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宗庆后:告别“一个人”的娃哈哈
宗庆后很崇拜毛泽东。当年在农场劳动的时候,只能看《毛选》,《毛选》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怎么调动群众拥护你?怎么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为你拼命?其实毛泽东正是看透了人性的本质。”
一杯茶、一包烟,坐在对面的宗庆后,普通的淡蓝色衬衫,黑色西裤,黑色软底皮鞋,即使坐在沙发里,腰杆也挺得笔直。与两年前见面时相比,两鬓之间依稀多了些花白。
“最近一次女儿找你谈心大概是什么时候?”
宗庆后想了想,回答说,“去年下半年吧”,当时宗馥莉正在推进一项海外并购。不过,在最后关键节点,因为宗庆后“把关”,女儿主动放弃了这项并购。
今年宗庆后67岁,他曾经很肯定地说,自己在娃哈哈“起码做到70岁”。
这位快消界的“硬汉”,只有在谈到女儿时,语态和神情里才会微微展露出丝丝柔情。
他执掌着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饮料企业。从创立至今25年里,娃哈哈深深烙上了宗庆后的印记,他被视为这家企业的“灵魂”。作为一个“家长式领导”企业的创始人,“接班”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宗庆后不是没有畅想过退休后的生活,多读点书、自己炒点菜、游游泳,天气好时在西湖边的茶楼里喝喝茶。只是,他现在还需要工作。
“我现在身体比较好,也工作惯了,不工作可能反而要出毛病。我打算能工作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将来再逐步退到二线。”
也许退休之前,宗庆后还有几件重要的事必须做:把娃哈哈做得足够大,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挑选出能够让他放心交班的能人。
工作狂 难解的单选题
除夕前,依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宗庆后要去娃哈哈的各个生产基地,给留守驻地的员工拜年、敬酒和发红包。
2012年1月20日中午11点,娃哈哈海宁基地内,宗庆后的到来让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他举起一杯酒,敬给了所有员工。按照惯例,将由他上台向在场全体员工致辞。但这次,换成了站在他身边穿着黑衣红裙、身材高挑的年轻女子。
上台的瞬间,女子还有些许紧张,不过马上她就适应了这个角色,站在大舞台上,淡定地端起酒杯。
她就是宗馥莉,宗庆后之独女,被娃哈哈人称为“小宗总”。这是她首次代替父亲在全体员工面前亮相贺新年。
若是在两三年前,关于宗馥莉的话题,是娃哈哈对外比较讳言的。
一直在媒体上很“神秘”的宗馥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也有了些新变化,先是在央视财经频道的某档栏目上与父亲宗庆后一起录制节目,后来在一些关于娃哈哈国际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元化话题上,“宗馥莉”的名字陆续被一些媒体提及。
宗庆后是中年得女,对宗馥莉十分钟爱。从高中开始,宗馥莉就被送到美国读书,2004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后,在北京某著名高校攻读工商管理。2005年3月起,宗馥莉进入娃哈哈管理层开始“熟悉业务”,如今在娃哈哈内部已身居要职。
娃哈哈内部对这位“掌门千金”的评价是,个性独立,工作努力,“工作狂”的劲头颇有宗式风格。在宗庆后眼里,女儿很勤奋,很负责,也有很多新思路。
宗馥莉让公司员工叫她Kelly或馥莉,她的名片上不印头衔,但下定论的事“那肯定还是我说了算”,举手投足间已被浸染宗庆后的强势风格。她现在欣赏的人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能成功地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尽管父女俩有着相似的强势,但在企业管理上却大有不同,就像两个人的早餐,明显的“中西差异”,宗庆后喜欢大饼油条,女儿更习惯牛奶面包。
父亲比较强势,同时又深谙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人情”哲学,在他看来,最好的老板是让员工怕他又爱他。女儿却很崇尚制度,认为制度就是刚性的,员工理应服从并遵守;父亲对市场极度敏感,他有句名言“娃哈哈没有战略,我不会去考虑八九年之后的事情,只考虑明天的事情”。女儿却认为一个企业不可以没有自己的计划。
除了与父亲在管理方式上有歧见外,宗馥莉更希望改变娃哈哈的文化,改变“娃哈哈等于宗庆后”的文化,她希望“娃哈哈”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一种很好的理念,应该有它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品牌独特性,而不仅仅是以企业家本身来做宣传。
一贯强势的宗庆后,似乎对女儿的“挑衅”有着特别的“纵容”。“她负责的领域我都不管,放手让她去做。”宗庆后告诉我们。
“纵容”的背后某种程度上是宗庆后的期望,他和娃哈哈需要的不是驯养的职业经理人,而是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勇于承担责任与风险的新一代企业领先。
宗庆后告诉我们,娃哈哈现在一些新的产业都交给女儿打理了,比如童装,饮料生产上游的模具、机械、印刷、香精香料,以及娃哈哈的海外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