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崔一民教授荣获中国医院药学奖“创新奖”
2012年12月,在2012年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上获悉,北大医院药剂科主任崔一民教授荣获中国医院药学奖的“创新奖”,全国共有4家单位的代表分享了这一在医改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奖项。
2012年5月,北大医院药剂科在崔一民主任的领导下,以新门诊楼启用为依托,率先在全国完成物流管理、调剂供应和临床药学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服务体系建设,从而使医院药学从药品供应模式转变为患者服务模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积极响应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呼声。
北大医院药学服务体系中的药品库存管理极具特色:新药库位于新门诊药房地下2层,可专人、专梯、专时保障临床药物的供应。自动化服务体系可根据药房药品每天用药量合理制定上下限,既减少了药库、药房的库存量,也使得门诊药房彻底摆脱了二级库的限制,省出空间更好地发展药学服务。此外,药库还实行了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和冷链化管理等,实现了药品的批号管理、温湿度控制等全方位质量控制,完成了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由药房主导变为药库主导的转变。
在患者服务方面,新门诊药房引入自动整合发药机(每小时调配500张处方,平均6秒一张处方)和语音叫号系统,使得工作流程和患者取药流程发生根本改变:患者交费后,先到分号窗口取号,然后等待语音叫号和屏幕显示(门诊大厅有200张等候座椅)即可取药,工作流程也调整为调剂药师拿到机器配药后,核对并进行剩余药品的手工调配,并送到相应窗口,由核对药师呼叫患者取药并进行用药交待。这一系列改革提高了处方调配速度,降低了药品出门差错率和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患者取药等待时间下降(5月为平均25分钟,9月为平均9分钟),患者满意度提升(5月为40%,9月为95%)。
新门诊药房开设了25m2的专用药物咨询室,药剂科在工作日都全天安排了资质经过认证的临床药师(其中1名获得美国Pharm D学位)开展专业咨询。该咨询室同时配备了多款药学信息软件及患者追踪系统、胰岛素和气雾剂等示教模具及大屏幕的示教系统,临床药师可利用这些工具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药学服务,而且该体系也为开展门诊慢病管理搭建了信息化平台,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科室乃至医院的形象。临床药师在服务患者的同时,也带动了门诊药房同事们的积极性。在临床药师的带动下,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崔一民教授在科室信息化建设、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创新,建立了药品批号跟踪等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员—调剂药师—咨询药师—临床药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药品物流管理、调剂供应和药学服务统一服务体系,使北大医院药学服务水平不断再上新台阶。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今天,该体系的实践创新性地发展了医院药学,是北大医院向着“做医疗卫生服务水准原点”不断努力的又一写照,也是“国家队”医院自觉为医疗改革贡献力量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