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轩-叶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介绍
个人简介:
姓 名:叶子轩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国 籍:中国
出生年月:1960年
出 生 地:中国东莞
毕业院校:中央财经大学
所学专业:财政学
最高学历:博士
人物小结:
叶子轩,出生于广东东莞,叶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0408.HK)创办人、集团副主席及执行董事、及旗下叶氏油墨(集团)有限公司、江门天诚制品有限公司之董事长。为叶容先生儿子、叶志成先生及叶凤娟女士之弟弟,以及曹家丽女士配偶。
营商理念:
他的成功源于专注,他只做自己擅长的事,他带着执着的理念行走于商界。他对成就光荣与梦想所表现出来执着与追求,使他不断超越,成就价值。
奋斗历程:
叶子轩是东莞人,父亲是打金饰卖金饰营生的“生意佬”,叶子轩自小在东莞出生长大,全家9个兄北姐妹当中他排行第八。1971年10月25日,叶子轩的大哥叶志成和六姐叶凤娟在香港创立了一间名为恒昌行的公司,代理国外品牌的润滑油在香港的分销,说是一间公司,实际上恒昌行当时一共只有兄妹两个人。
1976年,叶子轩初中毕业后来到香港寻求发展,由于父亲是“金铺佬”,叶子轩也面临着入行的选择。父亲给叶子轩选了两条路:一是随父亲在打金铺里学习打金饰,二是随大哥去跑业务卖润滑油。叶子轩想着“生行街,死掌柜”的说法,觉得在外面跑业务要远比整天呆在店铺里坐着要自由得多,所以没有跟随父亲做打金饰的生意,而是在1977年3月1日正式加入了恒昌行。
完全不懂行的叶子轩跟着大哥做了几年润滑油生意,渐渐地,他们发现做润滑油的生意远没有做溶剂的生意好做。“因为润滑油之类的机油都有相当的使用寿命,销量相对来说都很固定,反而溶剂因为挥发快消耗得也快。”叶子轩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瞄准了国内改革开放市场的恒昌行决定进军大陆市场,1981年,叶氏在国内开办了一个专事溶剂代理的公司,与国内的企业做起了业务。之后,在大陆的生意又扩大到油漆领域直到1984年,公司增加了贸易生意,当然所代理的产品都是他们之前已经相当熟悉的溶剂为主。在贸易行业里的公司很快就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1991年,总公司以“叶氏(恒昌)控股有限公司”的名称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挂牌交易。主要业务包括了制造混合溶剂、油漆以及贸易、分销等等, 其中贸易在北京、上海等四个城市设立办事处, 贸易额最高时年销数亿, 年盈利达数千万之巨。
“做贸易虽然大家都做得很熟手,但是这门生意带有一定的投机性,如果看准了市场,赚钱当然就很快,但是亏钱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带有投机性的贸易使当时叶氏的公司业绩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叶子轩说,“有时候在外面吃饭,刚开始吃的时候公司打来电话说刚刚在贸易成交中赚了数百万,但是吃完饭之后又接到电话说刚才亏了几百万。”
叶子轩告诉记者,做贸易生意导致公司利润波动得很大,营利好的时候有时候可以赚1亿,营利不好的时候却只有1千万。由于利润经常出现起伏,叶氏在股市里的股价也会随之波动,叶氏一边赚钱的时候还要一边跟股东和股民们解释为什么公司的业绩经常会出现起伏。
无意之中规避了一场风险
尽管贸易生意给叶氏化工带来了利润,但是到了1996年的时候,叶氏化工做出了一个当时还很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挥刀斩断贸易生意。“有钱赚也不赚了,公司决心只做实业。”叶子轩说。贸易生意刚刚结束,叶氏和众多香港公司一样,都面临东南亚金融风暴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时间生意是出了名的难做,众多以贸易为营生的公司要么惨淡经营,要么关门歇业。叶氏也经历了金融风暴,但是与别的公司有所不同的是他们在危机来临前一年就收手不干了,而更多的公司是干到不能干了才停手。
“1991年我们的股票上市,当时的上市股价是每股1.25元,1993年升到每股3.45元,1997年和1998年的时候公司股价也跌到了最低点的每股0.21元。”叶子轩说,“公司股价大跌是因为我们把公司经营方针调整,利润下滑必然而导致股价大跌。”
结束贸易生意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叶子轩在叶氏化工里从事业绩改善工作,直到1998年大哥叶志成建议“是否再做一间工厂”,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响应,叶子轩由此开始了他从事油墨制造的生涯。
一个客户守了三年
早在1993年,叶氏就落户中山,当时叶氏化工收购了澳门一家公司后拥有了在中山的投资。“做一间工厂”的建议得到响应之后,叶子轩被公司派到中山,就着公司原有的一些业务底子,进入到当时还是日本人占据了全球55%市场份额的油墨生意。“日本企业一家独大,国有企业有着自己的优势,我们根本抗衡不了,好在市场里有一家名为‘金龙’的油墨企业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叶子轩说,“当时的金龙的股头正忙着拆伙,我们看到了这个机会,以高薪挖了金龙的20多名骨干员工,从而为我们的生意扩张带来了机会。”
叶子轩专注大客开拓, 他特别讲述了一个“攻坚”大客的故事:2003年,已经在油墨市场里站稳脚根的叶氏把眼光投到了天津顶新集团的身上,作为一个食品生产的大企业,顶新在油墨方面的需求量也很大。叶子轩想到了给顶新的总经理写信,对自己的公司以及生产进行说明。
终于,叶子轩得到了一个面见顶新总经理的机会,但是叶子轩带着四个员工有备而来的时候却突然被告之他只有15分钟的时间和顶新的总经理见面。见到顶新总经理的叶子轩在高声赞扬顶新产品做得好的同时突然话锋一转,指向了顶新产品外包的缺陷问题,并给总经理分析了缺陷的问题所在和自己可能拿出的解决方案。
这个话头一转,总共为叶子轩赢得了45分钟的面见时间,就在这次面见之后,叶氏的油墨开始有机会进到顶新的公司里。虽然生意场上的机会出机了,但是叶子轩却得意不起来。原来顶新一年就只给叶子轩几万块钱的生意,从叶氏手上买来的油墨无一例外地都拿到实验室里做新包装实验而并非投入到最终的生产当中。
2005年8、9月间,叶子轩突然听说顶新集团更换了中国的总经理,意识到机会真的出现的叶子轩再次去信顶新集团,结果叶子轩提出的产品外包装改善计划得到了顶新集团的最终认可,并从此拿下了顶新主要的油墨供应。“这一个大客前后守了三年时间,终于成功拿下合同,开始给顶新供货的第一个月,公司的单月产量徒增了30%。”叶子轩说,“从顶新集团成功突围之后,叶氏的发展也得到了加速。”
不定目标也能成就冠军
“我们从来不给自己定目标,并不一味强调企业一定要达成一个实效目标,但是我们却强调做好服务和改善工作。”叶子轩说,“每当有效目标客户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全力以赴地去赢得顾客的需求,然后用心去维护,这样做虽然没有目标,业绩也可以保持相当的增长,加上我们再用自己的研发能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不断地改善计划从而每走一步都是一个增长。”
采访中叶子轩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春节,叶子轩的一个客户来给叶子轩下订单,要求叶子轩从农历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初七的八天时间里每天都给公司送数万元的油墨产品以用于生产。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很多的工厂都处在放假时间并不生产,叶子轩属下的员工也都核算过生意成本,每天都送几万块钱的油墨上门,根本无利可图,但是叶子却给他的员工说,“这就是客户要求,一定要想办法做到。”结果叶子轩的员工每天按时按量把油墨送到人家指定的地点,没多久,叶子轩的客户名单里又增多了一名大客户。
叶子轩表示,叶氏最初开始油墨生意的时候根本没想过叶氏会占到全国市场的25%,“当我定位在中高档产品而避开与日本企业的面对面竞争一点一点地增长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慢慢地把日本企业原来占据的市场夺到自己的手里来了。”叶子轩最后告诉记者,“虽然油墨的市场份额已经在国内占到25%的比率,但是这在叶氏集团内并不意味着这个销售额就是最大的。实际上,我们的另一属下企业, 专营溶剂制品(叫江信化工)的生意已经占到整个公司6成的份额,更鲜为人知的是,在该产品系列,我们在国内一样超前,在整个全球同类产品市场供应中,我们也挤身前四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