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里湖丝简介
地处太湖之滨的南浔,河流纵横,苕溪之水,水清如镜,水质含有多种矿物质(水重的原因),土质粘韧,构成了育桑、养蚕和缫丝的良好条件。
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绸文物表明,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湖州先民已经从事蚕桑、丝织生产,三国时,湖丝就被列为皇家贡品。
湖州丝绸市镇的形成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南浔是辑里湖丝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入明以后,南浔镇郊七里村(距南浔七里地得名)(后改为辑里村)选用流经村东的穿珠湾和西塘河的澄碧重水,所产丝,光润柔韧,银光闪闪,紫光可鉴,是湖丝中的佳品。明万历年间(1573—1619)七里村人率先改良蚕种,采用先进的缫丝工艺及改进缫丝工具,所缫之丝具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特色,自此七里丝有“湖丝唯七里尤佳”之誉,南浔四周百里之地所产生丝,都冠以“七里”之名,“七里丝”成了“湖丝”的代称。清雍正后,“七里丝”雅称为“辑里湖丝”,不仅名扬江浙,蜚声京师,而且衣被天下,销行海外。
明清之初,辑里湖丝主要销于国内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北京等地,供织造绸缎之用。据史料记载:清王朝织造府规定,凡皇帝和后妃所穿龙袍凤衣,必须用南浔辑里头蚕湖丝作织造原料。清道光初,辑里村将初缫之生丝合二为一,复摇成辑里丝经,主要用于织缎,并外销到印度、缅甸、埃及、叙利亚等国。
鸦片战争后,南浔的丝商已几乎垄断了湖丝的对外贸易。据“上海生丝贸易的报告”(1847—1848)记载:“中国出口生丝几乎全部产自浙江省北部三个府,即杭州、加兴、湖州等三府,上述三府中湖州府最多,湖州府最大的生丝市场是南浔镇。据史料记载: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 (1844—1847)4年中,经上海口岸出口生丝58773包(占全国出口生丝的90%左右),其中辑里湖丝32365包,占55.1%。
同治十二年(1873),南浔周申泰丝行,参照日本东洋经,将干丝拍湿,改顺摇为逆摇,所产之经,称“辑里干经” (又称出口洋经)。具有色白、光亮、均匀、质韧的特点,自此畅销欧美。清同光年间南浔丝商几乎垄断了湖丝的对外贸易,丝商财富迅速增加,形成了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一一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这个阶层的丝经行不仅开在本镇,还安营扎寨大上海,清同治年间,上海的91家丝经行(栈)中,70%为南浔丝商所开。
清代至民国,辑里湖丝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奖。最风光的是1851年在首届英国伦敦世博会上夺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金质大奖章,成为我国荣获世博会首枚金牌大奖。此段历史,成了上海申博的一大亮点,它将中国与世博的渊源一下子向前推了16年。而且在以后的路易斯、都灵、巴拿马、费城世博会及国内南洋劝业会、西湖博览会上屡屡获奖。
清末至民国,辑里丝经的著名商标有:梅月、梅花、梅石、金鹰钟、银鹰、黑狮、荷花、双燕等近百个。其中“梅花牌”商标一直沿用到解放后,是我国丝绸出口公司对外使用的著名商标。
辑里湖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