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宁罐头品牌董事长唐和林访谈
成就村村放牛郎
“2010年光养牛这项,我就赚了近5万元,养牛让我走上了一条轻松的致富道路”!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金龟寺村肉牛养殖大户张宇兴奋地告诉记者。
他说,前几年,他们全家几口人守着几亩包产地种庄稼,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2005年,四川省美宁实业集团到金龟寺村发展养牛,并与政府合作组成了遂宁市农友牧业合作社。去年,张宇在其他村民的带动下加入了合作社,美宁公司统一给他们提供优质小牛,教给他们科学养殖的办法,并在美宁担保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和饲料问题的情况下,张宇等村民放心当起了“放牛郎”。张宇说,在获得了去年的大丰收后,今年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
在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金龟寺村依靠养牛致富的村民数不胜数,以前,他们只能依靠耕耘自己的土地换取微薄的收入,自从他们陆续加入合作社后,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地处川北的遂宁市农产品资源富足,但受交通制约,那里的人均收入不高。美宁董事长唐和林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后,提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功地为公司创收,帮农民致富。目前,美宁已建立了15个优质肉牛基地村,12个优质肉牛专业村,发展了200余户优质肉牛专业饲养大户。
用牛带动农民致富
原材料作为产业链中最前端的链条,对整个生产、销售起着排头兵的作用。近年来,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走上了联合采购的道路。唐和林当然也看到了原料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在他的带领下,除了肉牛基地外,美宁又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很多原料基地,如蘑菇、黄桃基地等,如今又新开辟了芦笋基地。
在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文武村,记者看到该村大片土地上的传统农作物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长势喜人的芦笋。村民张大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不仅能拿到出租土地的钱,还可以领管理费,等到明年春天收芦笋时,还要挣采摘工钱,算起来至少比原来单纯种地的纯收入要增长5倍。
在蘑菇基地,美宁给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蘑玉湾村支持了8万元菌种,包产品回收、包技术指导。据了解,通过蘑菇种植,每户每亩净利润达2000~5000元。
如果说利益模式的创新让遂宁地区的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那么由美宁董事长唐和林推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则让遂宁农民的富有成为一种惯性。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唐和林找到了一条循环农业道路:用农作物秸秆来种植蘑菇,蘑菇采集后将蘑菇渣用来喂牛,再把牛的粪便用来种植黄桃、芦笋。这样不仅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而且发展起了“健康种养殖业”。
逼出来的美宁商标
2006年6月1日,“美宁”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美宁人无不欢呼雀跃。然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一路走过来的辛酸和泪水,美宁也如此。
美宁的前身是四川省遂宁罐头食品厂,始建于1976年,是一家从事罐头生产销售的专业厂家。在计划经济时代,原企业完全依赖国家统一分配的产品计划配额,使用的商标也是中国粮油指定的“梅林”、“长城”等商标,实质上是做贴牌生产,企业的所有努力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进入市场经济后,商标的归属权争议不断,使用成本“滚雪式”上涨,由原来的30元/吨涨到300/吨,使用的条件限制也越来越苛刻。遂宁罐头食品厂一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生产销售左右掣肘,举步维艰。
这样的情况,让唐和林痛定思痛。在遂宁市工商局和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美宁先后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以“美宁”为代表的7个商标,从此,企业的产品有了自己的标识。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俗话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商标申请下来后,唐和林和所有员工对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经营与保护都特别用心,成立了商标领导小组、专利领导小组等机构,落实了专门的经费和人员。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百年美宁”的经营理念,为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2000年,美宁围绕解决“罐头好吃难开”的难题,成立了以唐和林为组长的知识产权领导小组,陆续攻克了道道技术难关,发明了易拉包装罐头,成为罐头行业革命性的技术更新。短短几年里,美宁人申报各种专利17项,全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同时,在增注相关的商标图案和类别的同时,美宁还打击了“仿美宁”、“傍美宁”等一系列商标专利违法行为,努力保护公司的利益和合法权益。
通过各个环节的完美运作,美宁人形成了美宁食品,用心创造的企业经营理念,也树立起了“美宁”商标美好生活,和谐永宁的品牌形象,这些巨大的无形资产,成为了美宁集团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有力法宝。
如今,美宁已是全国首家出口肉类罐头一类企业、四川省唯一通过美国FDA复查的企业、军需罐头生产企业、西部最大肉类罐头加工企业和中国伊协指定罐头食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