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寿光市田苑果菜生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
贫寒学子圆梦人
李春香,山东燎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寿光市稻田镇人。自幼家境贫寒的她,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贫困学子的帮扶,现在已经有200多个孩子通过她的帮扶完成了学业。
李春香小时候家境贫寒,差点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年幼的妹妹为了她主动辍学,这些经历让她深知贫寒学子求学的不易。她21岁参加工作进入妇联。1994年,妇联实施“春蕾计划”救助女童,她到镇教委要了困难学生的名单,逐个家庭走访并拍了照片。在镇党委会上,她拿出照片说:“都是困难家庭的孩子,我们自己选吧。”就这样,稻田镇每一个党委成员都与一名贫困学子结成了帮扶对子。
2001年,她辞职下海,创办燎原无公害蔬菜基地,并担任企业计生协会会长。寿光市人口计生部门牵线搭桥让企业负责人当困难计生家庭儿童的“代理妈妈”,她带头参与,当了一个13岁女孩的“妈妈”,不但承担了女孩的学费,还关注女孩的成长。第一次到这个女孩家里,看到贫穷的家和勤奋好学的孩子,她就下定决心一定帮孩子完成学业,每次去看孩子时她都会带上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和一些日用品。
作为企业的总经理,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只要所帮扶的孩子们需要她时,她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首先帮孩子们把事情办好。一次,一个孩子直到要高考填志愿时才跟她说没有身份证报不上名,她一听就急了。为了证明孩子的身份,她到处找人解释开证明。要面子的她不喜欢求人,但为了让这个孩子有书读她放下面子去求人,因为填报志愿时间一旦错过,孩子就没法上学了。
她开着车来回奔波了两天,拿着5个证明到寿光市公安局要求特事特办,最终给孩子办好了身份证。当把身份证送到孩子手里时,她感慨地说:孩子,因为有这么多人肯帮你,你才能报名上大学啊!你一定要学会感恩,将来回报社会。”
挣好多好多的钱,用这些钱为需要帮助的孩子做好多好多的事是她的梦想。这些年来她的梦想也在一步步实现。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她帮助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企业事多忙不过来,她的助理、部门经理、公司副总经理也先后加入。她给他们讲这些困难孩子的故事,带他们走访那些贫困家庭,号召大家一起加入帮扶行列。
2010年,他们成立了“燎原爱心基金”,随着基金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参与帮扶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基金会已帮扶了280多名困难家庭的孩子,但李春香依然在不断努力,坚定地走在帮助困难家庭孩子圆上学梦的路上。
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样本
9年的时间里,李春香收获了太多的意外和惊喜。
坐落在山东寿光稻田镇的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绿荫掩映,一排平房蓝顶白墙,比想像中略显平凡。深入了解之后,记者才知道企业占地数千平方米、地上地下双层结构,农资中心、检测化验中心、储藏室、恒温库和车间一应俱全。
谁能把眼前这个产供销一体的山东蔬菜龙头企业与当年的乡镇小企业联系在一起呢?
从仅与数十户农民发生业务关系到带领着800多人合作上千个蔬菜大棚,从产品加工能力有限到一条龙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从营业额小得可怜到每年实现稳定收入1000多万元……追今抚昔,合作社社长李春香充满感激:“寿光蔬菜之乡的特殊优势是先天条件,市场的不断演变是企业变化的基础,而最根本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
小企业带动大产业
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0年。
那个时候的稻田镇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和集散地,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农资经营、技术服务、蔬菜深加工等一大批配套产业被带动起来。“嗅觉敏锐”的李春香意识到蔬菜供销发展的潜力巨大,在市里发出机关干部轮岗创办、领办民营企业的号召下,她立即投入到当时稻田镇唯一的一家果菜基地——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中去,希望借助“以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实现寿光蔬菜产、供、销一条龙的计划。
回顾成立之初的合作社,只能用一个“小”字来形容:生产规模小得可怜、业务量小得可怜、产品加工能力小得可怜、营业额更是小得可怜。
然而近10年的光景,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已经今非昔比。78个超市直销专柜;500亩无公害果菜基地;1500平方米的果菜恒温库;42.3万公斤的蔬菜年产销量以及突破1000多万元的年营业额……一连串的数据向人们昭示着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的不俗业绩。
合作社的成功,不仅仅保护了菜农的利益,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而且增强了寿光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对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本着“为农民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的理念,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印发了成箱的宣传材料,到各个村举办培训班60多期,培训人员近万人,并聘用专业技师常年免费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生物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据资料统计,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较以前“单打独斗”时期每年能增收6500元。
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合作社也有不俗贡献。仅超市专柜导购员目前就有200多人为合作社服务,导购员的月工资可以达到1300元,外加200元左右的保险。
靠着银行“燎原”
每一步发展,每一次扩建,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在金融机构的呵护陪伴下,逐步成长为强壮的青年。
仅仅20万元的启动资金,一半是东拼西凑的,一半是从银行“磨”来的,这个“紧巴巴”成立起来的小型化肥厂就是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的前身。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银企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的合作社仅仅有5名成员。他们都是合作社精心筛选的“有理想、有意愿、有技术、有信用”的“四有村民”。
由于农村的信用建设滞后、贷款缺乏抵押物,这些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菜农们即使把嘴磨破、把腿跑断,也只能贷个三五万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通过参加合作社,由合作社出面担保予以解决,不仅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利息,连中间很多的手续都节省了。
李春香介绍说:“农商行在贷款利息方面给予了我们超过30%的优惠,以每户平均贷款额度为10万元来计算,每户每年可以减少利息支出3200多元。另外,我们在给社员发放款项时,也只需要他们打个欠条,写上钱数和还款时间就可以了。”
130万元——这是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从农商行为社员们申请下来的第一笔贷款。正是这笔资金为社员们种植蔬菜大棚的丰收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每人带来了10万元左右的盈余。
2002年的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正处在一个要“走出稻田,走遍山东”的关键时期,急需一大笔钱把燎原果蔬这个品牌推进山东的各大超市专柜。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艰辛的探索。为超市供货,至少需要提前准备一个月的资金周转。一个柜台需要五六万元,10个超市算下来怎么也需要五六十万元。再加上合作社和菜农的合作关系刚刚建立起来,菜农们的态度也非常谨慎,往往需要钱款马上兑现。燎原合作社要面临的资金压力非常大。
李春香头一个想到的“救星”依然是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后更名为农商行)。
50万元贷款在双方努力下很快到位了。正是这笔资金打造出了山东第一个无公害蔬菜品牌。从当年的6月到9月,短短的4个月里,燎原蔬菜就在大大小小10个超市扎下了根。今天,燎原合作社已经在全省设立了78个直销专柜,并于2007年一次性和上海易初莲花签订了设立10个超市专柜的协议,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每年的春节,对燎原合作社来说都是道“关坎”。春节期间,蔬菜的需求量比较大,菜价也要较夏天贵,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几乎是平常的一倍多。
心急火燎的李春香直接闯进了银行行长的办公室:“我们需要150万元贷款,三个月,就三个月马上还清。”
可是这么大笔的贷款,经过从申请到考察到准备材料再到领导审批这么烦琐的程序,能够及时注入燎原合作社的账户吗?
“只需要一周时间。”寿光农商行业务发展部张春华言语间流露出一丝得意,“企业在发展,银行的服务也要跟上。起初,是农民带着资料找上门,经过申请考察之后我们才发放贷款。现在,无论有无贷款需求,我们都会对客户进行一年两次的信用评定。”
对于燎原合作社,农商行开辟了“绿色审批通道”,大大缩短了贷款发放过程中的审核时间,进一步满足了农民“增加授信额度”和“简化贷款手续”的迫切需要。
那么150万元的贷款真的三个月就能还清吗?
“当然!”李春香的回答也很干脆利落。
“其实合作社贷款的风险和压力都很大,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春节落实的资金,四月之前连本带利,肯定结清。正应了那句俗语——“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也正是燎原合作社的高信誉等级,保证了贷款过程的畅通无阻。
张春华对此也自信满满:“我们目前的不良贷款为零。其实农民是最讲信誉的。恶意逃债的非常少。除非收成不好,实在还不上。而面临这种情况,我们会酌情考虑,甚至继续放贷,让农民恢复生产,转个年再还。”
正是这种良好的信用环境构建了银行与合作社、农民之间双赢局面。农民因着银行贷款而实现扩大生产,收入逐年增加,还款的意识也增强了;同时,银行因着具有良好信用的农民,而使贷款得以及时回收,进一步提高支农的服务水平,带动整个蔬菜产业链的循环运行。
就这样,一笔笔“救命”的贷款汩汩注入燎原合作社的账户;燎原合作社也在银行的大力扶持和精心培育下发展迅猛,产品迅速在超市里燎原。目前为止,农商行已经为合作社累计发放贷款550多万元,一次次解了社员们的燃眉之急。
将贷款进行到底
从蔬菜种植到加工,从无公害蔬菜到有机蔬菜,从自发的散户经营到集中经营共同致富,燎原合作社的盘子越做越大。正如它的名字所寓意的,把寿光蔬菜的品牌发展成为了燎原之势。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化分工的细化,燎原合作社的产业化、标准化经营也需进一步升级。这在为金融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不断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2007年,在合作法实施以后,燎原专业合作社正式在工商局办理了注册手续的同时,农商行及时为其增加授信120万元。
“今年我们打算给燎原合作社500万元的自助贷款,就是不必通过审批,随用随贷的。”张春华表示,农商行会继续加大对燎原这种信誉良好的合作社的贷款力度,进一步满足其资金需求。
“我们会利用农商行的授信额度,建起新的大车间,这就需要200万元。还要全面拓展在北京市场的业务,2009年争取把产品推进10个超市,这就算完成任务了。出口方面,只要有订单就接下来。还有宿舍楼……”李春香笑意盈盈,眼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