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良-丛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个人简介
张培良,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2002年任山东丛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获“山东省青年星火带头人”等称号。
临危受命
每日如履薄冰
在丛林集团的办公室,悬挂着许多国家领导人视察丛林集团的巨幅图片,照片上的企业负责人是丛林集团创始人、张培良的父亲张修基老人,从1982年张修基老人贷款210万元建起黄县诸由水泥厂的16年间,丛林集团异军突起,这些珍贵的照片见证了当年创业的辉煌。而说起子承父业的往事,张培良却说,那是“形势逼迫之下的选择,可谓临危受命。”
到2000年,丛林已成为多产业集团化的大型企业,是山东著名企业和当地利税大户。这一年6月的一天,在父亲的主张和众人推举下,他担当起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此时的张培良一方面要照顾生病的父亲,一方面还要打理公司的事务,张培良说,盛情之下,难以推辞,对父亲的孝心、上千人的期待使他不得不担起这一重担。尽管张培良从大学毕业后就在广告公司做管理工作,然而管理小公司和大公司毕竟不同,上任之初,他如履薄冰,唯恐企业“干黄了,砸在自己手里,压力很大。”如何保持企业稳定和永续发展,成为当时最大的课题。
两年间,企业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了重大转变,两年后,张培良开始担任改制后的集团总裁,驾驭企业熟练了,工作更从容,张培良和他带领的丛林团队,逐渐以更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企业管理由
“人治”到“法治”
如今,企业创始人张修基老人已经75岁了,虽然中风留下的后遗症令老人行动不便,但他还是坚持每天两次到工厂遛弯儿,在每一个清晨和黄昏,工人们总会发现老人的车子在厂区转一圈,再转一圈,经年不辍。对于企业的任何事务老人已不再过问,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心存惦记,这一切,或许只是因为对企业炽热的感情,以及更多的宽慰。
张培良说,父辈创业时吃了很多苦,在艰苦的环境下,父亲提出了“永不服输,永不满足,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理念,这是企业永久的精神支柱,是父辈创下了这样一个敢为人先、自主创新的企业基石。但跟父辈相比,如今环境不同了,企业发展了,观念的变化势在必行。
张培良说,父亲当年花钱非常节省,都是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而他坚持认为“能花钱就能赚钱”,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父亲认为公司购置电脑费用太大,但建成后电脑网络却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事实上,作为企业新生代的领导人,张培良已经大大突破了父辈的管理经验,在继往开来之路上迅速成长起来。
面对18家子公司和5200名员工,张培良不主张车间干部亲自下手去干,强调挖掘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他说,与其“一个人在干,十个人在看”,不如“一个人在看,十个人在干”。他提出了“一切工作程序化,一切程序文件化,一切文件记录化,最终达到标准化”的“四化”要求,企业逐步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这对于一个从乡镇崛起的民营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一时期,他主持研发的世界首台万吨挤压机项目运作成功,这个耗资3亿元的项目,耗费了公司三年的时间,最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殊荣。而眼下,他倡导的地铁铝材“焊接模块技术”正成为国内外的尖端产品。
张培良语录
一切工作程序化,一切程序文件化,一切文件记录化,最终达到标准化。
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赚钱高度分散,花钱高度集中。
行为规范,方式优化,过程透明,程序监督,结果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