中国地板巨人开始占居世界实木地板科技、资源与市场的最前沿。
与康树联手,使得圣象朝着"营造世界一流木业产业集团"的目标大大跨进了一步。通过与世界级实木地板巨头的全球性战略合作,将有效推动中国高端实木复合地板产业,并对增强康树产品在我国以至亚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记者:未来森工产业是否将成为大亚科技的主业,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是怎么样的?
陈兴康:大亚科技未来3-5年内,在继续巩固铝合金复合材料产业的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并适时进行整合,使其在上市公司的权重不超过30%;重点发展以营林、人造板、地板为主的森工产业,权重在70%左右;逐步剥离汽配、信息产业。
未来大亚科技的地板产品将涵盖复合实木地板;复合强化地板二个发展方向,形成圣象(中高端强化地板)、圣象-康树(高端实木地板)、宏耐(中低端强化地板)三大系列品牌,有效占领复合地板市场的低、中、高端领域。
在未来生产制造上,大亚科技将实现林板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从林地资源-工业品的制造到销售-消费品的制造、销售、家居工程设计等完整的产业链。
在销售体系,拥有中国最大建材直销店体系;利用产品、直销店体系,打造拥有自主品牌设计、服务功能、工程材料、消费产品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的装饰一体化连锁体系。由此,大亚科技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森工企业,前景广阔。
记者:大亚森工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陈兴康:大亚集团进入国际森工行业,凭借的是构建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森工产业的发展依托的是资源性竞争,为确保未来大亚森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在全国7个大区建立3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林地建设充分依靠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先期的180万亩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整体发展计划。在江苏、安徽、广东、江西等地大亚森工产业链迅速展开。这个速生丰产林项目将有效支持现有的150万立方米高端人造板项目。
未来大亚复合地板产业目标,将达到强化木地板的全国占有率25%以上,全球占有率10%以上,到2010年,投资的实木复合地板总规模约1500万平米;强化复合地板总规模约3000万平米;实木、板式家具领域达到年5亿美元的出口规模。
记者:大亚完成股改后,您作为大亚科技的实际控股股东,未来的融资计划是什么?
陈兴康:大亚科技已基本完成固定资产的投资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已无更大的需求。本次股改若能顺利通过,未来的融资政策实行的小步快跑的原则,确保产业的扩容与企业的效益的增长一致性,以保持股份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在较好的水平,及每股收益逐年增加。
记者:大亚科技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较高,您作为大亚科技的大股东,有何考虑?
陈兴康:我会在广泛听取广大流通股东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兼顾大亚科技发展的需要,在今年适当的时机,积极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实施一定比例的分配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