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组组超高清晰度的火星照片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不少人看到这个照片都极为震惊。因为在地球上就看到了火星地貌,而且还是超高清晰度的。照片中的景象都是位于好奇号火星车侧面的区域。照片呈现的是灰棕色的、坑洼不平的地表,以及类似丘陵之类的凸起。
18亿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出炉”,带你观看真实火星 图1
火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火星天空其实是灰棕色的。我们知道天空的颜色是与太阳光的直射和散射有关的。如果没有大气(如月球),天空就是黑暗,而太阳是一个黄白色的发光圆。地球的天空,之所以是我们熟悉的蓝色,是因为地球大气选择性地散射了波长不同的光。太阳发出的太阳光经地球大气层散射后,我们所看到的也就是蓝色了。这种散射被称为瑞利散射。在大气分子的强烈散射作用下,蓝色光被散射至弥漫天空,天空即呈现蔚蓝色。
18亿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出炉”,带你观看真实火星 图2
其实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对火星的探索。人类探火星在60/70年代可谓疯狂,面对不足三分之一的成功率,苏联和美国齐头并进,苏联更是屡败屡战从未放弃,直到80年代双方同时偃旗息鼓。而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探火星进入新的高潮,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中国都尝试过火星任务,关于火星的未来开发方案也进入各国航天发展重要日程。曾经一度有人问:人类是否可以移民火星,这一猜想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火星的兴趣。
18亿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出炉”,带你观看真实火星 图3
火星在37亿年前与地球情况基本相似,除了海洋和湖泊普遍呈现酸性以外,基本能够维持原始生命,但随后陷入了不可逆的水分散失过程,火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古人又是怎么看待火星的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想一想,人类在宇宙中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我们实在太过渺小,无论是在空间尺度,地球的质量和太阳比起来真的太微不足道了。
从时间尺度而言,人类历史比起动辄以十亿百亿年计算的宇宙历史,也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古人眼中的宇宙和现代人眼中的宇宙。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真的可以移居火星呢!小伙伴们怎么看呢?