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道,最近,安徽不少车主反映,合肥的几大高速公路收费站只留一两个进出口给未装ETC的车辆,导致拥挤不堪。更有甚者,在芜合高速雍镇收费站的出口,16个通道只留一个给未装ETC的车辆,导致车辆排起长队,通行时间接近20分钟。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 图一
客观讲,在我国私家车保有量接近2亿辆的大环境下,堵车并不算什么稀罕事,但报道中一边堵起单车道“长龙”、一边却略显冷清的反差画面也着实难让“受堵”民众满意。
对于这样的现象,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一些道口正在试行一条人工通道,而高速公路入口使用ETC的车辆比例只有60%左右,出现拥堵在所难免。”话语中不难读出两层意思。其一,堵车的根源更多在车主未办理ETC,而不是人工车道开放多少问题;其二,现在看到的“通道16留1”,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一种常态。
的确,在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中早有明确,“2019年底前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高速收费站人工通道的减少是可预见的改革必然,也是便民利民的应有之举,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没办理ETC车主的服务就该被打折。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 图二
且不论公路姓“公”、车主同等消费等客观因素,单就有空闲通道不开、眼睁睁看着民众受堵,就不该是服务群众应有的样子。诚然,由于要试点只开一条人工通道,此时将其他通道打开会对整体工作产生影响,但服务民众向来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适当做出灵活处置也未尝不可。
包括开展ETC的推广,也绝不是仅靠“倒逼”就能取得实际成效。前期的“不欢迎”横幅、如今的“通道16留1”,本质上都含有倒逼的成分,成效或许会有,但受到的质疑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靠前工作,掌握那些不愿办理ETC民众的想法,通过更为精细的机制体制建立来打消他们的顾虑,通过更为全面的宣传来正面引导,结果或许会更好。
小小收费口,也是服务大平台。如今出现的这些高速收费口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改革路上如何提供服务的问题。在保证既定改革目标的顺利推进和确保民众利益不受侵害之间,难免会存在冲突点和矛盾点,政府部门也好、服务单位也罢,都不能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只有始终与民众一条心、一路走,帮助和引领民众克服改革过程中的不适应,才会让政策实施更加符合民众需要、赢得民众支持。
只留1个人工通道:未装ETC就得挨堵? 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