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的"上善之道"
2012年7月,百事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副总裁邰祥梅女士在接受《中国慈善家》杂志采访时表示。"百事公司要做的就是,不仅关注企业自身所处产业的上下游,而且要全面关注人类、环境和人才三者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提供安全的产品,如何善待自己的员工,乃至如何以负责任的态度善待环境,都将成为百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赢得市场信赖的具体路径。
2011年,是百事公司正式进入中国的第30个年头,这一年,百事已拥有30家食品与饮料厂,以及3万多名员工。从1981年百事在深圳的第一家灌瓶厂正式成立,到深入中国市场,参与改变产业上下游的"生态环境",百事的"中国足迹"始终与其社会责任行动形影相伴。而在百事日益庞大的业绩数字背后,实际上正是其在本土化思变过程中所信奉的"上善若水"式渐进。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商业合作伙伴之一,百事公司在中国的食品和饮料业务的总投资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百事食品业务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目前已拥有5家食品生产厂和8个农场。与此同时,百事在中国农业开发领域的投资也已经超过了2亿元人民币,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业企业之一。百事公司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链覆盖"从种子到货架产品"的企业之一。公司每年加工超过400万吨土豆、超过60万吨燕麦和300万吨橙子等各类水果,并在全球逾30个国家与当地农民合作从事农业经营。百事在作物栽培上的专业经验,让公司和当地农民实现了双赢。在过去12年中,有1万多农民从百事在中国的农业项目中获益。
"模范的土豆"
5年前,当邰祥梅刚刚进入百事大中华区担任集团事务副总裁那天起,她负责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之一是从一个内部皆知的"土豆农场"项目开始的。通过该项目,她逐步对百事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同。
时间退回到十多年前,那是百事员工第一次来到内蒙古的达拉特旗,面对一片半荒漠化的土地,以及不断被沙漠吞噬的农田,他们却要完成一个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任务:在此建立百事的土豆生产基地 - 百事农场。
从那之后,这群"拓荒者"开始在沙漠上创造奇迹,并最终走出了一条"从种子到货架产品"的全产业路径:首先精选美国大西洋优良土豆品种,经过试管育苗技术引入种植,并借助先进设备与专业技术,实现了从播种、生产到灌溉收割的全部机械化。实际上,这些环节不仅没有增加百事的负担,反而提高了每公顷的土豆产量,帮助农场实现了节水与高效的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起初,百事农场的建立只是为了满足旗下乐事薯片对高质量土豆原料的需求。而随着公司对土豆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内蒙古的"土豆经验"也逐步被借鉴复制到了广西、广东、河北和湖北等地的7个百事农场,解决了近50%的百事土豆原料供应问题。
更重要的是,土豆农场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效应。
百事农场一边种植土豆,一边对周围环境进行防沙治沙等生态改善,比如修筑防护林,为当地居民与农田筑起绿色屏障,帮助农村修建道路,并铺设了电力设施;同时,百事农场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帮助农民实现就业,并依靠自身市场化的运作,支持农民创收盈利;此外,百事还在农场附近的学校建立了百事图书室,依照社区模式去维护及建设。通过这种"造血"而非"输血"的模式,百事的土豆农场渐渐走上了一条专业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实际上,作为百事农业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土豆农场也是百事可持续发展的CSR项目之一。正如百事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三赢"原则所追求的那样,土豆农场不仅使百事实现了生产原材料的自我供给,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改善了当地环境。邰祥梅表示:"从项目之初,"百事对CSR的思考就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如何将CSR与商业链接,让CSR像水一样融入企业及员工的血液。"
伴随着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百事由此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业企业之一,这不能不归功于百事对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卓识。多年前,百事就先于其它企业,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了一个系统而清晰的框架,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融入企业各个环节之中。
"母亲水窖"项目:提供安全饮用水
2000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启动了一项名为"母亲水窖"的全国性公益项目,通过公众的参与,来帮助中国中西部贫穷缺水地区的人们解决安全饮水问题。该项目通过建水窖、结合雨水收集和基本的水处理技术,为供水网络欠发达的地区提供简单而有效的饮水解决方案。如今,"母亲水窖"已然成为了中国最受认可的公益项目之一,为中国170万人口提供了安全和清洁饮用水。
百事公司从最初开始一直是该项目的主要支持方,2001年,百事公司是该项目的第一个"世界500强"合作伙伴。在过去的10年间,百事公司也为该项目规模和影响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百事如今仍是该项目最大的跨国企业捐赠方。
截至2010年底,百事基金会、百事大中华区及员工已共同捐资1,870 万元,共建水窖1,500 多口和小型安全饮水工程30 多处,并培训农村妇女万余人,进一步维护当地的水窖工程;项目已经惠及了包括四川、甘肃、贵州、广西、河北、内蒙古及陕西省在内的7 个省、自治区的24 个县、28 个村,受益人群达到58,000 多人。
邰祥梅和她的团队,为"母亲水窖"项目倾注了全部的支持和激情,从公司内的组织协调,到公司外的动员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到号召行业和媒体及其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母亲水窖",她和团队一直兢兢业业、不懈努力,受到了多方赞誉。2010年6月,在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企业报社联合举办的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上,邰祥梅女士获得 "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杰出贡献奖"。
领先者的力量
谈及百事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深谋远虑",5年前还是CSR新人的邰祥梅颇为认同和钦佩。如今,作为百事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副总裁,以及百事在大中华区CSR项目的领先人物,邰祥梅已对百事CSR有了真正全局而细致的认识。
对于邰祥梅来说,从政界到跨国公司的转型是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而其自身所具备的高超协调与执行力,使她能迅速进入新角色。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百事非常重视从总部到区域部门之间的高效沟通,也经常与国内政府部门或NGO组织磨合碰撞,这是百事CSR在本土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平衡与博弈。此时,邰祥梅所拥有的多年政府工作背景以及教师的从业经历和沟通能力,成为她在职场中不可被复制的优势,也帮助她为不同合作对象很快找到了CSR上的共同语言。
按照百事惯例,邰祥梅每年年初都要制定部门的CSR年度规划,部署CSR人员分头实施,并同时汇报至百事美国总部,作为总部每年对中国CSR项目的预算参考,以及年底对各CSR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标准。
因此,从对CSR项目可行性的反复沟通,到总部CSR战略在中国的真正落地,邰祥梅的CSR团队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作为百事大中华区CSR项目的领先人物,邰祥梅还要忙于在百事总部与中国区之间"上传下达",进行多方沟通协调。
如今,在经过职业经理人及CSR领导人的角色历炼之后,邰祥梅已经能够在百事的CSR事业中独挡一面。而作为尤其关注女性发展的企业,百事在人力资源部门还专门设立了女性发展比例指标,这使得身为女性的邰祥梅在职场舞台上获得了更大机遇和重视,成为百事大中华区领导层的重要一员。
几年来,拥有"优秀职场女性"与"母亲"双重身份的邰祥梅,一方面以职业经理人的耐心与敬业在公司里辛勤耕耘,同时也以一种慈母般的情怀全心热爱和投入CSR事业。从对百事CSR理念的初步认识到真正认同,从感性公益到理性CSR,从对可持续理念的追随到商业路径的突破,邰祥梅在蜕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自我的飞跃。而无论今后职场角色如何变化,"公益将始终是我事业生活中的半边天。"邰祥梅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