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哪吒》电影获得了广泛好评,明天《姜子牙》电影终于要上映了,这次的姜子牙不再是老年形象。
而是变成了“帅大叔”,坐骑是神兽四不像,要对抗的敌人则是九尾妖狐。
该片讲述的是封神大战之后。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踏上旅途寻回自我的故事,而上古神兽四不像则是跨三界相随。
我们今天既不讨论电影剧情,也不评论其中的人物,只讲讲预告出现的两种动物,也就是九尾妖狐和四不像,它们在现实中是否存在有没有那么神奇。
九尾妖狐究竟是个什么狐?
狐狸在我国曾是祥瑞之兽
九尾狐最早见于《山海经》,文中记载“青山之丘,有怪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显然,现实中并没有九条尾巴的狐狸,其原型是赤狐。
无论是《姜子牙》电影还是《封神演义》小说中,九尾妖狐都是祸国殃民的反面角色。《封神演义》是明朝的小说,而古代早些时候狐狸其实是一种祥瑞之兽,是繁衍昌盛的象征。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把狐狸当作“子孙繁息”的德兽。《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大意是,只要君主治理好天下,人民生活好转,九尾狐就会出现给人报祥瑞。大约在北宋后期,狐狸渐渐被妖魔化,成为“媚惑”的象征
《姜子牙》中九尾狐神通广大,而现实中赤狐也是动物进化历程上的佼佼者。几百年来,自然世界的许多物种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消失,而狐狸却慢慢适应了人类城市化的进程。
赤狐在乡村挖洞,将巢穴建在洞中。而在城市,它们却很少这么做,它们利用人造洞穴。不仅如此,在城市中生存的赤狐调整了自己的食谱,比如人类的食物残渣。寻找食物不算难事,它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社交上。
在乡村它们的领地比城市中大于500倍。在城市生活的赤狐学会彼此相互适应,食物多,没有必要为了争夺食物浪费体力。食物残渣病原体多,赤狐就在在长期的适应中进化出更强的免疫系统。
赤狐已经在城市中繁衍、扩张。以前赤狐在伦敦生活是英国特有现象,现在美国纽约、悉尼、莫斯科都可以发现赤狐生存的痕迹。过去灰狼是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之一,现在赤狐“逆袭”了。
在人类眼中赤狐的身份和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祥瑞之兽,到妖狐,再到如今的保护动物。赤狐眼中的人类也在发生变化,它们从由对人类的极度惧怕到渐渐适应城市化的进程,这或许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
“四不像”竟是濒危动物
“四不像”的过去和现在
电影中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现实原型为麋鹿。麋鹿属于鹿科麋鹿属,中国古代称之为麈,其头脸细长似马、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一说为蹄似牛)、尾端有黑毛,似驴,因此又被称为四不像。体长达两米,重约300千克,雄性有一对大角。
麋鹿在晚上新世出现在东亚地区,曾经相当繁盛。其分布东至日本,西至俄罗斯等国家,南至我国南海,北至黑龙江流域。后来因为气候变化等原因,其栖息地不断丧失,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
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1866年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发现”并命名。在西方发现后不久,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麋鹿从我国消失。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从英国重新引入麋鹿。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土驯化之后,我国建立了北京和大丰两个麋鹿繁殖群体,并引种到南方。目前,全世界的麋鹿大约5000头,我国有约3000头,属于珍稀动物。
那么麋鹿可以作为坐骑吗?既然是濒危物种,自然不会有人骑了。
麋鹿的这些习性很特别
北京麋鹿苑的雄麋鹿12月份脱去硬角,1月份长出茸角,4月份茸角褪去茸皮,6月份雄鹿开始发情。
麋鹿一般是群居生活,而且不是“一夫一妻”制。在群体中的优势雄鹿在发情期间会将所有成年雌鹿占为己有--圈在自己的领地中,限制雌鹿的活动,并驱逐其他雄鹿。
那么有不服的雄鹿,想跟雌鹿繁殖后代该怎么办?答案是成为挑战者,在优势雄鹿疲惫时进行挑战,寻找机会取而代之。一般情况下一个繁殖季节中麋鹿繁殖群会多次更换“群主”。
在发情期,3岁以下的雄鹿则聚集在一起形成“单身汉”群。事实上麋鹿有同性聚群的现象,指同性个体形成群体,在一起觅食 、休息和运动。
麋鹿同性聚群程度最高的时期是发情交配季节,但是非繁殖季节不是很喜欢同性聚群。当雄性不参加育幼时,雄性付出的繁殖代价较雌性低,那么要做的事情也就不一样了,雌鹿聚群育幼,而雄鹿则聚群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