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这份长达88页的协议中,第一章就是关于知识产权的协议,从七个方面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包括商业秘密保护、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相关内容,尤其是对部分具体操作的规定相当之精细,足见知识产权在中美双方经贸交往中的重要地位。这无疑将给能够发挥经济补偿作用的知识产权保险提供“施展”的空间。
知识产权保险有更大施展空间 图一
通常情况下,进行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要面临高额的诉讼费用和律师费,有时甚至高达几百万、上千万美元。漫长的诉讼周期、巨额的诉讼费和赔偿费,即便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也疲于应对,更不要说那些小公司。
知识产权保险是分散经济风险的重要手段。从理论上看,知识产权保险具有经济补偿与风险防范的双重功能,能显著降低知识产权维权成本,提升企业维权能力,有效维护知识产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险逐渐为商业企业所认识。2019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其中特别提到,“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专利执行险、专利被侵权损失险等保险业务”。
知识产权保险有更大施展空间 图二
目前,多家保险公司正在不同地区试点开办或尝试开展专利保险业务。截至2018年底,人保财险知识产权保险在22个省、83个地市落地推广,累计为近1万家企业的超过1.7万件专利提供了逾306亿元风险保障。
但整体来看,我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仍然处于萌芽阶段。首先,企业维权参保意识不够,大部分企业尚未意识到相关保险产品的作用,未足额投保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保险公司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用时髦的词儿来说,就是“供给侧”还需要改革。一方面,我国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种类不丰富,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风险管理手段有限,风险评估能力和标准化手段不足,对一些逆选择风险难以识别。这不仅是知识产权保险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些专业性强的非车险种在承保方面面临的挑战。
知识产权保险有更大施展空间 图三
更重要的是,知识产权恶意侵权行为频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环境仍需改善。近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精英律师》中就有相关情节,虽然剧情有些脱离实际,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知识产权维权的高难度和高成本。法律配套制度,如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专业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专业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等,也影响了知识产权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这次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可以说是知识产权保险深入发展的契机,保险行业应借此机会加大知识产权保险的宣传力度,呼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探索知识产权与保险的深度结合,为国家创新发展和民族品牌打造护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