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珠宝品牌董事长陈宝芳:老字号也要会“放风筝”
父亲将一碗水摆在桌子上,陈宝芳和二哥陈宝康必须不停地用嘴吹气泡。气泡不能断,一看到气泡没了,父亲的大巴掌就拍上了脑袋……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如今,越王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宝芳还常常会回想起当时随父学艺时的情景。当年练这吹气的功夫,原是因为金银焊接靠的就是吹筒;现在有了高温焊枪,这些技术渐渐地也就越来越少有人知道了。
不过,对这些手工技术,陈宝芳却很珍惜——偶尔他还会亲手做上一两件金银珠宝物件,放在身边把玩。“如今,手工基本上已经被机器取代了。但是,真正好的工艺还得靠一双手。现在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缺,因为这种技术是靠许多年的积累才能达到的。入了这行,就得坚持一辈子!”陈宝芳感叹。一辈子有多长?四代人,一百年的岁月,越王珠宝正在延续一段关于时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枚枚金的银的饰物,一颗颗美好光洁的珠宝钻石,由于时光的沉淀而变得动人,有了生命。
立下祖训故事要从108年前说起。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一个清晨,浙江绍兴宝珠桥边的仓桥直街上,“陈氏银楼”的招牌正被高高挂起。店主人陈增耀学习金银珠宝首饰制作已多年,此番拿出全部积蓄,开出这家小小的银楼,作为事业的基础。
选在宝珠桥边,或许是因了那个传说中的故事: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这座桥上曾不小心将一颗宝珠遗落到小河中,“宝珠桥”由此得名。传说的真假已难以考证,然而百年间,从“陈氏银楼”流传下来的件件饰物、颗颗珠宝却货真价实。更重要的是,一百年前祖辈定下的规矩,那些做人做事的本分,也仿佛恒久的珠玉般流传至今,“‘不短缺,不欺人,天诫人’,这是从祖辈传下来的店训,也是我们这个行业应当遵守的职业操守。”陈宝芳说。
店训是陈增耀定下的。身为银楼老板,他没有忘记自己手艺人的出身。每天,他亲自为客人们量手寸,挑选款式。他知道,来银楼的除了一些达官贵人外,还有许多是小户人家,甚至还有些普通的城镇市民、农民。这些人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打上一两件金的或银的器物,传给儿女,遇到危难之时便可兑现以解燃眉。许多器物,因此带上了某种家族的烙印,充盈着情感色彩。
由于工艺精湛、恪守信誉,短短几年,“陈氏银楼”在绍兴远近闻名。到了1918年前后,“陈氏银楼”渐渐发展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订单遍及江浙沪一带。“我曾听奶奶讲过,‘陈氏银楼’在曾祖父时期,最旺的时候生意做到了南京等地。”陈宝芳说。
1935年,陈增耀觉得自己唯一的儿子陈来法在工艺和业务上均已成熟,萌生了让儿子接班的念头。这天,陈增耀把儿子叫到自己身边,叮嘱儿子做生意要“不短缺,不欺人,天诫人”,正式把“陈氏银楼”传给了来法。来法把父亲的叮嘱装裱起来,挂在店中最醒目的位置,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忘祖训,更加注重金银饰品的质量和加工工艺的精细。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日军发动宁绍战役,同年4月绍兴城沦陷。这期间,绍兴的“银楼”、“金店”纷纷倒闭。陈来法在父亲的祖训下艰难度日,想方设法苦心经营守住了“陈氏银楼”的家业。到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5年),绍兴的“?楼”、“金店”尚存十多家,数“陈氏银楼”规模最大。
1947年,陈来法的儿子陈炎富9岁了,来法把“四件套”交到了儿子手中,这“四件套”是打金工艺所必须的:榔头、锉刀、剪刀、吹筒。陈炎富便是“陈氏银楼”的第三代传人、解放后浙江省珠宝行业唯一的工艺美术大师。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陈氏银楼”并入绍兴城区新光五金社,渐渐淡出市场。然而,陈炎富却将陈氏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不短缺,不欺人,天诫人”的祖训一直被陈家人铭记于心。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手工艺出口通道慢慢打开。1972年,陈炎富受命在原新光五金社的基础上,组建绍兴?属工艺厂。
1982年10月,国家开放黄金内销市场,金银首饰生产迅速发展,绍兴金属工艺厂也改名为绍兴金银饰品厂。一身技艺的陈炎富如鱼得水,尽情施展陈氏家族的手工工艺。1991年,陈炎富被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一年,陈炎富设计和制造的纯手工“金银塔”,作为国礼远赠泰国国王,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越王”复兴其时,陈炎富的小儿子陈宝芳创办“越王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