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达派(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介绍
18岁孤独留学加拿大
与陈勇接触,是从他18岁时谈起的。
记得父亲在国企惠安皮件厂上班,从小他就常到父亲单位的仓库玩,耳濡目染的都是些箱包、皮革,从小就开始对箱包产生一种情结。
18岁那年,富有远见的父亲就把尚未高中毕业的他送到加拿大进修。父亲的初衷是让他出国学点外语,好回来帮自己打理生意。果然,出国的经历使他不但学好外语,还喜欢上市场营销,为他后来回国后主持企业出口转战内销战略起到关键作用。
少年时期出国的经历,陈勇总结说:“在国外读书是比较辛苦的。”
跟多数海外留学人一样,到国外第一感觉就是举目无亲,加上英语基础不好,经常是房东讲了一大堆话,自己却一句都没有听懂。
不过,他还是很快适应了国外的生活,跟房东也很快熟悉起来。
“房东是个78岁的老太太,一头银发,非常独立,生活俭朴,却把房租都捐给非洲。房东老太太常说,人不能不工作,有能力站起来就要工作到最后。的确是这样,她那么大年纪还在一家基金会工作,非常的忘我。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眼神里充满着关切和鼓励。我经常一边请她喝铁观音一边向她学口语,听她给我讲加拿大的历史,讲从前的生活和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像外婆一样。我现在还经常打电话给她,总是难忘她那慈祥而又坚毅的眼神。”陈勇对房东记忆很深。当时,他有时会拿出地图给房东看,在地图上指出泉州。
在国外的日子使他学会独立和坚强,那是他成长的重要阶段。
濡染
校园和谐导师敬业
走出去,使他发现并亲身体验了国外精彩的校园生活。
“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校园里的各种俱乐部多如牛毛,你喜欢什么可以随便参加,国内这方面较少。比如我看到同学们滑雪滑得很开心就跑过去参加,没有谁会排斥你,嫌你不会滑占了他们的道,而是很快乐地过来教你一起滑。像打棒球、跳伦巴什么的,都是第一次接触。总之比较感慨的是,在国内的校园里,能够接触得到的课余生活确实是少。不用和欧美比,就拿亚洲来说,韩国、日本甚至泰国的学生在这方面也比我们胜出不少。起码,他们对这些不陌生,而我们则是娱盲。”
而叫他感触最深的是导师严谨和敬业的学术精神。
他认为,那是一个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执著的一种精神———务实,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职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有一次,导师刚做了肠胃大切除手术,只能吸食流化食物,而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他依然和从前一样,那么从容那么淡定那么认真,嘴角总是洋溢着微笑,让人从心底里觉得他真的很伟大。而且,导师很少讲什么大道理,却总是散发着令人着魔的魅力,学生都听得很认真。
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导师的言传身教使年轻的陈勇逐渐树立起完善的性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归国
高管起步压力下成长
2003年,陈勇回国。他经过一个季度的调整和适应,也处理了公司大量棘手问题后,不断进步,在父亲创办的达派箱包坐到副总的位置。
在有的老板看来,学成归来的子女一般都要放在基层学习很久,而他父亲并没有那样做。父亲认为,经过一个不长的过渡期把儿子直接提到副总和总经理的角色,有利于儿子在压力下尽快成长。因为有压力才会改变,而改变会加快一个人的成长。
他回国当年,企业还以外贸为主战场。次年,随着外销市场日益严峻,开始启动内销市场。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担负起企业二次创业的重任。
调整
辛苦跑遍全国做市调
为掌握箱包市场第一手资料,接手企业当年,他抱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狠闯,迅速着手对国内箱包市场进行为期5个月的市场调研,跑遍国内33个省市,北至齐齐哈尔,南至海南三亚,西至乌鲁木齐,东至江浙一带。
尽管家境不错,但是,挤火车走南闯北的感受至今使他记忆犹新。他说:“当时我们的企业规模还比较小,所以出门经常遭人白眼,在经销商那儿,有时候连椅子都没得坐。”
几个月的奔波和调查,使他准确获取了这样一个信息:国内箱包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但箱包业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品牌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谁率先出来走箱包业的品牌之路,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行业领头羊。
发展借鉴泉州鞋服发展经验
据此,他在确实以内销为主线的基础上,提出品牌运作之路,力图打出箱包的自主品牌。
在创牌路上,他走出的第一步却令行内人不解。因为他采取的是被许多人认为老套的明星代言模式。此前不久,他与国内某跳水明星签约代言,出资数百万元。
谈起这种模式,他说:“方法是比较老套,不新奇,但像箱包这样刚刚起步的行业,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品牌认知还比较肤浅,运用起来应该比较管用。”
这项是他借鉴了泉州其他行业如鞋业和服装的发展历程后做出的,成国内箱包行业尝试形象代言的“吃螃蟹者”,颇有行业领头羊的姿态,甚至还追求参与起草行业标准。
发展过程中,他感觉自己很庆幸能够生在泉州,可以借鉴其他行业一些成功品牌的成功经验。 `` B人物·印象儒商多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培养了陈勇待人有礼,为人坦诚的习惯,更多地去信任一个人而不是去怀疑一个人。管理除人性化,更注重制度管人。
西方的一些管理理念实际上已经深深印入这位年轻“海归”的脑海,尽管他并不一定意识到,但出生于中国、成长于西方的特殊经历,已经使他能够确切地明白了自己在企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像许多国内企业管理者那般事无巨细、亲历亲为。
按照有些管理专家讲的,如果总经理能够做到天天去钓鱼、打高尔夫,那么这样的企业是成功的,这样的老总也是明智的。在陈勇的身上,我们有理由说,已经闻到儒商的气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