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华UPS电源品牌总裁陈成辉访谈
陈成辉高科技创业路更具震撼力
既然历史令我弃文从工,为我安排了无线电专业,我将义无反顾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陈成辉
贸易起家而渐次介入制造业或房地产业,是闽商创业的一个特点。
而漳州人陈成辉却有些另类,他是以技术为创业之本,打下一个国内UPS(不间断电源)。1月13日,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众多媒体关注于这样一个事实:科华恒盛造出了近百名千万富翁。但其间更富于传奇的还是科华恒盛总裁陈成辉——一位以研发为快意、以科学精神为支撑的闽南汉子。
最高学历为大专的陈成辉,却是在事业成长中培养出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同时又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成辉的20年创业,是一位技术主义者的执着追求。
恰恰在2月间,在回答“中国经济究竟应该如何彻底步出金融危机”这个问题时,刚刚度过80岁生日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给出了一个答案:“中国经济应当继续深化改革,升级落后的加工制造等产业,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变现行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为有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模式。”
从应对后金融危机的角度,陈成辉的创业轨迹可以为当下众多欲在金融危机后时代有所突破的企业家所考量与借鉴。
创业的传奇
独立研制成为事业主向
颇为低调的陈成辉,似乎对工业有一种深刻的缘份,他曾说过:“既然历史令我弃文从工,为我安排了无线电专业,我将义无反顾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当本刊记者走进科华恒盛在漳州的厂区时,可以感受一个现代化大企业的气质。不过,当初那家叫“漳州科华电子有限公司”的企业创立时,仅仅是47万元人民币与28人,在区区300平方米的空间,开始技术密集为主导的创业之路。
技术为指向的创业之路,带来了一个小奇迹:建厂当月出产品,投产当年即盈利。当专家型的老板,显然不是陈成辉刻意的一种选择,而是他的一种兴趣使然。
1981年7月,毕业后的陈成辉,面临职业选择。家境优越的他,没有在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进入工厂,选择当时仍在寻找突破的电子工业作为职业方向。这一次机缘巧合,陈成辉为自己找到一个最适合的工作状态。正如他所说:“既然历史令我弃文从工,为我安排了无线电专业,我将义无反顾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福建的电子工业正由单一的国有机制,向国有与民营并举的机制发展,当时的企业科技研发几乎是一片空白,进厂以后,陈成辉决心以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回报社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技术的学习中,即使是最简单、原始的电机线包缠绕,他都认真、专注地研究,积极搜寻、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
很短的时间内,陈成辉的技术就在厂里冒尖了:与人合作成功地研制了“DLY-1A型大气离子测量仪”,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又独自研制了“ZS系列自动线圈测量仪”,荣获福建省青工“五小”智慧杯赛优秀成果三等奖。陈成辉,这位厂里“最年轻的师傅”,被极具慧眼的厂领导提拔为质检科长。
1988年,陈成辉再度做出一个惊人选择:主动丢掉“铁饭碗”,开创新事业。选择创业,是因为有一个值得做大的事业:
UPS不间断电源。当时,他正对这个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发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国内的供电情况并不是太好,而电子工业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又需要高质量的电源作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间断电源研制和生产,将带来很好的市场前景。
方向定好了,资金到哪里找?陈成辉在寻找一切机会推广这个项目,并采取了公开向海内外企业招商的方式,全方位展示这个项目的前景。努力的寻找,终于有了回应, 1988年8月,香港一家公司找上门来,要求中方提供技术,中港合资。双方一拍而合,漳州科华电子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一个新的事业开启了。
当时,任副总兼技术负责人的陈成辉,全身心投入不间断电源的研制,使科华电子在这个领域的领先优势不断提升。
独立研制,成为陈成辉创业的兴奋点。
运营的模式
品牌溢价关键在于品牌内涵
陈成辉的技术之路是事业的支撑点,而实现品牌的溢价,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陈成辉认为,只有将不间断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提升,才能真正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不间断电源国际品牌。
经过改制,科华恒盛于1999年3月成立,是“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的承担者,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UPS行业首家“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品牌内涵的全面打造,以及在技术上不断打破国外厂商对中国不间断电源高端产品的技术垄断,其品牌在国内全部大功率UPS销售排名中,国内外品牌中位居第三,本土品牌排名第一。2009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公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名单,科华公司“KELONG”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UPS生产企业。
与此同时品牌的内涵全面提升:科华恒盛现有员工千余人,在厦门、漳州、深圳3地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3个电源研究中心、2个现代化电源生产基地和1个业界最先进的UPS及EMC检测中心,形成了以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销售中心为格局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但成长之中并非一帆风顺。陈成辉描绘了科华恒盛品牌之路的发展轨迹:2006年之前尚处于投入期,2007年后进入高速增长期,2007年这一年是个转折点。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技术水平、研发能力、营销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其中,工业动力用UPS产品成功实现产业化,并在市场上得到良好的反响,信息设备用中大功率产品的市场推广进展顺利,销售状况良好,公司在高端产品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打破了国外知名品牌垄断的市场格局。
陈成辉说,任何品牌能否超价值立足于市场,关键还在品牌的内涵有多少,仅仅靠品牌包装是不够的。
资本之道
公司上市要回馈业务和技术骨干
在成为中国UPS电源行业又一家上市公司后,发行后总股本为7800万股的科华恒盛,再度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股评人士指出,作为本土最大的高端UPS制造商,科华恒盛的成长性较好。而UPS行业在未来5年至10年,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陈成辉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设备用中大功率不间断电源产业升级项目、工业动力用节能型不间断电源产业化项目、技术服务与营销网络建设。以上市为契机,科华恒盛决心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成为中国市场上规模最大的UPS电源产品供应商,和国际一流的设备电力保护及节能一体化方案提供商。
上市为科华恒盛带来更大的成长动力,更为其团结业务和技术骨干,提供一个好机会。坊间对此的评论是,科华恒盛上市后将集体造富,或成为第二只“紫金矿业”。
据了解,科华恒盛董事长陈建平、总裁陈成辉系叔侄关系,在本次发行前分别直接持有该公司9.56%和25.14%的股份,并分别持有控股股东科华伟业8.47%和42.13%的股份,这样他俩持股市值将超过6亿。
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目前有1名法人和13名自然人股东。法人即科华恒盛的控股股东科华伟业,13名自然人股东为科华恒盛的业务和技术骨干。此外,科华恒盛的几轮改制后中还有128名原职工因为入股成为原始股东,这些原始股东现在余下了78名。近百名股东,以目前新股发行普遍40~50倍的市盈率计算,科华恒盛上市后的市值规模可能达到15亿~20亿元,而近百股东的身家均可能在千万元以上。
与“紫金矿业”不同的是,近百股东均是在企业打拼的职工与骨干,陈成辉批发出的富豪圈,也是一个有共同事业且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富豪圈。
以科华恒盛这样的需要以人为本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后回馈业务和技术骨干是必须也是必要。
陈成辉说:“任何品牌能否超价值立足于市场,关键还在品牌的内涵有多少,仅仅靠品牌包装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