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结:
林杏绮,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成人直属班2010春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方向)专业,广州酒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市优秀女企业家”、“中国餐饮服务名师”。
个人感言:
企业的兴衰取决于文化和人才,个人的成功取决于知识和积累,感谢母校送教上门到企业,方便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博学的老师,宽松的环境,周到的服务,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在华南理工大学六十华诞之际,祝愿母校枝繁叶茂,桃李满天下!
林杏绮:组建舰队 扬帆出海
1979年,在农村落户了5年的下乡知青林杏绮返回广州,被分配到广州酒家当最基层的服务员。当时的她也许并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接掌这家有着“食在广州第一家”美誉的老字号企业,守护着企业在自己的手中发展壮大,创新辉煌。
广州酒家的前身叫西南酒家,1935年正式创立开业。1939年冬,西南酒家在火灾后更名为广州酒家,重建复业。1956年,广州酒家公私合营后成为国营企业。上世纪50—70年代末,广州酒家即使是在饮食业原料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也从未停滞过发展的脚步。改革开放后,历经考验的广州酒家在市场的大潮中不但站稳了脚跟,更是焕发出强大的活力,从发展连锁经营到股份制改造,一直走在了潮流的前头。2012年,广州酒家集团申请企业整体上市。这家广州唯一国有控股的知名老字号酒楼,有望成为华南地区首家上市的餐饮企业。
77年来,在高手如云的餐饮江湖中,广州酒家创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而在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都有林杏绮的身影。这个从服务员做起,脚踏实地的改革先锋,从底层服务员到店长、总经理助理、集团副总、总经理,最后成为广州酒家集团董事长,林杏绮以她果敢的扩张战略、多元的发展思路、精细的管理方式,一步步地将广州酒家打造成全业态的国际餐饮一流舰队,实现“饮食界万里长城”的目标。
我就认“责任”二字
“如果多几个林杏绮,广州酒家就发达了。”这是林杏绮在广州酒家做服务员时,时任总经理温祈福在一次会议上转述客人对她的表扬。当时领导也许没有想过,这句话对年轻的林杏绮产生的巨大影响。事实证明,这些称赞的话语并没有夸大,正是林杏绮的兢兢业业,才有她今天的成就,才会有广州酒家今天的辉煌。
林杏绮来到广州酒家之初,作为一个服务员,点菜、下单、传菜、打扫卫生是每日需要不断重复的工作内容,但这些劳累和繁杂丝毫不影响林杏绮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辛苦一点怕什么,最多就是亏两斤气力,却能让自己学到东西,也能得到领导同事和客人的认可,何乐而不为呢?”林杏绮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一次,一位客人到广州酒家吃饭,林杏绮作为服务人员进行接待。席间,她发现这位客人不仅食欲不振,而且吃饭的时候也是愁眉苦脸的,勤快、热情的林杏绮便走向前来询问客人食欲不振的原因。当得知客人患牙痛时,她便主动到药房拿来止痛药,还交待厨师煮面条与稀饭让客人食用。
细致贴心的服务和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为林杏绮赢得了客人的口碑,也为她的事业迎来了转机,当时的总经理温祈福逐渐留意到这个崭露头角的新人。1986年,林杏绮从一个服务员晋升为领班;后来,在副主任和店长的位置上业绩显著的她又在1989被提升为总经理助理;1991年,她成为广州酒家集团的副总。
虽然位置变了,但是林杏绮的工作风格一直没变。“我就是认准了‘责任’两个字,既然每一服务过程要做半小时左右的工作,客人表扬你、批评你都是半小时,何不做好一些被表扬。通过客人的肯定来提升自己,也是一种成长。”林杏绮认为。
“职位越高,责任越大。”这是林杏绮对这家老店的感情,也是她做事的原则。
从“偷师”到自创
“广州酒家是国企餐饮企业,由于机制陈旧、历史包袱过大,也曾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遭遇过发展的瓶颈。为了继续发展,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我们曾在资产只有30多万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400万元,这一举措首开国有餐饮企业举债改造的先河。”回顾老一辈广州酒家人的开创精神,林杏绮十分感慨。债款在身,要背负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当时“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林杏绮深知广州酒家的未来必须通过改革机制和管理来赢取。
林杏绮告诉记者:“邓小平南巡后,各个行业都在改革,当时我们也没有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就跑到珠海、香港去偷师。我看到那里的客人拿一个点心,服务员就在特制的餐卡上盖一个章,然后就不停的收盘子,效率很快。为了学到具体的流程,我们就一次次去那里吃,然后把服务过程记录下来,回来后自己设计餐卡,自己设计管理流程,通过这些一步步完善、成长起来。”
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广州酒家也尝试着连锁经营的道路。1986年,广州酒家第一家连锁店——恩宁路分店开业,这个难啃的骨头无可争辨的落到了林杏绮的肩上。“因为独立核算,自己承担风险,当时很多资历高的员工都不愿到这家小店,但我觉得这家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学到很多管理经验,于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虽然在业内还是首家,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凭借前期认真细致的分析和准备,林杏绮在短时间内就“把整个管理流程都摸索了出来”。最终,恩宁路店取得了成功,这给了广州酒家领导层极大的信心。
1989年,广州酒家斥资上千万,在当时还是一片烂地的滨江西路兴建了上规模的新开店,并把恩宁路店全套人马搬了过去,林杏绮成为二把手。不到两年,新店的月营业额便超过500万,辉煌的业绩证明了广州酒家连锁之路的正确。
滨江西路分店的盈利,奠定了广州酒家饮食集团的基础。循着这条自创的路,广州酒家集团开始扩张。
细节决定成败
“莲子要在最好的基地生产,采购的鸭蛋要去基地看鸭吃的什么饲料,鸭蛋的大小要有要求,不是要大不要小,而是要个头刚刚好那么大的,同时还要检测咸鸭蛋里的含油量,通过食品检测的仪器,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月饼是广州酒家集团的拳头产品。对于产品的质量,林杏绮总是不厌其烦再三强调。林杏绮对食品工业生产是如此要求,对餐饮服务也是如此要求。为确保每家店的卫生、食品、服务质量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林杏绮经常带着各部门的人往分店跑,以至于有下属偷偷说,“每次林总来我血压马上升高”。
之所以保持这种高度精细和规范的管理,因为林杏绮懂得居安思危。“打造一个老字号品牌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毁掉一个品牌只需要一瞬间。”餐饮企业创立品牌的艰辛,林杏绮对此深有体会。
“餐饮企业的品牌建设来之不易,是多年打造的结果。为了提供给老百姓放心的食品,我们对所有的原材料首先是不看价格的,而是要先索证,看有没有防疫部门、工商部门的证书;同时对每一个产品都附有出生证,不同供应商也要编入代号作质量跟踪,这样才能维护好品牌,在我看来国有餐饮企业做不好食品安全是不应该的。”
正是有着这样的坚持,广州酒家集团尽管在2005—2008年没有增加一个门店,但销售额利润每年都是30%~50%的增长;也正是这样的坚持,在别家月饼都跳水卖的时候,广州酒家的月饼坚持先款后货、不降价仍然供不应求。
近年来广州酒家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并获得“中华老字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今年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改变不了市场,只有改变自己”
“思路决定企业的出路。”林杏绮坚信这个准则。带领广州酒家集团进行一次又一次艰难改革的同时,林杏绮也带领广州酒家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尽管成绩显著,但在人工成本、租金、原材料价格高涨、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的大经济环境中,广州酒家集团要想坚守餐饮江湖的领潮人地位也并非易事。
对此,林杏绮提出:“改变不了市场,就只有改变自己。我们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多品牌发展,跨出广州,打造国际一流餐饮集团。”在因时而变的理念下,林杏绮向餐饮高端市场进军。目前,已开业的两家“天极品”就是广州酒家最新打造的高端副品牌。
“在餐饮高端市场呈现逐年扩张的趋势下,这种在消费环境、菜肴出品、服务程式都引入了时尚尊贵元素的高端店我们还会一路开下去,这是未来餐饮的一个重要趋向。我们也在进军快餐业,扩大市场覆盖和品牌辐射力,打破广州餐饮老字号偏于一隅的局面。我的理想是打造一支餐饮全业态舰队,既有‘广州酒家’这老字号品牌,又有‘利口福’食品工业品牌,也有高端餐饮与快餐品牌。”林杏绮说。
除了餐饮经营之外,食品加工业也成为广州酒家集团主营业务之一。广州酒家集团旗下的利口福公司引进了多条先进生产流水线,生产的中秋月饼、速冻食品、放心午餐等上百个品种已深入人心。其中,中秋月饼已成为广式月饼的龙头产品,产销量连续多年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生产的快餐盒饭也开始在便利店、高铁以及高速公路休息站等网点销售。未来,广州酒家还将大规模打造标准化快餐店面。
2005年,广州酒家企业集团纯利润为1700多万元;2011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5亿元。同时,在2011年公布的中国特色餐饮50强品牌中,广州酒家排名第4位,成为50强中唯一的广东餐饮品牌代表。
乘着信息时代的快车,林杏绮积极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ERP系统、OA系统、网络销售平台、网络会议系统等等纷纷上马,这些现代化的应用手段全方位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广州酒家集团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企业整体上市的筹备工作,完成实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结合。
用踏实稳固的管理方式和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林杏绮成功地保持了广州酒家集团这一老字号企业的青春活力。通过踏实细致的运营,实事求是的革新,打造“饮食界的万里长城”,这一信条已成为推动广州酒家前进的不竭动力。
林杏绮:“做人要有担待”
餐饮界好比水浒梁山泊,一个男性占绝对优势的领域,偏偏就有一个女子杀入重围,成就了一抹最耀眼的红色。她,就是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林杏绮。一个有点柔弱的名字,但是打开她的履历,却是一连串光辉灿烂的称号:集团总经理、优秀女企业家、餐饮服务名师……一行行密密麻麻,叫人肃然起敬,更令人忍不住猜想,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
1、 做人认真 不想“缩数”
去采访林杏绮之前做资料收集,听到关于她的最多评语是一个字:“劲”。“她好劲的,员工心里面想什么都知道。”“林总处事好泼辣好劲的,有些事情还真非得要林总出马才能行。”
结果见到林杏绮的时候,说起大家对她的评语,她笑了起来:“其实,我不过是做人认真一点而已。”但就是这一点认真,令到林杏绮可以从服务员中突围而出,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的位置。
她1979年加入广州酒家,从最基层服务员做起。那时服务员不仅要负责点菜、下单、传菜,甚至连搞卫生、倒痰盂都要负责,但是工资却不高。“我们那时的人工,有个笑话形容就是八路军,一日八毛钱”,林杏绮微笑着说,云淡风轻的样子,看不出一点不甘心的样子。
或者我们可以说,那一代人就是如此,好比蒲公英,被播种到哪里都会努力生根发芽。“我们那时很讲究合作的,最憎人想‘缩数’(粤语:推卸责任之意),你一缩无形中等于要人家连你那份都做了,会犯众憎的。而且你做得好,自然会有人认同,人家一定会懂得欣赏你。”就是这一句不想“缩数”,在后来的服务流程改进上,她做得比别人更多。
“那时我们去长江乐园考察学习,当时那里是外资酒店,很多服务比如说用公筷、公用调羹分菜、调味料人手一碟、烟灰缸有烟就换等等,都比我们先进。所以我们回来之后,就即刻改。当时借了400万元搞硬件装修改革,同时通过服务改造来配合。那时,连食品卡都是我负责编写的。”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做人一定要有担待”这句话,她重复不下五六次,如同座右铭一般。
2、 客人认同最重要
付出总是有收获的,就在1983年,她升任领班,开始学习如何管理。不过,最大成就还是客人对她的认同。“我最记得就是那一次,开全体职工大会,我恰巧没去,但是别人事后告诉我说,你在会上获得表扬啊,因为有客人讲,如果广州酒家再多几个林杏绮就发达啦!那时候好开心啊,觉得怎么辛苦都是值得的。”和她聊天的感觉,就好似一个相熟的朋友坐在身边和你娓娓而谈,而非一个高高在上的老总。叫人忍不住想起广州酒家员工对她的评价,“林总虽然整日被说是作风泼辣,其实对员工几好几亲近的。”
3 、泼辣女将不服输
林杏绮有泼辣战将之称。“其实我算是不认输吧?”她抿了抿嘴说:“最记得那时我们在中大一带卖月饼,形势大好,我就觉得一定要在那里租个铺面下来才好,一定有得赚。
但是当时的铺面都没有空出来的,所以我就一家一家店地推门进去问人家肯不肯转租,结果好几次都被别人给骂出来了,但是我就是不死心啊,那么好的位置,开我们的铺子一定旺的!”那时,她已经是滨江西路分店的老总级人马了,却还是用一个月的时间奔波在中大一带找铺位。
“后来被我找到一家看起来生意一般的店子,于是我就装着要买他们的货套近乎,最后终于说动了他们把铺子转租给我,结果我们终于在中大那里开了利口福!”她说起当时,依旧带有几分骄傲神色。
不过,林杏绮可不是那种一味只会埋头苦干的人,因为,她还是一个管理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她颇为认同的一句话,于是,几乎在广州酒家每一次发展的关键时刻都有她的身影,早在1986年,广州酒家就在恩宁路开设了第一家连锁酒家,那时大担就压在她肩上,再后来集团推行吸纳职工入股改造老酒家,探索股份制改革道路,也是从她分管的滨江西分店开始。
之后陆续将原有的餐饮连锁店改为吸纳职工入股的有限公司,激活了老企业。同时,广州酒家确定了依托餐饮品牌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方向,在广州番禺购地10万平方米,建立食品工业基地利口福食品公司,林杏绮上任集团总经理后,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食品工业效益大增;数月前,又整体转制为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力争明年实现整体上市……她常常忙得连私人时间也没有,但是她并没有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