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结:
林东亮,广东深圳人,1954年生于深圳赤尾村,两岁时随父母迁居香港新界,1974年借款赴美国德州大学深造,获土木工程和石油工程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一石油公司任工程师10年。1988年回到香港创业,进入废旧塑料回收行业,发展至今成为行业龙头老大,总部设在深圳,在东莞、深圳等地建设工厂7间,年贸易、生产额超过10亿元。2006年,瞄准循环经济在中国崛起,投资全新环保新材料———塑木,巨资建设700多亩“新兴亚洲工业园”。
在管理自己企业的同时,他还热心众多社会事务,身兼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会长、深圳国际贸易货主协会会长、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有限公司副主席等数职。
人物背景:
土生但不土长的深圳人。1954年生于深圳赤尾村,两岁时随父母迁居香港新界,1974年借款赴美国德州大学深造,获土木工程和石油工程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一石油公司任工程师10年。1988年回到香港创业,进入废旧塑料回收行业,发展至今成为行业龙头老大,总部设在深圳,在东莞、深圳等地建设工厂7间,年贸易、生产额超过10亿元。2006年,瞄准循环经济在中国崛起,投资全新环保新材料———塑木,巨资建设700多亩“新兴亚洲工业园”。
在管理自己企业的同时,他还热心众多社会事务,身兼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会长、深圳国际贸易货主协会会长、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有限公司副主席等数职。
语录:
1、“这段经历把我培训成了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如果没有早年这段艰辛,后来我就不可能有出来做生意的胆子。”
2、“我做这么多社会事务的出发点其实很朴素,就是因为社会一直以为我们这个行业就是‘捡破烂的’的,多高的身份都瞧不起你,我希望消除这个误解,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林东亮:请不要叫我们“捡破烂的”
表面上看,林东亮是那种不会让你眼前一亮的人。无论是在香港的新界种田养鸭,还是在香港开厂创业,无论是在美国街头推销《圣经》赚学费,还是到广东发展至今拥有上亿身家,林东亮一如既往的低调、谦虚、勤奋。
“我不见得比别人更聪明,但我感觉自己心态还不错,要说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大概就是能上能下。”1954年出生的林东亮,今年恰巧54岁,对人生,他顺其自然,对事业,却依然认真努力。
“还是有很多人叫我们‘捡破烂的’,研究高分子的博士也叫‘垃圾博士’。”现在,全国“限塑令”背景下,作为行业协会的一位管理者,他正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塑料回收这个行业,进而了解和理解什么是循环经济和环保事业。
举家借款3000美元赴美深造
林东亮家中兄弟姐妹9人,父母迁居香港后以种田为生,家中贫寒。林东亮从懂事起,就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样,边读书还要边帮家里种田养鸭。
1974年,因为林东亮学习成绩优异,家里决定送他到美国读书,东借西凑的3000美元相当于全家一生的收入,却还不够他在美国半年的学费,所以林东亮下飞机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
大学暑假对他而言,是赚钱的最好机会,别人回家过暑假,他却到出版社做圣经故事书的推销员。这期间,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了人生百态,被主人邀请进屋吃过饭,也被人放狗咬过,还遇到过一个男人拿枪指着头让他滚。“这段时间过得是很艰辛,但现在回想,这段经历把我培训成了一个出色的推销员。”
1980年1月份,林东亮以优秀的成绩拿下土木工程和石油工程两个学位毕业,进入美国第六大石油公司阿科公司做工程师,在油田从事管理工作。在阿科工作的9年,是他人生中最惬意的时光,因为虽然对美国人来说,在油田工作枯燥、辛苦,但对穷孩子出身的林东亮而言,却如同天堂一般,包吃包住,还有补贴,工作9个月,他就给家里寄了5000美元用于偿还债务。
1984年,他从100多个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公司派往湛江公司开发中国南海石油的唯一一人,职位升至高级工程师,薪金丰厚,每年还有几个月假期,是人人羡慕的中产阶级。
派到中国湛江的这一段经历,用林东亮自己的话来说,“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在这里成了家,又因同事的关系,接触到了塑料回收这个行业。
放弃工程师职位辞职经商
当时,他的一位同事辞职做塑料生意,请他回美国时顺便帮忙查询废旧塑料货源,做成功几笔生意之后,他想不如自己做,在太太的鼓励下,他决定辞职创业。1988年,他成立香港大大科技开发公司,确立了以废弃塑料的循环利用作为创业的切入点,采用物理循环方法为主、化学循环方法为辅,对收集的废旧塑料进行鉴别、分类、清洗、破碎后,加入稳定剂等助剂,重新造粒。
1988年到1989年是最初创业的一年,也是他人生中又一段艰辛的日子。每天白天,他拿着塑料样品到工厂区一家一家地推销,晚上他又要与美国方面进行沟通,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送货、搬运都是自己一手包办,住宿条件也很简陋。
辛苦了一年,结果还被人骗了,100多万货款收不回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面临着回美国继续打工或留在香港继续创业两难的选择。最终,他选择了继续,迅速调整了公司的业务,转型主做贸易。
林东亮很少高谈阔论,讲自己的生意头脑和商业触觉,他甚至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更聪明,只是比别人心态好一些而已。他总结自己当初作出的选择,认为是一种信念在支撑自己:“我是不会那么容易就说放弃的人,困难是考验,经过了这个考验就是另一个天地了。”
贸易做得很顺利,从1990年开始,他逐步加大了对国内废旧塑料循环产业的投资,先后在东莞、深圳建成投产了7家再生塑料工厂、公司,业务越做越大,公司年贸易、生产额超过10亿元,在全国600多家同行中,成为龙头老大。
2006年6月,看准中国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循环经济的商机,林东亮在惠州投巨资兴建了占地700余亩的“新兴亚洲工业园”,成立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再生塑料原料和一种全新的建材———塑木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