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钧-丽江程海保尔生物开发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介绍
人物简介:
胡鸿钧教授出生一个动荡的年代,小的时候教育不是很正规,但胡鸿钧教授性格活跃,兴趣广泛。他喜好散文、哲学 ,爱踢足球,还回做画。1957年,湖北省武汉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工作,读研究生深造,从事藻类形 态、分类学及其演化方面的基础研究,从此走进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藻类世界,开创“绿色产业”的先锋。
胡鸿钧教授的父亲是一位家庭医生,他希望子继父业。而生性活泼的胡鸿钧教授虽仰慕父亲救死扶伤的精神,却不愿 看到一张张求医者的痛苦面容。课堂上,生物老师讲的达尔文《物种起源》使他能全神贯注。于是他选择了生物学,明智的父 亲发现性格和事业的某种关系,也尊重儿子的选择。这样胡鸿钧教授就开始他千里寻藻的艰辛跋涉。
开创“绿色产业”的先锋
1985年,开放的中国,召开了第一次科技改革会议,提出了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 技术的方针。三年后,胡鸿钧教授第一批在我国评为副教授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进行藻类细胞学的研究,应访了当时 世界最大的螺旋藻公司。他想“中国藻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我们自己完全可以生产螺旋藻。”国家科委在胡鸿钧教授写 的报告中看到了螺旋藻在医药、食品中广泛应用的前景,当即让他承担了“七五”重大攻关项目。 “单是选藻种就繁杂,要 分析研究从各水域里采集的藻种,不同的品种系对强光、温度、盐度适应的特点。在肉眼看不到微生物中筛选,比沙里淘金还 困难。”胡鸿钧教授说。然而几个月,半年,有时甚至一年,胡鸿钧教授和他的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了螺旋藻。后来,还有自己 的独创,又有新的突破。
1986年,胡鸿钧教授等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来到云南永胜县程海湖。经现场大面积培养实践,藻种的培育、采收 、脱水、干燥一系列难题都被他们一一攻克了。胡鸿钧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终于在程海湖筛选培育了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良藻种。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1989年金秋,程海湖畔建成了国内第一家螺旋藻干粉的中试基地,他们的辛勤和智慧收获了用天然碱 水大量培育螺旋藻的科研新成果,并且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胡鸿钧教授课题组的实验,不是为了取得奖状荣誉后束之不管。在他的脑子里,那根进展的红线一直指向了产业化大 生产,将实验成果再推向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