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筝经销商提醒你注意: 学习古筝的误区
当前学生家长的不理性和教学培训市场的混乱都是浮躁状态的体现,应试教育是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
在20几年前,大多数国人对古筝的了解还知之甚少,我学习古筝的目的也很单纯——父亲希望通过古筝提高我的艺术修养,避免把大多数时间浪费在与其他孩子打土仗上。老一辈的艺术家从事古筝艺术研究创作与教学的时候也没有想到现在的古筝能火到如此地步,那时的艺术从业人员都很纯粹——为了追求艺术的真谛,继承发展中华文化瑰宝,使之不被历史淘汰而努力工作者。
中国的经济强大了,文化自然也就随之发展,艺术普及教育空前繁荣,各色琳琅满目的培训班层出不穷。然而与应试教育的挂钩,导致各种考级比赛的证书成为了升学加分的重要砝码。“邻家孩子都在学,我的娃不学就会落后。”这种从众心里导致了更加的不理性。家长和学生关注的不在是学到的内容和掌握的知识,而是考过了几级,证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知识本身。当很多学生通过了最高级别的考试后才认识到自己的水平实在是差的很,连最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备,从而映射出了证书的含金量。
学生每天为了考级应试而苦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年到头只是求量不求质地练习考级的几个曲目,可想而知,在这种功利性的琴声中熏陶,再多的热爱也会变成厌烦。导致最终放弃了。空空的来,空空的走,只留下了一册证书。
这种现象也不能单纯责怪考级机构,培训机构或者学生家长中的任何一方。考级的初衷是为了普及音乐教育,这本无可厚非的,对音乐学习本质的不了解和盲目的从众心里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证书文凭的盲目崇信,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培训机构和老师们势必会把考级作为教学的唯一标准,并且把考级通过率作为招生的招牌。然而考级作为社会音乐教育普及,其标准是很低的,而且没有名额限制,能够把作品基本顺下来就可以通过,不存在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学生除了考级曲目外,知之甚少。最终导致考级标准不断降低,学生水平随之不断降低的恶性循环,无形中也给师资队伍中的滥竽充数者留下了生存的土壤。
所以,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在于理性,学生和家长对学习艺术目的理性了,培训机构和老师就会严格把握教学质量。社会认证体系的标准也会随之提高,当学习者不在为一纸证书急功近利的时候,艺术的魅力自然会显现在你们的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