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光伏产业“造血”,要做“真扶贫” 图一
“八山一水一分田,除了山啥也没有。在去的路上,大家都在想,基础设施几乎没有,这对口帮扶到底怎么帮?”一位华夏幸福(600340,股吧)扶贫工作组的工作人员这样描述初见河北涞源县的印象。在他的记忆里,当时一行人驱车穿过紫荆关—云蒙山、浮图峪等隧道群,越过近200公里崇山峻岭、平原山丘,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到达位于八百里太行山的最北端的涞源县。
从2017年6月开始,华夏幸福走进涞源县,尝试以企业之力在贫瘠之地结一张可以不断坚韧、延展、强有力的扶贫之网。2017年12月,华夏幸福与涞源县人民政府签订《华夏幸福对口帮扶河北省涞源县整县脱贫框架协议》,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了“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县17个乡镇133个村,从整村搬迁安置、危旧房屋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光伏产业扶贫四个方面进行精准帮扶”的帮扶方案。
━━━━一村一案、一户一策,要做真扶贫
“村里人之前住的都是土坯房,经常漏雨,全村74户227口人,耕地270亩,但大部分是山地、半山地,这里一直有‘栽树不结果、种地不打粮’的说法。”涞源县十八村村主任告诉记者。
作为一家从河北成长起来的本土房企,华夏幸福深知对于涞源县,不能按照惯用思维和常规方式去扶贫。涞源县属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因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极其落后。
“不搞千篇一律、不搞照搬挪用。要做到一村一案、一户一策,做到真扶贫。”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涞源县的情况,以及每一户居民的需求,华夏幸福成立了对口帮扶涞源县整县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涞源县,在长达三个月的实地调查走访中,记录下每一户居民家庭人口数量、收入和生活状况以及亟待解决的生活需求。
在实地走访中,工作人员发现很多村民都居住在年久失修的泥巴房、土坯房里,暴雨来临时,泥胚土墙经常会出现垮塌,村民住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摆在华夏幸福面前的首先是解决村民基础居住问题。2017年底,扶贫工作组制订了整村房屋改造与搬迁计划,工作组让广大村民参与项目调研、设计和实施的全流程环节。
华夏幸福:光伏产业“造血”,要做“真扶贫” 图二
起初,村民们并不知道新房究竟是什么样子。规划师拿着设计图到村子给村民看,村民们看不懂,也不愿搬迁过渡。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华夏幸福在村口建起了两栋“样板房”。年轻的村民爱睡床,年老的爱睡炕,村子建设马厩人畜分离……项目团队细心记录下村民们的各种建议,通过人性化设计,满足村民生活需求;再结合“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元素,保留了村庄的原始肌理与风貌。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吸引了一些游客的到来,很多村民在自家开起了农家院。
“现在有了新房,开了民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一家人也能在一起了!”十八盘村村民刘海林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记者了解,在涞源县,华夏幸福共建设了十八盘、斜山、下老芳、汤子岭、团圆5个幸福新村,新建房屋937套。目前,华夏幸福已完成南坡底、北坡底、土巷口、留家庄等7个村庄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了村庄垃圾集中收集、配套公共服务、街巷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彻底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看着村民陆续搬入幸福村,盘绕在华夏幸福工作人心头的问题,依然没有完全放下。为了让村民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让幸福村实现“自造血”能力,华夏幸福扶贫工作组进行了更深一层次的探索。2017年,华夏幸福充分借助国家光伏产业扶贫政策,加强与县委县政府协调对接,加快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实现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华夏幸福新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1个,总装机容量42.343兆瓦,覆盖贫困村106个。目前,21个光伏扶贫电站均已实现并网发电,保证了所覆盖的贫困户年均稳定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为实现脱贫出列创造了条件。
十八盘幸福新村村主任告诉记者:“我们村现在是‘东边脱贫、西边致富’,在山坡向阳面裸露处已经铺设了光伏发电板,光伏发电产生的收益,贫困户能参与分红,村西头正在新建养牛厂,建成后能带动一批贫困户就业增收。”
华夏幸福:光伏产业“造血”,要做“真扶贫” 图三
结一张致富网,把村民连入这张富裕网中,华夏幸福在扶贫这条走的坚定,也摸索出了自己特有的模式,而这套模式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据记者统计,截至2019年底,华夏幸福共建设5个幸福新村,新建房屋937套,改造旧危房1126套,新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1个,覆盖106个贫困村,提升改造6.8公里幸福路,帮扶工作惠及贫困群众27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