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及Uber中国的融资好像一团疑云,从2015年6月开始被提起,“融资、质疑、宣布完成、再质疑”反复上演着这样的闹剧。
2016年1月11日下午,优步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再次对外宣布,Uber中国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包括,中信证券、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海航集团以及广汽集团等。
卡拉尼克表示,Uber中国的投资者名单中有着大量的中国投资者,海航集团则是Uber中国的大股东。不过,卡拉尼克依旧没有透露Uber中国此轮融资的金额,只是称在此轮之前其估值70亿美元,而Uber中国的CEO人选,也并没有像此前说的那样如期的定下来。
Uber拉了一个全球化的“大伙伴”
按照海航集团总裁谭向东的说法,海航不仅是Uber中国的大股东,同Uber 全球也有着一定的资本关系(海航集团曾购买了Uber全球的可转换债券)。而谭向东表示,海航选择Uber而不是滴滴的原因在于其全球化的服务。
根据海航和Uber方面的数据显示,海航17万人员工中7万多人在境外,1500亿美金的资产中大概40%,接近600亿美金在境外,而Uber覆盖6个大陆、67个国家以及360多个城市,双方的服务和用户可以进行一定的衔接。
在双方合作之后,Uber方面会获得更多的“导流”。海航会在其手机应用内直接接入呼叫Uber的服务;Uber可以为海航旗下的4亿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的出行和接送机服务;以及 Swissport机场服务公司还将为Uber开辟专属等候区,Swissport是全球最大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于2015年被海航收购。
据了解,Swissport的地面服务已经覆盖了全球49个国家,172个机场以及700万高端客户,仅国内就有十几个机场。而此前Uber在美国的业务并没有获准机场载客的权限,相反的是Uber的对头,滴滴的盟友Lyft 在去年12月率先获得了机场特许的准入牌照。
“一年烧掉40亿美金”,卡拉尼克爆了滴滴一个大料
前有Lyft的围追堵截,后有滴滴的穷追猛打。巧的是,在Uber宣布和海航合作的同时,滴滴也首次对外公布了其2015年全年订单数。
滴滴方面表示,在过去一年里,滴滴出行全平台(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企业版)订单总量达到14.3亿,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2015年所有出租车订单量(约8亿,数据来源:IBISWorld及Statistic Brain)的近两倍,更是超越了已成立6年的Uber刚刚在去年圣诞节实现的累计10亿订单数。而此前滴滴更是表示,滴滴用了不到对手四分之一的资金投入就超越了它。
对此数据,Uber创始人卡拉尼克则爆料到:“现在据我所知滴滴每周要花7000万到8000万美元来补贴司机,这相当于一年要花40亿美金来补贴司机”。卡拉尼克表示,Uber在每个里程上给司机的补贴是低于滴滴的,且Uber账面上的资金是非常充足的,会在中国进行长期的投资来确保有长期的业务。
尽管Uber中国以及Uber业务覆盖的大部分城市仍然在大量的进行补贴,但卡拉尼克表示,Uber全球中有100多个城市已经进行了盈利,这些盈利会持续的补给到中国市场当中来。根据去年9月份普华永道给出的报告显示,Uber中国每年至少要烧掉10亿美金补贴用户,滴滴出行副总裁陶然在回复卡拉尼克的言论时也表示,Uber中国去年的补贴高达20亿美元。
“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其实我有75天大概是在中国的,这也说明了中国市场对于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其实随着我们业务飞速增长,在未来的12个月里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是在中国的各个城市。”Uber创始人卡拉尼克说道。
滴滴商业变现初现方向,Uber呢?
尽管双方烧钱补贴的步骤是惊人的一致,但是在商业化变现尝试上滴滴已经先行了一步。除去此前试驾业务之外,近日滴滴又试图推出电商卖车的业务。而Uber方面,在引入了一系列中国的投资者之后,也初现了商业化的苗头。
在此次与海航的合作中,除了出行方面的合作,还包括金融和租赁层面。金融方面包括涉及专车互联网金融平台及相关保险险种的开发,以及支付、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业务方面。汽车租赁则是Uber全球更为擅长的事情,谭向东表示,在他看来,在中国搞汽车租赁会比国际上更有发展空间,而更进一步的合作细节还在讨论当中。
2015年12月,Uber中国在宣布广汽集团入股的同时,还表示双方将会在新车购买,以及二手车方面,与广汽集团展开合作。据了解,在此之前Uber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与多家合作伙伴达成汽车金融和销售方面的合作,为优步司机提供了特惠的购车金融方面的支持。
不过,这一方面是Uber变现的尝试之一,也同样是拉拢新司机的途径之一。Uber中国的战略负责人柳甄此前曾表示,Uber全球中伦敦第四年才开始盈利,而Uber中国的很多城市如今才刚满一岁,显然这烧钱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