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帆(Stefan Sommer)-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介绍
当2003年春季,荷兰帝斯曼(DSM)公司以19.5亿欧元的价格并购罗氏维生素与精细化工业务时,很多中国人对帝斯曼似乎还比较陌生。
然而再让我们看看这些关于帝斯曼的数据:全球20强工业类化工企业之一,75%的业务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研发投资每年近3亿欧元,拥有4600项专利,9000项专利申请,2004年帝斯曼全球销售额约80亿欧元,同比增长8%,营业利润达4.89亿欧元。其中,帝斯曼在中国销售额达4.2亿欧元,比上年增长25%。
帝斯曼集团的四大业务——生命科学、营养产品(即收购的罗氏维生素与精细化工部门)、性能材料及工业化学品可谓平头共进,前3项业务2004年销售额均为20亿欧元,工业化学品则为17亿欧元。四大业务在中国均投资建厂(详见表1)。
看似温文尔雅的帝斯曼在中国市场上却是野心勃勃。其在中国的目标是在2003年至2008年间,销售额至少翻一番,到2008年达到8亿美元。为了实现其目标,帝斯曼已经悄然地采取了一连串的行动:
2004年12月2l日帝斯曼营养产品部与复旦大学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帝斯曼出资3600万元人民币在复旦大学设立一个可供约20名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的联合实验室。
2004年12月29日,帝斯曼公司与天津药业集团旗下的河南新郑公司共同投资7000万元开发生产复合维生素系列产品。
2005年4月13日总投资2600万美元的帝斯曼工程塑料(江苏)有限公司奠基开工,主要生产用于汽车、电子行业的耐高温、高强度尼龙,生产能力3.7万t/a。该项目预计2006年1月投产,投产后该厂将是全球唯一一家生产这种高档尼龙的厂家。
这时一贯低调的帝斯曼中国区总裁夏德帆先生(Stefan Sommer)也终于决定接受我们的采访,透露了2005年帝斯曼在中国市场的动向。
CCN:2005年帝斯曼在中国将有什么新的计划?
Stefan:2005年帝斯曼在中国有这样几个大的项目:
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公司的己内酰胺扩产项目,生产能力将从2003年的7万t/a提升至2005年底的14万t/a;与中海油已签订意向书联手在海南建设12万t/a的三聚氰胺工厂,预计总投资额达14亿元,今年将开展可行性研究;参股华北制药集团公司,与华北制药探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问题;帝斯曼塑料部将拓展混合料生产能力,包括增建新的混合料生产线,这将使我们的Smnyl PA46,AkulonPA6和Anaite聚酯的生产能力翻倍;帝斯曼复合材料树脂公司将在位于上海的现有厂区内建设生产用于玻纤上的浸润剂的工厂。
CCN:关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与荷兰帝斯曼集团联手在海南建设12万t/a的三聚氰胺工厂的项目,三聚氰胺在中国属于传统出口产品,国内产能已经过剩,DSM决定在中国投资该产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生产出的产品市场又在哪里呢?
Stefan:不错,在中国的确有很多生产三聚氰胺的工厂,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帝斯曼选择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作为合作伙伴建设世界级的工厂。中海油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们认为找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这个项目已经成功了一半。
中海油的资源将帮助我们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我们会把帝斯曼生产三聚氰胺最先进的技术拿到中国来,这将推动中国三聚氰胺产业的发展。据统计70%的三聚氰胺用于生产建筑用板材,而在中国,建筑用板材市场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迅速增长,所以我们相信以我们的规模和先进技术,在中国我们有很乐观的市场前景。关于产品主要的市场,这个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
CCN:帝斯曼最近宣布斥资2500万美元参股华北制药,在维生素和抗生素领域内建立大规模合资企业。大家比较关心DSM会不会把最先进、最核心的技术“绿色酶法技术”引入华北制药?在维生素产品方面,华北制药和罗氏曾经是竞争对手,现在DSM在成功收购罗氏维生素之后决定和华北制药联手,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另外,为什么DSM对抗生素这类的传统产品感兴趣呢?
Stefan:关于帝斯曼与华北制药的合作,帝斯曼是用2500万美元购买了上市的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5%-8%的国有股,并计划与华北制药进一步合作建立合资企业生产抗生素和维生素,这就是说我们以后会有更大的投资,但现在我没办法透露具体的数字,因为还在商榷之中。
能否将“绿色酶法技术”引入中国,这要看我们谈判的结果。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增强合资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引入最先进的技术,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我们投资维生素和抗生素产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世界上领先的抗生素和维生素生产商,而我们希望能在迅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也有良好的表现,所以我们在中国市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而华北制药我们唯一的选择,因为他们在中国无论是维生素还是抗生素方面都是领先的企业,所以我们选择了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