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结:广东锦丰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被授予中国乡镇优秀青年企业家、广东省优秀企业家、揭阳市有突出贡献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陈壁华简介:
陈壁华 1953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广东锦丰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助理工程师,市、县第一、二届政协委员,市、县第二届人大代表,县工商联副会长。目前公司共有员1400多名,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日产速食面两万多件,产品畅销全国15个省、市,并远销香港、柬埔寨、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以食品工业为核心,配套建立面粉厂、彩印厂、调味厂、唐山分公司等独资实业机构。近年来,公司连获多项奖励,1993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国家"星火计划"金奖,1996年获省贸易部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奖,被农业部授予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单位称号,1997年被评为市优秀民营企业,1998年被市授予乡镇企业"亿元冲线"活动先进企业称号。他多次捐资建校、办水改、修道路、扶孤助困等各类社会福利事业200多万元。他被授予中国乡镇优秀青年企业家、广东省优秀企业家、揭阳市有突出贡献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广东锦丰实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明珠”之一。这家只有10年成长历史的食品企业,在农民企业家陈壁华的带领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只以短短的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一个企业由创办到成长,由成长到成熟,并进入健康发展的进程,成为广东省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拥有了中国食品工业的一片蓝天。
创业篇
“我的家乡是很穷的。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我的家乡只有一条就是手扶拖拉机也无法驾驶的乡间小道。我家祖传下来的祖屋,也很破旧。家里只有用稻草来煮饭的那种小灶,什么都很穷的,真的很穷。”这位从中国农民中走出来的有抱负的人,从一无所有创造出了相当可观业绩的人——锦丰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壁华,当他再回首往昔艰难岁月时,有几多感慨几多汗水几多奋斗没有谁能说得清。
创业,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字眼。带着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陈壁华在创业路上艰难地摸索着。1972年,刚刚中学毕业的陈壁华,作为家中的长子,雅嫩的肩膀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先是在当时的霖磐德北村村办企业,学做经销员,而后担任村党总支委员。1986年,他被推选派任到一个小厂当厂长,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小企业,却为陈壁华后来在经济舞台上的大显身手奠下了一块坚实的基石,为他提供了一块学做管理者的小平台。
有名言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熟读这句名言,又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将军是由士兵成长起来的。1992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又是一个重要历程,“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南方之行,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新一轮热潮。乘着时代的春风,就在这一年,有着敏锐前瞻、非凡胆识的陈壁华带着他的弟弟陈运华、陈壮华,办起了锦丰食品厂,由二条小型方便面生产线起家,开始了锦丰的创业之路。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或许在陈壁华已届不惑之年,创立公司并不算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陈壁华正是在成熟的年龄阶段立业起家,撑起一片事业的蓝天。他将走出中学校门之后20年积累练就的“十八般武艺”,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尽显出英雄本色。从1992年锦丰食品厂的创办到1997年是锦丰公司的创业阶段,即锦丰人称之为锦丰的“一五”计划。至“一五”计划完成时,锦丰公司已拥有厂房20000多平方米,设备近百台套,检测设备20多台套,员工队伍增至300多人,技术人员80人,顺利地走完了企业由初始积累,夯实基础,至初具规模,翼已成的成长路程。
发展篇
“对于市场竞争来说,它是很残酷的,它好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它又如生物界,最基本、最残酷的现象即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市场经济大潮里搏浪击水、成为弄潮儿的陈壁华对此自有一番深刻的体味。而锦丰公司正是在市场经济大潮里得到洗礼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时间定格在2000年12月28日,这一天是锦丰人的大喜日子。经过3年的建设,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的锦丰食品工业城竣工落成。这片片在田野里拔起的厂区,这座扎根在揭东霖磐村庄里的工业楼,不仅是锦丰人图强致胜的追求,而且是寄托着无数种田人脱贫致富的期盼,因此,乡里人用乡里人喜庆的方式,搭起了戏台唱大戏;天真活泼的学生军乐队也鼓号齐鸣前来助兴。锦丰公司在这一天举行了工业城落成庆典仪式暨一年一度的总结表彰大会。新建成的锦丰食品工业城,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有大型现代化标准厂房、专家楼、实验室以及原料仓等生产配套设施。
继食品工业城建成之后,锦丰公司又在“中国十大优秀开发区”——揭东经济开发试验区征地4万多平方米,投资2000多万元,注册设立了恒丰实业有限公司,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纸箱印刷自动生产线等。1998年,锦丰公司在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之后,大胆挥师北上在河北省唐山市创办锦丰集团北方公司,先投入9条大型方便面生产线,而后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厂。在3年时间里,再增加15条方便面生产线,为锦丰开辟了另一半“江山”。
锦丰公司在依靠自身力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尤其注重企业的科技投入和质量管理。公司与高等学校合作,创立锦丰食品研究基地,依靠科技力量,努力形成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产品开发流程。公司还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的口味差异,通过区域定位适当地调整生产产品,如四川人喜欢吃辣面,潮汕人则喜清淡适口等,从而获得了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青睐。公司的技术攻关小组独创的“方便面低油耗生产法”的新技术,不仅攻克了方便面传统生产中油哈味的难关,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保质期,这项技术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被评为“中国食品科技进步优秀项目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壁华所写论文“低油耗生产法在快食面中的应用”获得2001年市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从2001年开始,公司全面实施规范ISO9001质量体系,并于同年11月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审核组的现场评审,获得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作为锦丰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即1997年春夏相交的一个夜晚。因为在此晚上,陈壁华在经过几个月的沉思熟虑之后,在6个小时里一气呵成,拟订出了锦丰的“二五规划”。在这个规划里,锦丰公司精辟地分析了自身优势及潜力,国内同行的发展及行业动态,科学地制订了企业的经营方针、策略及措施,明确地提出了企业的基本目标和要实现的主要经济指标。从“二五计划”的制订到2001年,才过去短短的4年时间,锦丰公司基本提前实现了自身的规划目标。随着锦丰公司由集团建制转化为产权更为明晰的实业公司建制的同时,锦丰公司已拥有属下锦丰食品工业公司、面粉厂、彩印厂等共6家合资公司。锦丰公司已从创业之初的一小木船,锻造成一艘万吨级巨轮航行在市场经济的汪洋里。
公元2002年11月8日,一个举世瞻目的日子。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它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注入了无穷的生机。
时隔不到几个月,广东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春天。就在这一天,陈壁华光荣地当选为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受到省委领导的表彰。
陈壁华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党和政府给予我们民营企业家的荣誉,他对此是“大受鼓舞,大有信心,大力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立足揭阳,特别是揭东实际,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是与河北省宏文集团合作,由省旅游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进行详细规划,首期计划投资1.2亿元在龙尾镇建设一个占地面积5000多亩的高科技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综合基地。二是今年计划上马2个项目,即纯天然绿色竹叶饮料、纯天然竹笋乳露饮料和纯天然绿色蔬菜汁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集天然、营养保健、美容美味为一体的功能性高尚饮品。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几百万元,专门聘请了高级科研人员作技术攻关,其中蔬菜天然绿色的还原及保护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鲜竹笋饮料、鲜竹叶饮料已申报专利,有关事宜正在办理,此专利全部填补国内空白。届时,这些新推出的饮料必将开创出锦丰公司又一广阔的天地。
经营篇
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陈壁华“自有一套”。他从来就不主张照搬别人的“套路”,更不喜欢“花拳秀腿”,他学的是“散打”,招招有用,点点到位。无需讳言,锦丰公司的创立起源于家族式的经营和管理。如何使一个家族式的企业,过渡成为一个规范化、现代化的企业这是许多民营企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也是不少民营企业滑坡、倒退,乃至于破产的根本性原因。作为锦丰公司却顺利地实现了这种过渡,并自觉地跳出了家族式、家长制的狭隘地域,导入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形成了产业多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制度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让我们走近陈壁华,看看他的业余生活,他可悠闲自得的钓钓鱼,放松身心地打打拳,以及诗书礼乐都玩玩,或许从中我们可看出他这董事长当得多么潇洒自在。究其原因,是他所实行的垂直管理模式,以及处理好了集权决策和分权管理的关系,使得作为决策层的他有时间、有精力去研究和分析公司的方向性大事,让管理层施展其日常管理和专业管理的才能,从而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能够正确贯彻执行公司战略意图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熟悉锦丰公司的人知道,方便面是锦丰公司的立家之本,是锦丰公司纵横市场的拳头产品。以陈壁华为核心的锦丰公司决策层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任何产品都必须在降低成本,减少中间环节上下功夫。通过规模化经营,取得规模效益。于是锦丰公司根据方便面的行业特点,依照市场规律,把整个企业当做一条巨龙,在确立龙头产品的前提下,配套构造龙的各个部位使之成为配套,又在整体效益为目标的前提下实行小核算体系,在市场营销中,通过产品的品牌效应。质量信誉等,而构筑产销两赢通道,形成网络化的全国性市场,并最终获得企业的规范效益。
锦丰公司在生产和营销的实践中,创立了企业独特的运行机制,即“销售围绕市场转,生产围绕销售转,部门围绕生产转,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个“三转一精益”的运作机制,使公司有效地避免了企业可能发生的产销脱钩,生产与管理倒挂的不良现象,使企业在整体利益的主导下,让部门和员工各司其责,各尽所能地去追求个人与企业的最大利益。
人文篇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陈壁华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说,一个企业,赶上好的机遇,可以风光三五年;如果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可以走十年八年;能够走上十年以上的,那就需要企业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如果再想把路走得更长一些,就必须有深厚的企业文化。于是,锦丰公司在由家族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立健全,着力培养员工的主人翁心态。厂区、车间,这些体现企业精神的标语口号“树锦丰名牌,创一流企业”是锦丰公司发动全体员工献策献计、集思广益提炼出来的。《锦丰潮》这份企业内部刊物则给每位员工参与和提升素质开辟了一块园地。“若失职,则失业”等企业理念深入职工之心,锦丰给每位员工提供了就业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公司采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企业培训与员工自学相结合,以此提高员工素质和综合素质。陈壁华在经商办企业的30年间,从不间断给自己“充电”,曾先后在职就读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取得了中山大学MBA经济硕士学位等等,其弟陈壮华、陈运华也好学不懈并学有所成。由董事长、总经理带头形成的好学之风在公司蔚为盛行,它得到的结果便是水涨船高,每个人素质的提升,使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锦丰公司还专门设置员工俱乐中心、健身房,建设篮球场等运动场所。逢年过节,锦公司或举办文艺晚会,或举办球赛等文体活动,营造了企业团结活泼、健康宽松的氛围。……
锦丰公司凭着实力赢得了众多荣誉:公司连年被列为市“重点企业集团”,“亿元冲线企业”,国家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单位”,“连续十年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省民营科技企业等等。随着企业知名度的扩大,不少企业界人士和外地客户慕名来访,潮汕三市的政协委员也来公司视察……
热爱家乡,报效社会是成功人士和成功企业如枝繁叶茂的大树植入沃土里最深的根。公司捐资200万元在陈壁华的家乡锦丰公司所在地——霖磐德北村,建造了一座“锦丰小学”。同时捐资180万元建造霖磐中学锦丰教学大楼。长江两岸发生特大洪灾后,锦丰公司捐资30万元的物资给灾情最重的江西九江……几年来,锦丰公司共捐献给家乡及社会的公益福利事业金额达680多万元。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和企业家的成功连在一起,锦丰公司的出名,陈壁华也戴上了一顶顶挂冠,并当选为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在其本人荣誉称号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
从陈壁华本人和锦丰公司所获得的琳琅满目的奖牌、奖状、奖旗中,我们不仅透过这种荣誉看到了一个诚实、信用、文明、守法的企业,更看到了陈壁华一串串坚实沉稳的创业足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锦丰人在陈壁华带领下,将迈着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以实践去诠释“锦丰”二字:锦上添花,丰硕成果!
陈壁华,这位从中国农民中走出来的有抱负者,从一无所有到创造出相当可观的业绩,其自我积累过程的艰辛姑且不说,单其从商30年从不间断给自己“充电”而言,就难能可贵。由其带头形成好学之风在公司蔚为盛行,它得到的结果便是公司每个人素质的提升,从而推动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最值得称道的是,他超越自我,推动家族企业转型,成长为一个规模化、现代化的企业。而富了不忘回报社会,则更显陈壁华作为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可贵品质。几年来,陈壁华共捐献给家乡及社会的公益福利事业金额达680多万元。同时,陈壁华也没有在大量荣誉面前裹足不前,这正如他对公司名字的诠释:锦上添花,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