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饿了么:“饿了么注册公司,每次都一个名字一次过,因为我们创新,名字起得很怪。”
张旭豪表示,饿了么经历了整个技术浪潮中的几个重大的节点,比如说最早是电话订餐,到后面是PC订餐,后来是移动端订餐,现在都开始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
“我其实觉得每一个浪潮都在推动整个行业往前发展,虽然当年我们创业的时候也很努力,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在每次我们业务发生重大的非线性增长的时候,其实都是背后技术的浪潮在推动,无形地把我们推起来。”
张旭豪认为,要做伟大的事情,都有一个小切入点。而饿了么的切入点在于创新,回想起以前遭遇竞争对手的经历,张旭豪认为,技术创新跟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支持饿了么不倒的根基。
他回想饿了么的过去,认为其实饿了么像打游戏打怪一样,以前有很多的竞争对手,然后一路地走来,到现在终于跟BAT可以正面地较量
关于竞争对手:“美团是跟进策略,通过运营来后发制人。这是它的DNA,不是我们的。我们肯定要不断创新。”
张旭豪表示,我们一定要通过创新科技去打造全球领先的生活平台。这是我们未来做事的方式,如果你没有创新,没有科技上的创新、商业模式上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各种形式创新都没有的话,我相信你满足不了饿了么未来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创新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
对于竞争对手美团,张旭豪认为,其实美团的策略更多的是跟进策略,从各个行业都是跟进,从它以前做校内网啊,这个就是深度的复制。但是我不评价这种策略的好与坏,我觉得有些时候这种策略实际上是蛮好的,它通过运营来弥补、来后发制人。
关于“3·15”:“互联网+什么呢?我们是+食品,重点不在互联网,在食品。这是3·15后我价值观发生的最大变化。”
张旭豪坦言,3·15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感触是,我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我们叫互联网+。互联网+什么?我们现在是+食品,其实重点不是在互联网,可能在食品上面。这是我的价值观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因为用户的食品安全有了保证,外卖品质提升了,才是最好的用户体验。”
关于饿了么的未来:“过去我想像乔布斯那样打造一个公司,后来他死了,有两年我失去了人生导师,感觉很迷茫,所以饿了么发展得也稍微有点慢。现在我觉得其实饿了么更像亚马逊,贝索斯现在是我的人生导师。饿了么现在是卖饭的,未来也有可能成为像亚马逊一样的巨头。并且外卖比书更赚钱。”
今年饿了么发布了未来餐厅计划,其实是搭建了一个生产水准、质量、工艺跟肯德基麦当劳相当的一个共享式的厨房,从而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进来,帮他卖产品。
“饿了么过去是在交易环节、配送环节做了创新,但接下来我们会在生产环节、工艺环节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整个质量。我们想更多的是要帮助这些商户提升质量,把他的产品卖到全国去。”
反思8年创业:“我从来不在媒体上说我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好像大家感觉饿了么顺风顺水,其实我是有反思和教训的。我最大的教训是没有想清楚,整个社会不变的是什么事情,导致现在一直被对手追着。”
张旭豪认为,未来CEO要为用户去着想,我们所有的工程师、产品经理不是为老板打工,更多的是解决用户的问题。
而过去,张旭豪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于,我们没有把用户放在第一位。
张旭豪把贝索斯作为他现在的人生导师。他认为亚马逊跟饿了么很像。“像在什么地方呢?亚马逊的发展路径,以前是卖书的,现在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全品类的零售公司;饿了么现在是卖饭的,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全品类的零售公司。并且我相信我们的盒饭毛利还比书的毛利高,可以说我们机会更大一点。”
张旭豪坦言,过去八年反思就是,过去我们已经发展了8年,但是最早创业的时候没有想清楚未来8年整个社会不变的是什么事情,导致被现在这帮对手追着。这个问题是我创业以来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