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孝炳-麦地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人物小结:麦地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商研究会理事。
袁孝炳简介:
袁孝炳,麦地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商研究会理事。
短短的十年时间,一家总资产只有三万余元的家庭丝织小厂,发展成为拥有7个分公司、总资产2.5亿元、年销售超3亿元的大型领带服饰企业——浙江麦地郎领带服饰有限公司,并荣获许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中国名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么,是什么使麦地郎迅速崛起的呢?
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麦地郎正是顺应和运用了“人·从·众”的企业发展规律,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贯穿于管理之始终,从而使企业保持了不竭的发展活力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引自《企业智慧》
翻开麦地郎的发展史,现任公司董事长袁孝炳卧薪尝胆、振兴企业的历程跃然纸上。
1994年,袁孝炳创办企业之初,翻箱倒箧筹集3万多元资金,大部分用于购买4台有梭织机,厂房是租用一个村庄的集体房,而他自己的办公室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
而到1998年,昔日的家庭丝织小厂已经发展成“嵊州市麦地郎领带服饰有限公司”。麦地郎又投资3000万元,征地20亩,引进22台世界一流的电脑提花剑杆织机,企业驰入发展的快车道。
如果说企业的初创时期,麦地郎的发展主要靠袁孝炳个人的拼搏,那么,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从能人创业向集体创业过渡。
麦地郎党支部书记袁雄兴告诉记者:“2001年我临近退休之时,袁孝炳提出要我到麦地郎公司发挥余热。当时我想自己年纪已大,怕力不从心,就一直没有答应。可袁孝炳接二连三地到我家里四次,我终于答应了他。起初,我们说好了在公司做三年,现在已经是第五年了,我是被他的真诚留住了。”民营企业往往缺乏严谨完善的管理,而正是这位有着二十多年国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党支部书记,帮助麦地郎建立了一个党支部、一套完善的企业制度。
众多高级管理人才被袁孝炳以诚待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使麦地郎人才济济。正是这些人才,共同把企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去。”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而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群体就是大海。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引自《团队精神》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袁孝炳深谙这一点,他说:“高知识人才更需要自我实现,使他有职、有责、有权,才会尽职、尽责、尽心。”因此他将权力下放,让管理团队放开手脚做事,即使偶尔犯错,也“不以一眚而掩大德”。
麦地郎公司融资部经理王臻晶评价公司的用人制度说,公司用人不拘一格,你有多大的脚就给你多大的鞋,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公司将给你足够的施展空间,可以从职工到部门经理甚至到更高层领导。在麦地郎,有许多管理中层就是从普通员工拼搏上来的。
事实表明,这种开放大气的管理风格,使麦地郎充满了创造力和活力,同时也把人才牢牢地吸引在了麦地郎公司。设计部副经理小吕纺织工程专业毕业,1998年就进公司的她已成为技术骨干,她说,在麦地郎感到很被尊重,公司的用人环境也利于自身发展,因此她很安心地在这里工作,与麦地郎一起成长。国际贸易部的业务员小余来自湖北,这位国际贸易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说:“我2003年进公司,现在感觉自己完全融入了公司,很有归属感。最近,我又和公司订了三年合同,还打算长期在嵊州创业和发展。”
“以一当十并不难,难的是以十当一。”在麦地郎,团队协作的精神体现非常充分。比如,在公司设计部,如果一位设计人员破解了设计难题,就会在公司内部电脑网络上公开自己的方法,让大家共享资源。一个产品从接单、计划、设计到织造,有时由于调整需要往返数次,但五六个部门通力协作,很少出现脱节的现象。
一个团队不能有效地沟通,就不能很好地协作。而实际上,沟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例如,职工认为经理说得或者做得并不对,他可能不会向经理说出来;而中层心中想向领导提意见,但出于自己职位的考虑,不愿意把真实想法说出来,等等。为了做好沟通,麦地郎从2001年起向全体员工征集合理化建议,迄今已收到250多条,采纳实施率高达92.5%!这个数字,一方面说明了员工建议的高质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麦地郎高层的善纳雅言,而不少建议或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或是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的未来;关心员工的发展,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
——引自《中国企业批判》
在麦地郎的生产车间,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每个车间都备有一个小药箱,里面放了熨伤膏、创可贴等12种常用药品。领带三车间主任丁夏君介绍说,这是免费提供的,定期补充和更换。员工汪玫瑰前几天不慎剪伤了手指,不远处的小药箱帮了她的忙,贴上创可贴后,很快止住了血。如果到医务室,就会流不少的血。
于细微处见真情。麦地郎管理高层认为,如果维系劳资双方的只是冷冰冰的雇佣关系、硬邦邦的管理条例,而缺少柔性的人本精神,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失去内在的凝聚力。因此,麦地郎提出,劳资双方要建立一个合作共事的和谐环境,并将2006年作为创建“和谐企业年”。在此之前,麦地郎已兴建了崭新的职工食堂、别墅式的科技人才楼,投入了数百万元建成网球场、篮球场、图书室、文娱中心,尽了最大努力满足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麦地郎对职工的关怀,体现于诸多细节。去年,一位车间职工得了癌症,公司立即组织大家捐款,并对职工进行了补助,这样的捐款活动麦地郎已经组织了许多次。每年中秋、春节等节日,公司总要请不能回乡的外来人员吃上一顿团圆饭,让他们在浓浓的欢乐气氛中度过节日。去年圣诞节,公司精心组织了圣诞晚会,员工自编自演小品、相声、歌舞,公司模特队还走起了T型台,一时间,台上台下,领导员工,融成了一片。
翻开《麦地郎员工手册》,上书:“员工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创造一个民主、温暖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各尽所能,并在公司如在家的感觉,让每一个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及发掘最大潜能,并且得到最满意的回报!”这并非纸上谈兵,麦地郎更关心的是员工的发展。现在,“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已经成为公司广大员工的共识。麦地郎公司每年要投入数十万元,请清华等高等院校教授前来培训,内容涉及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礼仪教育等众多领域,去年公司接受培训的员工达到3500人次!其中,公司全体职工集中听讲座就有两次。培训是间接投资,虽然不是今天投1万元,明天就立刻能产出2万元的利润,但是麦地郎认为只要坚持下去,善于学习的企业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去年麦地郎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数十位员工自发组织演唱的歌曲《感恩的心》在嵊州剧院久久回响,唱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作为员工,不再只想着公司能为自己做什么,而想到自己能为公司做些什么。这种感恩之心也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领带生产车间,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成品率达到了99.5%以上,也就是说,每千条领带的次品率不到5条,这就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2005年,麦地郎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在领带销售产值、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名列全国领带行业第二位。业绩的取得,除了有一套国际先进设备作后盾,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保障,更是因为有一批训练有素、团结协作的员工作支撑。
就像《麦地郎之歌》的歌词所唱:“为您想得更多,让我做得更好,昂首搏击,志在四方……”在汹涌的市场大潮中,麦地郎正众志成城,搏风击浪,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